夜间
笔趣阁 > 临安不夜侯 > 第407章 二郎,咱“病遁”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沅正在守大门,看美女,找皇妃。


新鲜出炉的晋王赵璩,把他拉到一边,给他来了一记“晴天霹雳”:“本王搞不到考题!”


杨沅呆了半晌,咬牙切齿地瞪向赵璩。


赵璩有些心虚地缩了缩脖子。


自从他成为晋王,拥有了如许之多的殊荣和权力,很多人对他的态度就悄然改变了。


唯有二郎,他敢瞪我!


赵璩很欣慰。


“晋王殿下!”


“对不起~”


赵璩抢先道歉道。


杨沅被他气笑了:“大王,您别跟我整这死出。


当初死乞白赖让我考进士的是你。你也说了,有什么事都包在你身上。


现在你说你搞不到考题,你都把我绑在架子上了,伱让我怎么办?”


赵璩苦恼地道:“我又没考过进士,我怎么知道会有这么多的门道啊。


出题的是礼部尚书曲陌,还有给事中兼权直院学士肖景行,他们是正副考官。


考题出完,他们直接呈报官家,官家申阅同意后,加朱批,封印,交还礼部锁入铁匮。


只等大考开始时取出考题,再分发于考生。也就是说……”


杨沅截口道:“也就是说,现在就只有三个人知道考题,皇帝、礼部尚书和肖学士。对吧?”


赵璩垂头丧气地点点头:“正是!”


杨沅道:“这肖学士……你堂堂晋王还搞不定?”


赵璩变色道:“你不晓得老肖的厉害,老肖此人刚直不阿,谁都敢喷。


当初秦桧和先帝,都被他喷过,而且喷了不止一次。”


杨沅奇道:“那他还能安然无恙地做他的学士?”


赵璩道:“嗨,那不是因为他只能喷嘛,他喷了又不管用,秦桧不是太在乎。


先帝呢,主要是想留这么个人,以体现自己广开言路、善纳诤言,所以他就安然无恙了。”


杨沅摸了摸下巴,道:“那礼部尚书曲陌呢?”


赵璩露出些尴尬神色,道:“我那丈人最是瞧不上我。他瞧不上我,我还瞧不上他呢。


我就故意不让王妃回家省亲,现在那老头子看见我连话都不说的。”


“呃……”


杨沅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对赵璩道:“那官家呢?他可是最宠你这个兄弟了。


你如今堂堂‘一字并肩王’,你向官家开口,也就只塞一個人作弊而已,他总会给你这个面子的吧。”


赵璩断然道:“不可能,不可以!”


“什么意思?”


“我大哥为人方正,最讨厌歪门邪道的事情。


他如今又是大宋的皇帝,是这天下的主宰。


开科取士,为国抡才,就是保他的江山。


你说,就算亲兄弟,他会假公济私么。”


“那就是不可能喽,不可以又是什么意思?”


“他是官家啊!”


赵璩像看白痴似的看着杨沅:“你让他知道你是靠作弊才考中进士的话,他会怎么看你?以后怎么用你?”


杨沅沉默半晌,幽幽地道:“大王啊,我当初就不该听你忽悠的,你这人做事也忒不靠谱了。


我现在是临安府的解元公,我被架在火上烤了啊!


我要是不考个二甲以上的名次,都不好意思向临安父老交代。


这要是去考了,写的东西却狗屁不通,连最末的名次都取不上,这个脸就丢大了。


丢脸事小,我当初考举人是怎么考上解元的,这可就叫人难以信服了啊。


要是朝廷追究起来,我就不仅仅是声名狼籍了,我还得丢官罢职,一流三千里……”


杨沅越说越悲愤。


赵璩连忙安慰道:“不至于不至于,这不是还有我呢么,最多流你三百里。”


杨沅大怒道:“汝人言否?”


赵璩赔笑道:“我这不是话赶话的接下来的么,又不是真的要流放你。


其实,眼看实在弄不到考题,我就有替你想过办法。”


杨沅大喜,道:“你有办法?早说嘛,我就知道,大王你侠肝义胆,神通广大,什么办法?”


赵璩讪讪地道:“装病!咱病了,没去考,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吧?


