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217章,不就是一个鸡蛋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青松带着妹妹回到大院的时候,刚好赶上下班的时间,此时大院里十分的热闹。


对于他们两人的到来,大院里都是一阵的好奇。


“青松,煤给你拉来了。”


赵明的媳妇宋巧萍正在做饭,看到两人回来,吆喝了一声。


王青松背着东西,听到这话,笑着答应了下来:“哎,好,谢谢大姐啊!”


“嗨,甭客气,这是你妹妹吗?”


宋巧萍看向了小麦,笑着问了一句。


“嗯,我妹妹,今儿去老家接过来了。”


“哦!”


对方轻哦了一声。


“大姐,您忙,我先回去了啊!”


“哎,赶快回去吧。”


王青松点点头,扛着东西打开钥匙进了房间。


而小妹则是紧张的跟在了后面。


推开房门,掀开挂着的帘子,将衣服被子放在床上,其他的丢在了桌子上。


“哥,咱们以后就住这里了吗?”


小麦进来以后,好奇的打量着。


“嗯,就住这哦,你把衣服被子拿出来放好,我去做饭。娘的大衣柜子没带来,等哪天我去拿过来。”


王青松交代了一下,赶忙就出去了。


来到门口就看到橱柜底下有一片空的地方,里面有一个木板,和墙壁以及两边的木头形成了一个箱子。


之前里面有很多的煤渣。


现在则是放着不少的煤球,正是今天才送过来的。


“孙姐!还您的煤。顺便借点柴火,等明儿买了还您。”


用簸箕夹了几块走了过来,对着孙倩说道。


对方饭没做好,自己要是借煤了,火头就会小很多。


那就借点柴火。


孙倩看了一下还过来的煤球,笑道:“我这还占便宜了呢!”


王青松看了看不在意的笑了笑;“孙姐,瞧您说的,这哪里是占便宜啊!我还得谢谢您借煤给我呢!”


虽然跟谁借都能借到,但是说话还是要客气的。


至于孙倩所说的占便宜。


那是因为机器摇的煤球,普遍比手搓的要大一些。


孙倩闻言也没有客气:“行,倒进去吧,柴火你自己拿。”


王青松见状笑着道了声谢,拿了点细小的柴火。


做过饭的他,虽然没点过炉子,但是灶台至少用过,得拿细的干的。


弄了一点回去,拿了点报纸,点燃,丢进了炉子里。


顿时一股浓烟开始在整个院子里飘散开来。


“没弄过炉子吧?”


孙倩忙活着锅里的东西,对着他询问了一下。


王青松没感觉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农村哪里用过这炉子啊!


没经验很正常。


下次还是直接拿点着的煤比较好点。


看着他点头,孙倩拿了一把旧的蒲扇,递了过去:“拿过去,对着炉口扇几下,见火就好了。”


“哎,好!”


王青松点了点头。


这和老家烧炕拉风箱一个原理。


开始在那里忙活了起来。


而小麦则是出来,蹲在旁边撅着屁股在那里看着。


王青松见状笑道:“你得看看,以后说不定得你来生火了。”


小麦听到这话,一脸认真的点点头。


而隔壁最早和他说过话的李红梅见状叹息道:“现在煤的定量太少了,要是搁以前,炉子留一点点缝,能闷着大半天。”


“就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個头啊!”


大院里一个不认识的人附和了一下,在那里闲聊着。


王青松听了一会,看着自己的煤球,量确实很少。


这玩意重,一块拳头大小的煤球估计就有七八两重,五十斤其实也就六十多块。


烧一个月的话,平均一天也就两块。


不够烧全天烧的。


别说五十斤了,按照大院里的说法,往年一户二百斤一个月才勉强够烧。


现在做饭得快,烧水够家里喝就行。


完全不敢浪费。


每个月不够烧,已经成常态了。


不过购煤的标准也分三个档次,三人为一档,一档增加五十斤,超过九人以上,每增加一人增加二十五斤。


反正够烧的不很多。


王青松看着两块拳头大小的煤下去,炉子还是空空的,再看看自己的煤堆。


估计最多够自己烧半个月。


就这还得看自己节约不节约了。


“哥,你去弄其他的,我来扇。”


王青松见状,想想还是点了点头,以后还是得让小妹学会一点。


小麦接过东西在那里吭哧吭哧的扇风。


起身以后琢磨着吃点什么。


大院里的香味很浓郁,感觉做点什么吃的应该没问题。


至于鸡蛋,他自然不会现在就去做。


毕竟刚来呢!


想到这里,他过去用中午的热水,泡了一点木耳。


做饭是来不及了。


想了一下,交代一下小妹,出了大院,来到了外面的街道。


北方吃面食。


附近有卖现成馒头的。


就是价格稍微贵了一点,不是贵很多,小妹在这里,弄零食出来还没事情。


但是弄一碗热腾腾吃的,就有些明显了。


不过他不是真的去买。


转悠一圈,布包里放着五个杂粮馒头和三个杂粮窝窝头。


这些自然是在那边买的。


布包着的馒头直接拿回家,放在桌子上。


而热水泡的木耳此时已经差不多了。


来到屋里,王青松看着纸包里的鸡蛋本来拿三个的,最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只拿了一个。


来到外面,将小家伙支棱到一边,他开始炒菜。


油现在要定量,不能放多了。


打鸡蛋。


炒鸡蛋。


随着鸡蛋下锅,整个大院的香味都弥漫了开来。


“嗅!!”


顿时大院里的一阵的安静。


鸡蛋还是炒出来的香。


没一会目光都看了过来,不止是他们,就连屋子里也走出来一些人来。


有的端着饭碗伸头看看,有的就是直接看。


王青松感受到四周的目光,他的动作都慢了一些。


心里一阵的尴尬。


不至于吧?


不就一个鸡蛋嘛!


油他都少放了不少。


这他娘的,以后要是熬猪大油,那还得了?


因为现在城里虽然已经停止了鸡蛋的民间供应,但是不代表鸡蛋就消失了。


有的人还是能吃到的。


普通人最常见的,自然就是病号一个月一斤鸡蛋的定量了。


还有就是孕妇也有。


“娘,我想吃鸡蛋。”


思绪间,有人嘀咕了一句。


而旁边的孙倩的腿边一个女孩咽着唾沫,期待的看着自己的母亲。


此时分不清是钉钉,还是铛铛。


孙倩看着他锅里的鸡蛋,也是一阵的苦笑。


别的家还好。


她家和王青松家的灶台紧紧挨在一块,这味道,别说是女儿了,就是她自己都咽口水。


没好意思说话。


瞪了自己女儿一眼,将锅里的菜抄了出来,递给了她:“给,有粉丝。去吃粉丝。”


今天是星期天,是大院里约定好,每个月给孩子改善伙食的时间。


之所以放在一起,那也是因为今儿这家烧好吃的,明儿那家烧好吃的。


估计天天大院里挨打的叫声不会停。


铛铛接过盘子,看了一眼,拿着东西回去了。


这粉丝也是好东西,过年都没舍得吃完,可还是没鸡蛋香啊!


王青松这边很快。


鸡蛋炒差不多了,加上木耳,加点盐巴炒一会就出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