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知否:我是徐家子 > 第029章 徐母打儿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母亲,自然是学到了的。”


孙氏语气平淡甚至有些冷的问道:“哦?那我这两位好儿子,不如帮母亲我解惑可好?”


两兄弟又相互看了一眼,道:“母亲,您说。”


“不如你俩给我讲一下《战国策·魏策四·龙阳泣鱼》?”


徐载章:“母亲,这有何难,这龙阳泣鱼说的是,在战国时期,魏王和龙阳君同船共钓...大哥,你拉扯我干嘛?”


徐载端:“母亲,我们知错了。”


“大哥,这篇战国策出来的成语是龙阳泣鱼,意思多是失宠一类,你为什么要和母亲道歉啊?”


徐载靖也有些好奇,但是看着自己大哥有些羞愧,而自家二哥还什么都不懂的样子,貌似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听到“龙阳”二字,徐载靖心里一凛,知道哪里出问题了。


汴京人多,勋贵多,有钱人更多。


暖饱思淫欲,富贵人家的私密肮脏事儿,小孩子也是耳濡目染,不自觉的学习。


说不准是自家两位哥哥上的学堂里有搞这些的。


或许这也是当年为什么出身勇毅侯府的盛老夫人不找勋贵人家,而是找了个读书人家。


盛老夫人的眼里看多了勋贵人家的破烂事儿。


但是在徐载靖看来,当时还是勇毅侯独女的盛老夫人看问题还是太片面了。


不仅片面还武断,搞职业歧视。


谁告诉她武官勋贵家的子弟都拉胯,读书人家的子弟就是一股清流了?


或许是当年老夫人还是待字闺中的单纯少女,看了几篇文采斐然的文章,就产生了职业崇拜,


被读书人的滤镜给蒙蔽了心智。


寻死腻活的要嫁给探花郎。


嗯,参考探花都是大帅哥这个原因,盛老夫人还是一个看脸的。


不说当时故·事,徐载靖面前的母亲孙氏,面色越来越难看。


“伸手。”


兄弟二人有些畏缩的伸出了手。


孙氏的贴身女使小竹走到了他们身前。


“打。”


“啪!啪!”


“嘶。”


“疼,娘!”


“再打!”


“啪!啪!”


“你们父亲在西北军中苦寒之地为你们博前程,你们却在汴京这温柔乡里给老娘我...给我搞这些下三滥!”


“再打!”


“娘,别打了,我和大哥没参与。”


“没参与?有这种事情,为什么不说?”


徐载靖赶忙走到自家母亲身边,劝说道:


“母亲,咱们身为勋贵,本来改换门庭去读书就有些艰难,大哥二哥也是怕说出来让你为难。”


孙氏扫眼看来,嘴角冷笑:“你这个小子,放哪门子的...胡言乱语什么!想要挨板子,你就跪那里。”


徐载靖赶忙捂住了自己的嘴。


“以后,你们就先在家中读书吧,我会托人找位先生来家中坐堂!我听你们身边的小厮说,上个月你们还去绮云楼喝花酒了?”


“母亲,那是学堂同学们一起出钱,见个世面...”


“二郎,你闭嘴吧。”


大哥徐载端道。


“再打。”


刚才那两下已经把兄弟两个的手打的泛红了,


说话的功夫,手掌已经变得更加的敏感了。


第三下打完,兄弟二人已经目泛泪光了。


“知道为什么还打你们吗?”


徐载端皱眉一想,摇了摇头。


“我问你们,凑了多少钱?”


“我和二郎出了三十两,都凑给了令国公家的...”


“好呀,居然和令国公家的混上了。再打!”


四下竹板下去,兄弟二人已经疼的抽抽了。


“一错,凑钱喝花酒。二错,三十两银子,就喝了个花酒。


靖儿,你别笑,等找来了先生,你也跟着两位哥哥一起读书,


要是让我知道你落下了功夫,板子比这次只多不少。”


徐载靖憨然一笑,讨好的说道


“母亲放心。”


第二日,徐家两兄弟便不再去那学堂上学,


转而在家中读起了书。


左手覆着药读书。


孙氏更是从国子监附近的街上托人买来了字帖,让徐载靖练完枪弓呼吸法后开始临摹。


午后,


在院子里的主母房中,白氏从专心临摹字帖的徐载靖身后走了过来,


语气颇为好奇的说道:“姐姐,我还以为靖哥儿这等喜欢骑马射箭的性子,会静不下来呢,今日看来,却是我看错了。”


孙氏看了一眼专心的徐载靖,她低头哄着白氏的女儿顾廷熠,


“哟哟,乖熠姐儿。”


又抬头看了一眼没注意这边的徐载靖,她低声道:“昨日我狠狠打了老大和老二,让他在一旁看着了。”


白氏赶忙用手绢捂住了自己的嘴,怕自己的笑声传过去。


算是“杀鸡给猴看”了。


转而白氏道,


“我确是不能用这个法子的,顾家老大,本就是体弱。这几年我也想了法子,可是煜儿的身体一直是那般羸弱。”


“你也别忧心,我看你家烨儿也是个懂事的,而且好强不服输。那日看到他哥哥字写得好,他不也是安稳了去练字了。”


“别说他了,就安静了你在的那会儿,你走了,他又是一通闹腾。”


“我这个,和你家烨哥儿差不多,人前听话着呢。”孙氏低声和白氏说道。


“瞧你说的。”


“哇哇哇...”


孙氏怀里的顾廷熠哭了起来。


白氏接过自己的女儿,一边摇着一边道:


“这东昌侯府也是时常送药过来给我家大哥儿。”


孙氏看了一眼自家小儿子。


语气有些迟疑的说道


“妹妹,有些话,出我口,入你耳,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可好?”


“姐姐放心,入我耳,绝不会从我嘴里说出去。”


“我看你也是金尊玉贵长起来的,白家老爷定是捧你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这物用气度,我这汴京的小户人家出身的都比不上你。


可是,你金尊玉贵却也是少了些防人之心。”


“姐姐?你的意思是?”


“你可知东昌侯府老侯爷去世了,现在是秦家大郎当家?”


“姐姐意思是......那可是他的亲外甥。”


孙氏摇了摇头,


“妹妹是你家中独女,家中什么都是你,肯定没有经历过家中兄弟姊妹抢东西。娘家的时候,母亲遵着父亲的吩咐,军法管家,加上我家都是从军,所以还算好。”


给顾廷熠理了理衣服,孙氏继续说道


“可我有认识的其他家的孩子,受宠的穿得好,吃得好,被父母带在身边。不受宠的,或者是庶子庶女的,就差当成小猫小狗的了。”


被白万舒这位父亲保护的太好的白氏有些惊讶的看着孙氏。


“我也有听闻,但是却很少见过。”


“那你可以知道,有的子女为了争宠会故意装病,或者让自己真的得病?还有早慧不辩善恶的,会将自己的兄弟姐妹推下池塘的。”


白氏目瞪口呆,惊得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常嬷嬷。


常嬷嬷面容严肃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