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七十八章,意外消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路程不是很远,也就五站的路。


王青松坐着公交车来到大哥家附近,扛着一个面袋子东西,向着一个四合院走去。


“妈的,还真重,早知道让二哥送来得了。”


嘴里在那里嘀咕着。


不过他也好久没看大哥了,过来看看,年前除非特殊情况,他也不准备进城里了。


因为后天就过年了。


得在家过个安稳年,也该好好准备准备了。


“哎,大哥,大哥!!”


王青松看着快到地方,见到前面一个抄手,戴着狗皮帽子的人,赶忙喊了一声。


大哥,可不像二哥有自行车,估计也刚刚走回来。


王青山四下看了看,此时不少的人在胡同里。


“哎呦喂,大哥,这呢!”


当听到声音是一个背着面袋子的人,这才赶忙小跑了过来。


“小松?你怎么来了?这背的什么啊?”


赶忙将手里的东西接了过来。


将东西递给了大哥,王青松这才松了口气:“我去二哥那一趟,我说到你这里来看看,二哥让我给你带点东西。”


听到这话,大哥好奇的打开看了一下。


惊讶了一下,又把口袋扎了起来,回头看了一下,这才低声说道:“老二让伱送过来的?怎么送这么多粮食啊?还有那么多的鸡蛋!还有黄豆。”


又伸手提了一下:“这好几十斤吧?”


“废话,没看我这么累吗?”


王青松白了他一眼,随后笑道:“走吧,进去,中午在你这蹭一顿饭吃。”


听到这话,王青山尴尬了一下,随后在那里琢磨着。


想了一下,他开口说道;“一会这粮食和鸡蛋进去了,你别说是给我的,鸡蛋拿几个给我就好了,其他的就说是老二给你的,知道了嘛?”


“干嘛?”


王青松疑惑了一下。


王青山没好气的说道:“老二过来跟我说你分家的事情了,你自己都不够吃呢!大哥没本事,这粮食一会你带回去,对了,我一会给你五块钱,你别跟你嫂子说啊!”


听到这话,王青松一阵的无语。


大哥对自己其实也很好,不然这么多白面,他也不会舍得让自己带回去。


还说是二哥给他的。


但是这怕老婆的毛病,也是让他无语。


不过他也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看着大哥掏出的五块钱,想了想,还是接了过来。


这五块钱,对二哥不算什么,但是对大哥,可是一大笔钱了。


毕竟家里就大哥一个人上班,大嫂在家里带孩子是不上班的,一个月就靠着这28块5过生活了。


看他把钱收了起来,王青山将东西扛着,带着他进去了。


临进去的时候,还不忘记交代:“记住了,这粮食是老二给你的,听到了没?这黄豆和鸡蛋我留一点,其他的都带走,听到了没?对了,这白面,一会舀两勺给你大嫂,听到没?”


一连三句听到没。


听的王青松脑瓜子嗡嗡的。


没搭理他。


进来以后,大院里传来了阵阵香味。


“青山,下班了啊?”


“昂,李婶,忙着呢?”


“嗯,做饭呢!这个好像是你弟弟吧?记得他来过。”


“是啊!李婶记性真好啊!您忙,我们先回去了啊!”


大哥笑呵呵的和大院里的人打着招呼,带着他去了后罩房。


在第一间房门门口转道进去了。


掀开门口的草席帘子,对着里面喊了一声:“雅萍,饭好了没?”


“好了,哪天让你等了?就等你吃饭了。”


里面传来了笑呵呵的声音。


王青松跟着进去了。


王青山将东西放下以后,对着自己媳妇谄媚的笑了一下:“亚萍,青松过来,中午在这吃饭。”


听到这话,田雅萍愣了一下。


随后露出了笑容:“青松来了啊!坐吧,一起吃点。”


“大嫂。”


王青松看着面前刚刚二十出头的少妇,笑着打了个招呼。


别看大哥的孩子已经6岁,但是大哥的实际年龄才二十五,二嫂的年龄也就24岁。


以前结婚还没现在这么多限制。


大哥当年差了大半年,后来才补的结婚证。(那时候结婚还不需要单位组织批准之类的。)


看大哥就要说话,赶忙先开口了:“大嫂,二哥让我给你们带了点东西,都在那里了,都是给你们的?”


“给我们的啊?前几天不是刚给的东西吗?”


田雅萍自然是早就看到了,好奇的嘀咕了一下,过去打开看看。


“哎~~~”


王青山看媳妇弯腰去看东西,瞪了王青松一眼。


那意思就是,咋就这么不听话呢?


这下好了。


他想给都给不了了。


“爹!饿死了,快吃饭。”


思绪间,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拉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丫头从屋里出来了。


大哥家是两间房子,里面是一间卧室。


王青山笑应了一声:“好,吃饭,你看谁来了。”


王青松看到两个小家伙,把小的给抱起来了:“二丫,还认识我不?大毛,还认得我不?”


