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世家族女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云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给固安公主添妆的第二天,姑嫂俩又去了谯国公府,给秦幽姿添妆。


秦幽姿不缺银子,姑嫂俩给她的添妆,都雅致之物。


宋元曲送的是四幅绘四季花卉图,画上绘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花卉景色,每一幅都画得精致绝伦,再配上寓意吉祥的诗文,足以让人爱不释手。


赵望舒送得一对青花瓷瓶,瓶中插了一枝绢做的梅花,显得清雅脱俗。


“这两份礼物真是太好了,我很喜欢。”秦幽姿欢喜地笑道。


“能让你喜欢,我们也很高兴。”赵望舒笑道。


闲聊了一会,姑嫂二人就准备告辞离开,姚山栀来了,看到赵望舒就噘嘴,“你有了嫂嫂,就不和我好了是吧?你来给幽姿添妆,都叫上我,我好伤心,我好难过。”


赵望舒捏着耳垂,“我错了,请你吃饭,向你赔罪,原谅我吧。”


姚山栀伸出三根手指,“请我吃三顿就原谅你。”


“没问题。”赵望舒爽快答应。


“难得人来得齐,来来来,陪我抹牌。”秦幽姿招呼道。


“你想玩牌,让婢女陪你玩不就是了。”宋元曲笑道。


“跟她们玩,她们不敢赢我的牌,没意思极了。”秦幽姿撇嘴道。


赵望舒三人只好坐下陪她玩牌,玩到用过午膳,才脱身离去。


过了两天,御史在早朝上弹劾威远侯、兵部左侍郎、西北右翼军都指挥使等五名官员,引起了百官震惊。


“威远侯,你可真是威风凛凛啊!杀良充俘、贪污军饷、贩卖军粮、冒领战功。威远侯你是罪不可恕。”皇帝早就看过罪证了,已动过一回怒,但再看一次,这怒气没消半点,反而怒火冲天。


“陛下,冤枉,臣一向忠心耿耿,绝无贪墨军饷之事,更没有贩卖军粮、冒领战功。”威远侯跪下辩解道。


皇帝没理会他,而是继续将其他四名官员训斥了一番,再将证据,掷在他们的身上,“证据确凿,你们还有何话说?”


五人膝行了两步,拿起证据翻看了一下,顿时面如土色,冷汗直流。


皇帝扫一眼群臣,问道:“众卿家,你们怎么看?”


“陛下,这五人罪大恶极,应严惩不贷。”大部分的朝臣都是这个态度。


但佐诚郡王意图保住威远侯,“父皇,威远侯统兵有方,战功赫赫,这其中怕是另有隐情,儿臣认为还是要多方查证,免得冤枉了忠臣良将。”


皇帝冷笑一声,“龙廷卫收到人举报后,就查了好几个月了,威远侯等人所犯的罪,都已经查实。”


佐诚郡王闻言,知道保不住威远侯了,暗恨不已,他好不容易才让威远侯站到他这边。


最重要的助力损失了,这让佐诚郡王争储之路,更加艰难了。


威远侯等人被押入大牢,三天后,就要推出午门斩首。


至于他们的家人,抄家后,关进了大牢,大理寺依律处罚,或流放、或入官奴坊。


马俏俏这个外嫁女,没受到牵连,但她至此后,日子就不好过了。


不过伍家也同样出事了,伍大人被削职为民,遣返原籍。


伍娇杏能倚仗的,也就是她是正妃,马俏俏是侧妃。


而马俏俏能倚仗的是她的肚子,伍娇杏稍微过份点,她就会嚷道:“我肚子里怀得可是王爷的儿子。”


佐诚郡王府被她们闹得鸡犬不宁,让本就郁闷的佐诚郡王府更加心烦。


朝堂上随着威远侯等人被砍头,好几个官位空缺了,姚圳被皇帝派去西北,任西北右翼军都指挥使。


姚圳离京后,姚山栀跟赵望舒说道:“我大哥一去就去了那么远,我母亲想催婚催不成。”


突然想到了,“不对啊,我大哥不在家,那她不是就可以专心催我一个人了?”


姚山栀怪叫一声,“怎么办?”


赵望舒边夹了块鱼肉放她碗里,边安慰她道:“长公主不是强硬的人,你跟她好好说,她会懂你的,不会一直催你的。”


姚山栀把鱼肉吃了,道:“要不是我爱吃肉,我早就削了头发去做姑子了。”


“你别乱来。”赵望舒紧张地道。


“我就说说,我不会去的。”姚山栀笑道。


赵望舒看着姚山栀,眼中有淡淡的忧色。


那句话说得真对,年少时,不能遇到太惊艳的人,否则余生都不能安宁。


陪姚山栀在酒楼用过午膳,赵望舒回到家中,见到了查完威远侯的案子,总算有空的云灏。


云灏拉着她的手,告诉她,“我明天去庵子里接我母亲回来。”


“不用这么急,你好好休息几天再去。”赵望舒抿唇笑道。


“我急,我急着娶你过门。”云灏要不是有公务缠身,早在赵望舒办及笄礼的第二天,就去接人了。


“你急也没用,我阿奶要留我到十八岁,才会让我出嫁。”赵望舒俏皮地笑道。


“那我还要再等三年。”云灏语气里带着一丝惆怅。


赵望舒挑眉,“那你等不等呢?”


云灏伸手将她揽入怀里,“等,不管等几年,我都等,我只等你。”


赵望舒垂眸轻笑,“你路上要小心。”


“我会小心的。”云灏在她额间轻啄一口,“在家等我回来。”


赵望舒靠在他的胸口处,“我会等你回来。”


翌日一大早,云灏就带着三个随从,往城外去。


云夫人清修的庵堂,算是云家的家庙。


经过半日的路程,云灏来到了一座位于山间的庵堂前。


随从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云夫人的陪嫁丫鬟,年过四旬,虽穿着缁衣,但没有剃度,挽着道髻,有点不伦不类。


女子看到云灏,露出慈爱的微笑,“少爷来了。”


“萁姨,我来见我母亲。”


“少爷请随我来。”阿萁领他们进门。


庵堂素净,天井中种着几株朱槿,院子里摆放着石凳,供人歇息。


云灏跟着阿萁来到后院,穿过一片竹林,便看到一间古朴的木屋。


屋前坐着一位年约三旬,身穿月白色道袍,眉目如画的妇人,她正是云灏的生母云夫人。


云夫人看到儿子,眼中惊喜转瞬即逝,神情淡然。


“母亲。”云灏恭敬行礼。


“你来,有什么事?”云夫人问道。


“我心爱的人及笄了,接母亲回去帮我上门提亲。”云灏直接道。


“还是那个赵姑娘?”


“是。”


云夫人微微点了点头,“好,明天我随你回城。”


“谢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