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晋末长剑 > 第四十八章 各自调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月十七,广成宫内一片欢声笑语。


多年前羊献容经营的翠苑规模是越来越大了,不过核心区域仍是靠近各个温泉的部分。


无他,大冬天能吃一些绿色蔬菜,正所谓「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这是古代的顶级奢侈品,一般只有帝王将相才能享用。


吃罢午饭后,邵勋在院子中与孩儿们聚了一会。


两只手、两条腿以及脖子上的专属贵宾座都坐满了人后,还有一大群孩子喊「阿爷」,乐得邵贼哈哈大笑,虽然他已经有点分不清哪个孩子是哪个女人生的了。


不过说到女人,现在承受他主要火力的是皇后庾文君及九嫔中的淑妃殷氏、淑媛母丘氏、淑仪庾氏、修华荀氏、充华刘氏五人。


此五人年纪相仿,都在三十六七岁左右。


诸美人之中,荆氏年纪大了,不堪驱使,宋氏可勉强一用,但年纪也不小了。崔氏,


郑氏、靳氏姐妹倒是正值成熟多汁的年月。


诸才人中樊氏、宣氏、刘氏、王氏同样正值当打之年。攻取平阳、长安之时,她们普遍未满二十,有的甚至只有十五六岁,年龄结构相当合理。


攻灭李成后,得了一批后妃、宗室女、勋贵妻女,大部分都被邵勋赏赐出去了。留下的二十几个人里面,大部分又在掖庭纺纱织布,最终只有两女在侧,即任调之妻李氏、李寿之妻阎氏。


这两个女人是邵贼最近一段时间的新玩具。


而玩具之所以是玩具,在于玩的过程,而非结果。


申时,邵勋泡完温泉后,舒服地躺在摇椅上,如同三十年前的曹大爷一般,自得其乐。


「也不知小红怎样了,现在还活着吗?」邵勋将毛茸茸的小腿伸出搁在李氏光洁的大腿上。


李氏神色委屈,紧咬着嘴唇。


这个女人内心其实已经屈服了,但邵勋存着恶作剧般的心思,还没享用她。


阎氏跪坐在一旁。


因汤池温热,她穿着薄纱礼裙,还有些偏小,身材紧绷无比,非常惹眼。


感慨完后,邵勋伸出一只手,拂向阎氏洁白的大臀。


阎氏一直注意着他的动作,下意识伸出手,想阻挡邵勋对她的侮辱。


「李寿应当已经到洛阳了。」邵勋恍若未见,手坚定地抚向大臀。


阎氏伸出的手完全失去了力道,被邵勋轻轻拨开,坚定地罩上了大臀,轻轻揉捏起来。


「你看,没人知道你在宫中做了什么。外人只知道你在少府为织工,纺织蜀锦,取悦皇后。哪天皇后一高兴,放你出宫,与夫君团聚也不无可能。」邵勋轻声说道:「此间之事没几个人知道,谁会多嘴?」


阎氏的身体微微颤抖了起来。


李氏为邵勋捶着腿,时或悄悄偷瞄一眼嫂子,带着点异样的神色。


阎氏抵受不住叔妹(或小姑,都是丈夫姐妹之意)的目光,微微侧过头去,难堪不已。但臀上传来的感觉却一点一点侵蚀着内心,竭力忍受的同时,又羞愧得想哭出声来。


邵勋察言观色,见好就收,手轻轻抽了回来,闭眼假寐。


女官、女史们侍立一旁,轻手轻脚准备着茶水,以便他醒来后享用。


这才是生活啊!邵勋暗叹一声。


其实当个昏君蛮爽的,有点责任感才叫痛苦,特别是当你想干点事又阻力极大的时候,完全就是反人性啊。


外间不知不觉又冷了下来,寒风呼啸,雪花漫天。


汤池之中,水汽氮氩,温暖如夏。


披着熊皮帽及假钟的亲军遍布四周,一丝不苟。


宫人、女官们穿着绵服、裘衣,如穿花蝴蝶般走来走去。


郭氏带着四名女史,不疾不徐地来到了汤池隔间。


她脱下了皮裘,换上了一身凉衫,端着木盒,赤脚走进了汤池。


「陛下。」郭氏轻声呼唤道。


邵勋睁开眼睛,嗯了一声。


「淮南张督禀报——.」在邵勋的示意下,郭氏念起了张硕的奏疏。


邵勋一把将李氏抱入怀中。


李氏惊呼一声,脸红得无以复加,又吓得不敢动。


还好邵勋没下一步动作,只是抱着她柔软娇小的身躯,像撸猫一样轻轻抚摸着,目光盯着空中的水汽,好似在思考。


李氏完全不敢动。


头枕在邵勋胸口,心扑通扑通跳着,侧着的脸正对嫂子阎氏。


阎氏略有些惊讶地看着小姑子。


李氏又羞又急,直接闭上了眼晴。


阎氏又用眼角余光向郭氏。


郭氏静静等待着,目不斜视,丝毫不关心这里发生了什么。


「仆固忠臣如此大胆,委实难以想象。」邵勋轻叹一声,哭笑不得。


让你火力侦察,你给我整哪去了?