小丫头一脸的茫然。


小男孩则是嘿嘿一笑:“三叔!!”


“哎,乖!”


王青松笑了笑,对着怀里的小丫头亲了一下:“二丫,不认识三叔了啊!”


“三叔!~”


此时,小家伙这才反应过来,糯糯的叫了一声。


“哎,乖~”


王青松将小家伙放下。


此时田雅萍站了起来,笑呵呵的说道:“你们吃,中午没弄太多,我给你们弄点面疙瘩,一会就好了。”


随后高兴的提着面袋子放进了橱柜里,舀了一勺面,又给锁了起来。


“我也要吃面疙瘩~”


大毛王永军听到有面疙瘩,赶忙喊了一声。


有细粮,谁愿意吃粗粮啊!


小家伙二丫不懂,但是看到哥哥叫吃面疙瘩,也跟着叫了起来。


王青松看到大哥面无表情,笑道:“那行,我和大哥吃窝窝头,给小家伙吃面疙瘩。”


田雅萍见状,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那行你们先吃,你大哥吃了一会还要上班呢!中午就一个小时休息时间,走路就花了二十分钟了。”


说完,就直接出去了。


灶台在门口。


等人走了以后,王青山这才埋怨道:“你说你,非要这么说干嘛呢?下次我跟老二说一下,你没脑子,他还没脑子啊?”


这话让王青松翻了翻白眼:“大哥,咋说话呢!不是跟你说了二哥给我粮食了嘛!”


随后直接坐了下来:“行了,吃饭吧,我都饿了。”


王青山见状,只能跟着坐了下来。


桌子上的笸箩里放着3个杂面窝窝头和四个菜团子窝窝头。


王青松一看就知道怎么分配的。


大哥是劳动力,肯定是两个窝窝头,大嫂和两个小家伙三个人在一起吃1个窝窝头和菜团子。


现在城里也不好过。


这菜团子就是他在学校也经常吃的代食品。


麦麸、豆饼加了一些红薯叶子或者其他野菜,蒸饭出来的,味道肯定是不怎么样。


至于菜,就一盘榨菜。


“给,你吃窝窝头。”


大哥直接将两个窝窝头递给了他,自己拿起菜团子吃了起来。


将剩下的两个窝窝头递给了两个小家伙:“给,你们两个分着吃。”


说是吃面疙瘩,看着他们吃饭,怎么可能不吃。


王青松看着手里的窝窝头,没有去客气,知道自己推让不掉的。


推来推去没啥意思。


再说了一会还有面疙瘩呢!


按着窝窝头就着榨菜吃了起来。


大哥吃着菜团子蒸的窝窝头,对着他问道:“听你二哥说,你分家了住王老西的房子?那房子能住人嘛?你小子也真是的,分家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说一下。”


王青松耸耸肩,笑道:“好了,不说这个,分都分了,王老西的房子是砖瓦房,感觉挺好的啊!都收拾好了。姥爷也给我弄了一点柴火。”


说完,想到了什么,说道;“哦,对了,大哥,姥姥身体不怎么好了,我和二哥约好了,明天去姥爷那边看看。你去不去?”


大哥想了想,没决定:“等下午我去厂里问问。”


王青松也没有勉强,两人坐那里,聊着天。


都是大哥在问,他在那里回答着。


只听大哥在那抱怨着:“其他的都好说,房子怎么能给他呢!那是我们王家的家业啊!你以为盖房子那么容易啊!”


“都搬出来了,不说了。”


幸好搬出来了,不然的话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


更何况不算其他的,光是密室里的那几千块大洋,那都已经是一笔巨额的财富了。


当然了,这大洋只是他拿来做样子的,自然不会去把大洋给花了。


王青山见状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说再多也没用了。


“疙瘩汤来了啊!青松,喝点疙瘩汤吧。”


大嫂进来以后,拿着锅对着他问了一下。


当看到自己男人吃着菜团子,笑呵呵的问道:“青山,你就吃菜团子,要不要吃点疙瘩汤啊?”


王青山摇了摇头:“我都快吃饱了,给青松来点吧。”


大哥吃菜团子都没吃疙瘩汤,他更不好意思了,免得给人一种得寸进尺的感觉。


“给我大侄子和大侄女吃吧!他们长身体呢~~”


听到这话,大嫂笑呵呵的点点头:“那行,给孩子吃。”


说完,给两个急不可耐的小家伙碗里,舀了一些疙瘩,最后剩下的一点点面汤放在大哥碗里。


“行了,吃吧!!”


大嫂看着两个孩子,笑呵呵的说了一下,拿起菜团子就在那里吃了起来。


一切那么的顺其自然。


大嫂一边使劲的咽着菜团子,一边笑着问道:“青松,最近还好吧?小麦怎么没过来啊!!”


