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152章,好东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西收进了橱柜里,这才说道:“先喝点水,对了,二哥,你给姥爷的东西一会自己拿走。在屋里呢!”


顺便指着隔壁的房间说道。


随后在那里倒水。


王青河自然是明白什么意思。


看着老三在倒水,他走进了屋里,当看到里面的东西,他心里爆了一句粗口。


草!!


幸好这是走亲戚,这要是在倒卖的时候被抓了,自己估计得进去好一年才能出来。


只见里面放了整整四袋子准备好的粮食。


一袋应该是五十斤左右。


想了一下,他开口对着堂屋招呼了一下:“小松,你过来!”


“大哥喝水!”


将碗递给大哥,端着另外一碗水走了过来。


“怎么了?”


王青松疑惑了一下,将碗递给了他。


王青河接过碗喝了一口,低声问道:“这事情,真不跟大哥说吗?老是这么干也不是事啊!”


这话,让王青松一阵的犹豫。


琢磨了一下说道:“你说呢!我担心大哥跟大嫂说了,到时候是要出事情的。他那性子伱又不是不知道。不能沾酒。”


大哥性子比较敦厚,虽然有个不怎么待见他的大嫂。


但是大哥对他们说实话还是不错的,只是能力有限。


只是大哥有个不好的习惯。


两口猫尿下肚子,那是什么都往外说,以前因为这事情没少得罪人,包括自己老爹。


因为这事情没少挨老爹揍。


二哥想了想,最后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那行吧!就不说了,这就当是我弄的好了,不过姥爷那边你还是得说一下,你知道姥爷这人的,他口风紧的很,不会乱说的。不然的话,老是这样弄粮食,时间久了,也就穿帮了。”


他回家以后想了很多。


感觉姥爷那边还是得说一下。


王青松闻言思索了一下,刚要说话,大哥端着碗走了过来。


“怎么了?”


当看到炕上那几袋子粮食,他惊讶了一下:“这……都是给姥爷的?老二,你哪里弄的粮食?”


二哥见状,打着哈哈笑道;“还能从哪里弄的,从我老丈人那里呗,不然的话,我哪里来的粮食给你啊!姥爷家人多,就多弄了一点。”


听到这话,大哥笑呵呵的说道;“那你再给我弄点,我给你钱!”


以前是不知道老二有这个本事,所以他从来没有开过口。


就算是知道老二家条件好,也没开过。


王青河看了一眼老三,见他点头,笑着说道:“行啊!也就年前我才知道我那老丈人找到路子弄粮食了,不然的话之前就给你们送了。”


大哥见状一阵的高兴。


现在的粮食实在是太紧张,天天菜团子他是吃够了。


给钱就给钱呗!


给谁不是给,老二的东西也不是白来的。


要不是家里就他一个人上班,万一被打把办的人抓了一家人都没法子生活,他都想去黑市逛逛了。


至于自己媳妇,他是不放心。


“哥,二哥什么时候弄的粮食啊!”


突然,小麦看着屋里,来了一句。


王青松见状打了马虎眼笑道:“那天二哥来的时候,你不在家。”


“哦!!”


看着她的表情,王青松感觉是该给姥爷说。


不然完全以二哥的名义,从他这里中转的话,连小麦都能看出问题来。


王青河见状,想到了什么对着王青松说道:“对了,小松,有没有想过去城里?”


“进城?”


王青松疑惑了一下。


就连大哥也是一愣。


看着两人的表情,二哥开口说道:“是这样的,我老丈人他不是房子挺多的嘛!有一套房子租给街道办的时候,有个侧院塌了不能住人,街道办就没要,把那个地方弄了两个地契……”


将大概的情况解释了一下说道:“我准备和你嫂子把那房子给修了住进去。把我们两个的房子腾出来,那两间给你,你看怎么样?”


本来是准备那个院子给老三的。


但是自己去说了以后,被众人数落了一番。


修三间带院的房子,自己不住,给弟弟,然后夫妻两个人窝在大院的两间房子里。


怎么说也说不过去。


王青河后来想想感觉也确实是这样的。


所以才临时改了主意。


至于钱的事情他没提,因为他知道老三明白这是要钱的。


到时候再说。


反正名义上这钱也是自己出。


听到这话,王青河愣了一下,自己刚刚买的房子,现在二哥又给自己打算。


这也太巧了。


琢磨了一下问道:“那房子的地契是两个吗?”


二哥迟疑了一下:“这……那倒不是,只有一个地契!那以前是个大杂院,那两间是一个地契。”


大杂院还好点,因为解放前就是很多户人家住一起,单独买的房子。


如果是以前一家人的房子,那整个院子只有一个地契。


王青松闻言稍微思考了一下说道:“还是算了,这样的话,我们只能过去一个户口,不过你们可以先住那房子啊!!”


