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195章,这点就满足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这话,对方恍然:“哦,城里厂子的啊,我们这是东窟大队一队,大队部也在这里。”


两人闻言都是点了点头。


王青松自然又是一根烟递了过去:“叔,能不能帮忙忙,问问这里有没有东西卖。”


对方看到烟,眼睛一亮。


“哎呦,洋烟啊!”


笑呵呵的接了一根,借着王青松的火点着,贪婪的猛的吸了一大口。


直接干掉三分之一。


抽了一口过瘾了,他这才说道:“现在村里都缺吃的,自己家吃都不够呢!大队这边的养鸡场,冬天都不怎么下蛋。年前供销社过来收过。”


听到这话,王青松一点也不奇怪。


鸡之前只有集体能养,而且这些东西都要供给城里,用来还老毛子的钱。


所以都不敢也舍不得自己吃。


但是。蘑菇、木耳之类的,自然是自己吃了,因为粮食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卖了还不如自己吃了呢!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叔,您刚刚不是说了嘛!这都年前的事情了,这过了年都十来天的时间了,能弄一点算一点呗,麻烦叔能不能帮帮忙?”


一边说,一根烟又递了过去。


对方见状琢磨了一下,接过烟笑道:“行,我给你问问,能有多少,那我就没办法了。”


“成,实在没有那也没办法。对,叔您贵姓啊!”


“我姓陈。”


“陈叔。”


“行了,走吧,我给你问问。”


对方说完,向着山坡上走了上去。


上山的小路是碎石头加上煤渣子铺的路,倒是没那么难走。


“叔,代销店有没有东西了,要不要去看看?”


王青松走在路上询问了一下,随后笑道:“反正他们卖给供销社也是卖,咱们这边的话价格肯定比他们给的要高点。”


城里的挂牌价是八毛二,那是因为要经过好几道手,再由供销社转卖到食品公司。


农村的收价只有六毛四。


身为农村人,这点他还是知道的。


对方闻言笑道:“我估摸着他们不会卖,你可以问问,今儿供销社上面的领导还过来交代了,东西得卖给他们供销社系统。”


说完,嘀咕道:“不过你们可以去看看。”


“哎,好,那谢叔了。”


王青松说完,又塞了一根烟过去。


路上也有人在那里和对方打了招呼。


这个叔,那个哥的叫着。


来到一间石头石头堆砌的房子门口,他对着里面的一个老头喊道:“三叔。”


老头大概五六十岁了,驼着背,用黑乎乎的毛巾正在擦拭着屋里的柜台。


听到声音他抬头看了一下:“哦,六子啊!怎么了?”


“三叔,这是城里大厂子来的人,想买点鸡蛋什么的,问问有没有!!”


对方看了一眼两人,琢磨了一下问道:“什么价格啊!”


这话一出,李莹莹眼睛一亮。


这就是有喽?


虽然她不是很懂农村这边的情况,不过她毕竟是做销售的。


笑呵呵的说道:“大爷,可以给你们八毛二一斤。”


没有报最高的价格。


而是报了个城里的市场挂牌价格。


听到这话,老头在那里犹豫着。


旁边带路的人见状笑道:“你们聊,我去给你们问问,不过说好了啊,这里是什么价格,可得给村里什么价!”


“叔,您放心好了,肯定的啊!”


李莹莹在那里笑呵呵的说着。


对方见状点了点头,打個招呼离开了,通知一下村里有人过来收鸡蛋和山货。


至于有没有人过来卖,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等人走了以后,李莹莹这才过来笑道:“大爷,你们这里给供销社的价格,肯定没这里的高,我们已经给了城里的卖价。”


这已经是最后一级的价格了。


但是大爷却是摇了摇头:“价太低了。”


如果是在特别远的地方,可能这些人就直接卖了,甚至比公社的价格高那么一点点,都能卖。


因为那些人去不了太远的地方销售。


但是这里是四九城周边,距离不是很远,而且交通也不是特别不方便。


消息自然比别的农村消息更灵通一些。


自从去年年底放开以后,近郊农村时不时的就有人过去。


李莹莹见状心里在那里琢磨着。


看了一眼旁边的王青松,想到他之前递烟给别人,对着他使了个眼色。


两人来到了门口的位置


看到他的表情,李莹莹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两人出了房门,来到门口这边。


“怎么了?”