以后,你就安心地走武官之途吧。


虽然武官不及文官有前途,但是你先做几年御龙直,熬个十年八年的,我再找机会把你外放地方。


咱去平个叛啊、剿个匪啊,抓几个刁民啊,杀几个湖匪啊,多少也能立些功劳。


然后我再把你调回京城,紫袍你是没机会穿了,不过我还是有把握在二十年内让你升到五品的。


你不要觉得你现在就是从六品,升五品很容易,那可又是一道坎。


当然啦,如果期间发生大战,大战……的话,你还是算了吧!


本王心里实在虚啊,这要是吃上一场败仗,可就是几千几万的兵马被杀,可就是大片的国土沦丧。


本王虽然希望你能高升,可也不能拿江山社稷的太平、万千黎庶的性命作赌。”


杨沅赞道:“旁人都说大王你轻佻胡闹,我看大王你心中其实蛮有数的。”


赵璩挺起胸膛道:“那你看,天下人不知我,你杨二郎还不知我么?”


杨沅瞪他一眼道:“说你胖你就喘!我的事你就办的没溜儿”


杨沅叹了口气,总不能因为人家不能帮自己作弊了,就跟赵璩真个发牢骚。


好歹人家还帮他弄了个解元公回来呢。


眼下别无他法,这一科只能“病遁”了。


待下一科时,就说自己已经改变主意,决心走行伍之途,以战功挣功名了!


对,直接照搬虞允文那套弃文从武的言辞就行,这面子也就圆过去了。


想到这里,杨沅便道:“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既然这样,那我到时候提前个十天八天的就开始装病,要不然临考时才突然生病,未免会惹人怀疑。”


赵璩赞道:“还是二郎你心思缜密,那咱们就这么办。


你放心,本王会帮你多方打听的,看哪儿闹匪了,我马上想办法调你去。”


赵璩叹了口气,摇摇头,一边走一边忧心忡忡地道:“哎,哪儿有人造反呢?赶紧造反啊……”


因为没能帮杨沅弄到考题,赵璩颇觉脸上无光,连他标志性的”鹅鹅鹅”的笑声,这回都没听到,他就灰溜溜地走掉了。


杨沅摇了摇头,继续盯着和宁门。


宫里的妃嫔秀女,是分批遣散出宫的。


现在虽然少了,可还是陆续有离开宫闱的。


杨沅看着看着,就看到一个笑得满脸菊花开的老太监向他跑过来。


“杨虞候,这是您的‘浮票’。”


张去为把杨沅的“准考证”双手奉上,一脸殷勤地道:“咱家去礼部办差,恰逢礼部正在发放浮票。


咱家就想,杨虞候您正在御门当值,怕也没空跑一趟礼部,便自作主张,替杨虞候取回来了。


这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大考了,这也是官家登基第一次广纳天子门生,咱家预祝杨虞候你高中榜首啊!”


张去为原是宫中大珰,宫里太监中第一品的人物。


赵瑗成为皇帝后,最得用的近人当然是他郡王府里的太监。


张去为虽然还没有彻底坐冷板凳,但是较之从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张去为现在采取的策略就是:努力巴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努力交结官家欣赏的一切内臣外臣。


这样虽然比不得先帝在的时候,自己也能在宫里依旧是一号人物。


杨沅是当日御前会议确立新君时,负责带兵守在垂拱殿外的人,张去为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杨沅,他有巴结的机会又岂会放过。


杨沅向他道一声谢,接过浮票,看到上边自己的名字,还有考场、考号等信息,不由感慨万千。


“这大考,我是不可能去了,都不够丢人的。


不过,这张‘浮票’就留起来当个传家宝吧。


等我儿子闺女懂事了,我就跟他吹牛,激励他好好学习,以后考个状元……”


又过了个把时辰,都指挥使莫龙赶来和杨沅换防了。


其实现在登基大典已经举行完了,紧张的气氛已经消失,不需要他们这两位御龙直的将领天天亲自守在宫中。


只不过,莫龙是想尽量在新君面前有所表现,杨沅则是想找到那个很润……很对不住的女人。


眼看天色将晚,今天应该不会再有被遣散的女人出宫,杨沅换防之后便直接回家去了。


鹿溪一见杨沅,就雀跃地跑来,甜甜地道:“二哥你回来的正好,王先生他们从倭国回来啦,我正要给他们办‘接风宴’呢。


他们可是替二哥做事的,二哥今晚也该露露面,给他们敬一杯水酒,聊表心意才是。”


杨沅讶然道:“我说楼下厅中那般热闹,是他们啊?