就一张地契,去了一点用都没有。


因为现在孩子的户口是随女方的,母亲已经不在了,就算是给自己一套房子,小麦也过不去。


给了小麦自己也过不去。


除非还有一个房子挨在一起。


不然的话,意义不大。


而且自己现在有钱有东西,以后有的是办法进城里去。


不是很着急。


不然的话,梁春晓的房子就不会写在她的名下了。


听到这话,王青河眼神一阵的暗淡:是啊,自己母亲已经不在了,弟弟妹妹两个是兄妹关系,就算有房子也只能一个进城。


除非有两套房子。


随后甩开了思绪,两套房子对王青松来说应该不困难,就看他怎么选择了。


大哥则是在旁边一脸的古怪。


老二对老三好,他是知道,但是这他娘的也太好了吧!


就算是现在有单位分房子,那房子也是老百姓的根啊!


他要不是去的早,估计也弄不到两间房子。


现在四五个人挤在一间房子的多去了,他们大院都有好几个。


王青河将目光看向了炕边的酒瓶子那边。


眼睛一亮走了过去,直接打开一瓶给拧开了。


闻了闻味道,嘿嘿一笑。


这肯定是老三给他们准备的。


一共四瓶呢!


“酒?”


大哥也是眼睛一亮。


王青松见状赶忙解释了一下;“那个……大哥,这是二哥给你和姥爷他们准备的,你拿走两瓶,剩下的是姥爷的。”


随后给二哥打了个眼色。


二哥见状没好气的的瞪了他一眼。


不过他也知道,老三弄了这东西,肯定会给自己。


看到大哥的眼神,二哥笑道:“好了,时间不早了,我去把车轱辘透一下就走!”


说完,走了出去。


找来一根木棍,在那里透着两个轱辘里的稀泥。


现在气温开始升温,路上被人走过的路开始泥泞起来了。


车轱辘里塞的都是泥巴。


弄好了以后,将粮食搬上车子,几人向着姥爷家里赶去。


至于大姐,那是外嫁的外孙女,也就不用过去了。


来到地方,姥爷一家人自然是都在家的。


看到他们过来,又带着粮食自然是一阵惊讶。


只有姥爷一个人在那里想着什么。


“大舅,二舅,老舅,大舅妈……”


几个人一圈招呼了一起来。


还有不少的表哥,表姐,表弟……一大家子在一起,也确实十分的热闹。


大舅脸上带着笑容笑道:“青河,你这……带这么多粮食,你们怎么过啊!城里现在不是缺粮食嘛!!”


王青河不在意的说道:“没事,我老丈人现在能弄到粮食了,就给你们弄了点。”


众人闻言都是一阵的感叹。


这人情欠大了。


王青松见状也没奇怪。


都说外甥狗,外甥狗,吃完就走,这是对于外甥的基本写照。


只不过他们一家是从逃难过来的,老家现在还剩下什么人已经不知道了。


这边的长辈只有姥姥姥爷这边,自然走的就勤一些,亲近了一些,而且几个舅舅对家里也是比较照顾。


有能力不帮一下,他都感觉对不起自己在天的母亲。


至于以后的亲疏,得看以后怎么走了。


“行了,天这么冷,赶快进来。老大家的,弄点糖水给他们暖暖身子,弄好了赶紧做饭,老二你们把粮食搬进来。”


姥爷虽然心里有很多的疑惑,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发话了。


准备一会问问。


众人寒暄着进了屋里。


大嫂高兴的泡糖水去了。


大舅几人则是将粮食搬进了屋里。


王青松进几人进来以后,看着坐在炕上的姥姥,都过去打了个招呼。


“姥姥!”


几人进来都在那里招呼了一下。


老太太拉着小麦,看着频频的点头:“好,好!都过来了啊!”


王青松看到姥姥从进来也就偶尔咳嗽了一下,一阵的高兴:“姥,这药管用啊!”


这么长时间以来,大舅他们没来找他。


说明吃这个药没事。


老太太一脸的慈祥:“哎,管用!我现在都很少咳嗽了。咳了这么多年,都习惯了,时不时的还会吭两声。”


听到这话,王青松一脸的高兴:“那好,药吃完了没,改天,我给你再弄点。”


老太太在那里拒绝着:“哎,别弄了,我这都老毛病了,别花这个钱了。”


听到这话,王青松没有去说什么。


到时候再去那边看看。


随后将目光看向了炕边上的罐子。


想了一下,他琢磨了一下,悄悄拿着八卦镜,用手摸了一下。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


“好东西!”


因为这感觉不比之前买的东西差。


就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屋里热闹了一会又各自散去了大半,主要是小辈基本上都回去了,毕竟地方就这么大。


而姥爷则是将二哥拉到了一边。


PS:这两天让我把脑子空空水……捂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