王青松疑惑了一下。


“伱把烟给我,要是能收到东西,我回厂里给你报销一包。”


王青松琢磨了一下,也没有说什么。


将半包香烟递给了他。


李莹莹接过东西,走了进去,给老头递了一根烟:“大爷,您说个价呗,要是合适了,咱们厂子就收了,不行的话,那就算了。您这要是放在手里,供销社知道了,把你们的东西收走了,那价格可就便宜多了啊!”


之前的供销社干事确实可能会给两人的收购事情带来麻烦。


但是同样的,也是给了他们机会。


供销社不让卖。


老头闻言一阵的琢磨,虽然是卖东西的,毕竟也只是看代销店的。


供销社确实通知他们不然卖,但是距离远,村里没人举报的话,没人管。


能多卖一点自然是多卖一点。


不过李莹莹的话确实是给他提了个醒,手里的东西不能堆积。


随后问道:“粮食有吗?布票呢?”


李莹莹见状一阵的苦笑,就知道会问这些他们没有的东西。


她也只能说道:“叔,您就别逗我了?粮食我们厂子也没有啊!现在为了堵住吃‘吃双响’,厂子的食堂都得收粮票。您又不是不知道情况。至于布票……咱们厂子也没有啊!”


两人在那里交流着。


王青松则是在那里看着。


等了好一会,就看到有人揣着袖子,走了过来。


是个二十好几的年轻人。


过来以后,歪着脑袋问道:“就你们要收东西?”


王青松自然是点了点头。


“嗯,是我们收!”


“多少钱啊!”


“八毛二。”


听到这话,对方嗤笑了一下:“八毛二还想收啊?别的厂子都出到一块多了。八毛二谁卖给你们啊!”


王青松闻言也就是笑了笑。


有李莹莹在,他没说啥,也怕说话不好听得罪了人。


李莹莹回过头来笑道:“您呐,也甭说那么高,我们都是厂子的,能给什么价格大家都是清楚的。”


他说的也是事实。


就算是能收,那价格也不会悬殊太多。


他们厂子虽然没吃的东西换,也不清楚别家是什么价位,但是作为金属加工厂,效益还算不错的,给的价格应该不会比别家的低多少。


说完,对着老头说道:“大爷,要不这样,你们平时干活也要手套,价钱还是八毛二,五斤我另外给你们一副劳保手套怎样?”


“五斤一副劳保手套有什么用?别家都给布票呢?”


之前的青年又开口了。


“就是,这也太少了吧。”


旁边也有人在那里附和着。


李莹莹闻言没生气,则是在那反问道:“五斤一副劳保手套确实没多少,但是你们想想,别的厂子给的布票能给你们多少?一个鸡蛋一尺布票吗?”


路上她就在琢磨着王青松劳保手套换东西的事情。


此时自然知道怎么说了。


随后又说道:“这劳保手套一副手套至少还能直接用,一斤鸡蛋就算是给你一尺布,那点布能干嘛用?打几个补子就没了。再说了,布票,你们不还得花钱去买嘛?”


这话让众人都沉默了。


是啊,就算是给布票,又能给多少。


王青松见状,拉了一下她,到一边:“李姐,这样行嘛?”


李莹莹见状点了点头:“没事,这个之前问过科长,他说没事。咱们厂谁家不存几幅手套在家舍不得用?一年发二十多副,少一副没影响,他们乐意用这个换。而且价格还便宜,一副手套就七毛。现在要工业券,布票不比这个稀罕到哪里去。”


听到这话,王青松也就没问了。


那边几个人也在那里商量着。


等了一会,代销店的老头开口了:“行,就按照你们说的来,一斤鸡蛋补一双劳保手套。”


李莹莹见状一阵的高兴:“那你们有多少?”


老头闻言开口说道:“我这里有二十多斤,村里其他人加一起,差不多有个十来斤,拢共三十多斤吧。”


王青松啧啧嘴。


费了这么多口舌,就这么点?


他不在乎,但是李莹莹心里则是一脸的兴奋。


一下就收了这么多。


要知道去年年前,他们科室一共就收了几十斤。


随后说道:“那行,您上称,看看具体有多少,不过手套今儿没带,我给你们开一张收据,明儿给你们送来,我有工作证,不用担心我们跑了。”


听到这话,几人也不在意。


反正有单位,跑不了。


大不了一起去厂子里要。


随后众人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其人也纷纷回家拿东西去了。


王青松看着高兴的李莹莹,眨巴了一下眼睛。


这点东西就高兴成这样?


这就满足了?


PS:明天可能要请一天假,抱歉。亲戚实在是走不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