“嗯,还好,小麦身体不好,上次来了一趟医院去过二哥家了,这次就没让她来。”


王青松笑着解释了一下。


大嫂见状轻轻点了点头:“还好啊?那就好。没事就来家里玩啊!大毛和二丫都挺想找你玩呢!”


‘嗯,好!’


王青松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


大哥则是在那里安静的吃着饭。


“对了,青山,你不是今天发饷吗?把钱给我,我没钱了。”


听到这话,大哥奇怪了一下:“怎么会没钱了呢!”


大嫂见状,不在意的说道:“嗨,这钱我不是存起来了嘛!那钱不能动,这日子不精打细算,怎么过?”


大哥没说什么,从兜里将钱掏了出来。


递给了对方,同时嘀咕道:“哦,对了,我留了3块5,给了小于五块钱。”


“你给小于钱干嘛?”


大哥喝了一口面疙瘩汤,不在意的说道;“小于不是有亲戚在烟草公司嘛!能弄到烟,我们在单位合伙抽烟,都让那小子弄的。”


大嫂见状一脸的不满:“现在都什么日子了,你还抽烟,还抽五块钱的。”


听到这话,大哥在那里嘀咕了一句:“那以前抽一毛找的时候,一个月不也要两块钱嘛!!”


大嫂见状深吸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将钱给收了起来。


王青松瞅了瞅大哥,但是大哥却是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随后在心里笑了笑。


吃完饭,大哥还要去上班,王青松自然是也是跟着出去了。


对于大哥要他带点东西回去,也被他以二哥给他准备了,一会去拿,给推脱了。


出了大门以后,大哥就在那里埋怨着。


王青松都是笑呵呵的没有说话。


大哥见状,叹了口气,也没有再说什么:“行了,不说了,我先去上班了,下午去单位看看,要是好请假,我明儿个老二一起过去。”


王青松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嗯,那行,我也得回去了。”


打个招呼便离开了。


走在胡同这里,他四下看了看,看到一个废品站,他直接过去了。


这是在一个胡同最边上的山墙搭了一个棚子,后面堆放着许多的东西,面前有一个木头台子。


一个大妈穿着棉袄正无聊的坐在那里。


王青松来到近前,指着一摞捆扎好的报纸,问了一下:“大娘,这报纸怎么卖的?我买点回去糊墙。”


“五分钱一斤。”


“帮我称一下。”


听到这话,大娘拿起旁边的挂秤挂着秤了一下:“八斤二两,一共4毛1.”


王青松一边掏钱,一边看了一眼角落里堆放的破旧家具,走过去看了看。


都是不管用的。


看了一下问道:“大娘,劈柴怎么卖的?”


“劈柴3分钱一斤。(物价志里写了那几年的劈柴价格是3分钱一斤,一吨算下来比煤贵。)”


王青松点了点头,打量了一下一个炕桌,拽了出来问道:“大娘,这个炕桌怎么卖啊?”


对方撇了一眼:“一块八!!”


“嘶~这么贵~~”


王青松摇了摇头。


大妈呵呵一笑:“这还贵啊,那个还是能用的,你要买新的要4块6,还收4张工业券呢!”


(有些东西是对应减工业券的数量。)


王青松想了一下问道:“五毛钱行吗?不行就算了。”


这个最多也就三四斤,也就一毛多。


而且他们收的价格肯定更便宜。


大妈琢磨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行吧!”


听到这话,王青松笑呵呵的把炕桌从废旧家具里弄了出来。


至于其他的劈柴,他没有弄了。


自己没车子没办法搬运,而且以后有的是办法。


给了钱,他这才拿着东西离开。


离开以后,找个巷子,悄悄的将东西收了起来,轻装上路直奔银行而去。


把手里的钱,准备全换成了崭新的三元纸币。


就在他在那里等着的时候,银行的柜台里两人的聊天内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哎,这老毛子的钱啥时候回收啊?”


“不知道啊,这十块的,五块的和三块的,都是老毛子帮忙印的,咱们现在和他们不对付,他们要是印刷多了那不就跟以前一样不值钱了嘛!”


“这叫什么来着,叫扰乱……”


“这叫扰乱金融秩序。”


“哎,对对对!就这个话。”


“谁知道呢,现在还没消息。”


……


两个人三十多岁的妇女在那里说着话。


突然,旁边一个中年男子板着脸喝道;“胡说什么呢?这话你们也能乱说?”


这话一出,几人都是尴尬的笑了笑,不再讨论了。


此时办业务的人不是很多。


看前面一个窗口没人,王青松赶忙跑了过去。


“取钱还是存钱啊?”


“哦,我想换……二十张三块的,三张十块的,和一张五块的。”


不知道为什么,王青松想到两个人的对话,他下意识的将自己的计划给打破了。


万一十块钱的也值钱呢!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对方虽然奇怪,但还是给他换了。


王青松换了钱,拿着东西这才离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