好,这杯酒我是一定要敬的。对了,你取一笔钱,接风宴时奖给他们。


王大匠这些人都是了不得的大能人,咱们要好生礼敬着才行。”


鹿溪喜滋滋地点头:“嗯!人家晓得啦。


二哥,我跟你说喔,王大匠从倭国带回来十二个小姑娘呢。


这个老不羞,不多给他些钱,我怕他都养不起人家。”


杨沅惊道:“十二个?不是八个吗?”


鹿溪道:“咦?二哥你不是还没跟他们照面么,怎么知道这事儿?”


杨沅道:“我当然知道啊,在倭国时就知道了。


铃木为了让他按时完成平氏家庙的建造,当时许诺他的。”


鹿溪皱了皱鼻子,轻“哼”道:“人老心不老,他都多大年纪了,占了人家十二个小妹子,真是的。”


杨沅笑道:“也未必是真的年纪小,倭人普遍不高,身材娇小,姑娘们看着就显小了。”


鹿溪眼波盈盈地横了杨沅一眼,道:“比如……花音和小奈姑娘么?”


杨沅抹了抹鼻子,从袖中摸出“浮票”来,笑道:“鹿溪,你看这是什么?”


一张“浮票”顿时转移了鹿溪的注意力。


鹿溪惊喜道:“‘浮票!’要科考了?”


杨沅心虚地答应了一声。


除了李师师,还没有人知道他这“解元公”水得一塌糊涂呢。


男人嘛,在自己女人面前,总想保持一个高大的形象,杨沅也不能免俗。


鹿溪激动的脸蛋儿飞红:“太好了,那二哥你很快就要中状元了!


不成,我得找丹娘姐姐好好商量一下,咱们家这‘烧尾宴’怎么办。


咱们的‘水云间’,尽给别人办‘烧尾宴’了。


这一回给二哥办‘烧尾宴’,务必得早早准备,办得热热闹闹的,就算比不上朝廷的‘鹿鸣宴’,也不能差太多。”


杨沅越听越心虚,忙轻咳一声道:“这张‘浮票’你且收好了,我下楼去见见王大匠他们。”


“嗯!”鹿溪甜甜地答应一声,宝贝似的捧着那张浮票进了内室。


这张“浮票”就是二哥的状元身份呢,可不得放进宝匣里好好藏着。


杨沅先前就感觉楼下厅中甚是热闹,只当是今天食客众多,所以一进门直接就拐上了二楼。


如今知道那些客人是从倭国圆满完成任务归来的王大匠他们,自然是要去见见的。


杨沅走到一楼厅口,就听厅中传出王大匠“中气不足”的声音:“那四个更漂亮些的东瀛姑娘,是平清盛送给我的。


你道为何?嘿嘿,因为老夫只用了二十七天,就帮他在平氏老宅下边,修出了一条十分精妙的秘道。


那个倭国大将军看过秘道之后,对老夫敬若天人。


他还想留我在倭国给他做大匠师呢,要许我官做。


我没理他,发达了当然要回家了,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我得瑟给谁看呐!”


杨沅听得微微一笑,这个王长生啊……


杨沅正要迈步走进大厅,脚下忽然一顿。


王长生?


秘道!


杨沅迅速回想了一下“浮票”上所写的省试地点:礼部贡院。


礼部贡院在观桥西,也就是后市武林商圈最核心区域的百井坊巷里。


只是,这贡院占地八十庙,据说有考试的号房数千间,要在这么庞大的区域内,数千间号房里,精确地找到自己的号房,恐怕……


虽然希望渺茫,但是如果可行的话,那还真就大有可为。


杨沅的志向,已经在一步步变化。


从他决心“屠龙”开始,他的志向就不再局限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可要一抒抱负,那就必须得考官。


为将,做到最高,也只是攥在别人手里的刀把子。


国无良相,哪得名将在外逞威?


杨沅考功名虽不在行,可他真不认为以他比别人多了上千年的见识,做不了一个好官。


如果王长生做得到,我这个进士,也未必就不能考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