「唉,给朕出了难题。」邵勋将「宠物猫」轻轻放下,站起身,对郭氏道:「拟一道旨意。」


郭氏扭头示意了一下,女史搬来案几和笔墨纸砚。郭氏跪坐到案几后,提笔蘸墨。


「张硕应尽全力谋取庐江、淮南郡县,最次攻取淮阳丘,兵压历阳城下。若能夺取合肥、历阳二镇任意一个,则有大功。」


「发汝南氏羌之众万人,并陈、梁、南顿、新蔡、济阴五郡之众二万人,增援淮南。


「银枪左营蒋恪部自汴梁南下、质子军自洛阳南下,以为后援。」


「此四万之众,悉归张硕节制。」


说完,邵勋顿了一顿,让郭氏有时间记下。


见她写得差不多了,继续说道:「徐州北宫纯尽快征集诸郡丁壮,伺机南下,压迫贼军。泰山羊氏的兵已从幽州回来了吧?征集一万人至徐州听令。枋头符家,亦集兵五千,


归北宫纯调遣。」


「张、北宫二将须知,机不再来,时不再有,若能尽取江北之地,朕又何吝爵赏?」


「另,鲁王即刻前往谯郡坐镇,统筹降人事宜。」


「就这样吧。」邵勋挥了挥手,道:「分三份旨意吧,润色一番后用印,发往台阁、


三院,尽快施行。」


「遵命。」郭氏很快写完,然后呈递给邵勋,检查无误之后,用印发出。


邵勋又躺了下来,抱起「宠物猫」,轻轻撸着,嘴里状似无意地说道:「你们说,建邺后宫妃子,比之成都如何?」


阎氏扭过头去。


李氏有些委屈地看着邵勋。


邵勋轻轻拍了拍她的脸,然后又轻轻抚摸着她的腰臀,似乎在安慰。


李氏见嫂子没注意,悄悄把脸埋在邵勋怀里。手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敢放在邵勋腰侧。


邵勋又闭上了眼睛。


这时候他才记起已经渡江的那批人,按照奏报上来说,大概只有一二百骑,有点冒失,若不能找到路子及时撤回,全军覆没难以避免。


仆固忠臣是真的莽撞,也幸好他没搜寻到足够的船只,若一口气渡两千骑过江,或许能造成更大的乱子,但没有人配合的话,还是会全军覆没。


那老子岂不是成李克用了?


那厮为了对付朱温,不停地给朱温的对手派遣沙陀骑兵助阵,最多一次数千骑,以至于归途被断后,这几千沙陀骑兵跟着朱瑾南下投靠杨行密。


晦气!回来后得好好教育一番这帮人,打仗不要太莽撞,


郭氏离开汤池后,乘车将旨意送到了宿羽宫碧霄殿,随驾的三省六部及禁军三院官员多在彼处,见状不敢怠慢,以最快速度走完流程,连续派出多批信使,前往各处。


茫茫大雪之中,马蹄声阵阵。


这一去,不知多少人又被卷入了战争之中。


不过,对建邮小朝廷来说可能是不得了的规模,可对大梁朝而言,仅仅只是动员了两个地方的兵员罢了,主力并无几人,


就目前收到的消息来看,敌军十分虚弱,江北各部被分割在一座座孤立的城池内,这就给攻城略地创造了条件。


至于南渡之人,太少了,或许能造成一定的混乱,但仅此而已。


能趁着人心动荡、江北敌军被分割的有利时机,多多夺占地盘,为下一阶段作战提供有利的条件,便是邵勋的战略目标一一因为建邮朝廷拉垮而临时追加的目标。


******


同样是正月十七,晋左卫将军赵胤带着大军抵达金城以南,扎下营垒。


区区几十里,走了好几天才过来,可谓「步步为营」。


地方上的大族非常配合,经常派人告知梁军骑兵动向,虽然多是过时的消息,但让禁军有了准备。


慢就慢点吧,安全要紧。


十六日,建邺那边送来了初九夜溃散后陆续归队的士卒千五百人,并建邺、江乘丁壮二千五百,因此十七日时赵胤已经手握上万兵马、车二千乘。


不过这万余兵里只有百余骑卒,完全不成比例。


大军压境之下,钱凤部千余兵终于退入了金城。


孙松、石稹也带着新募之兵回来了,其实只有百余人,聊胜于无。


如此,步骑共一千九百人,且多为乌合之众,人心惶惶。


好在对面的战斗力也不咋地,可谓菜鸡互啄。


十七日当天,丘孝忠率二百骑出城,冒着敌人的箭矢,不顾伤亡,反复冲杀,大破一股冒失的普兵,斩首三百余级,最终将敌人尽数驱赶到了河南岸一一此河其实原为长江一部分,只不过多年淤塞下来,已经变得非常狭窄,金城所在的沙洲也快与陆地连成一片了。


当丘孝忠率部返回金城后,众人都用看天神的目光看着他们,士气也有所上升。


有些时候,身边有一群勇猛无匹的袍泽,确实可以提振信心。


赵胤则脸色难看。


朝廷催逼甚急,若不尽快拿下金城,则人心易变,后果没人承担得起。但没办法,部队就这个实力,能怎样?


他暗暗叹了口气,指挥军士们沿河布阵,同时尽快打造攻城器械。


河对岸的敌军户体被金城方面收走了,甚至连死伤的马匹都拖走了。


赵胤之前数了数,梁军骑兵大概死了五十人上下,大部分是冲阵时被弓弩杀伤,破入阵中后死伤反倒不大了。


赵胤微微有些后悔。他不该保存实力的,应该一开始就上禁军。


建邺豪族僮仆根本打不了硬仗。远远射箭、发弩是可以的,一近战就完蛋。整整两千人,被两百骑冲垮,战死三百,简直无脸见人。


「将军。」琅琊相诸葛颐从后方走了过来。


「葛公何事?」赵胤没好气地说道。


就是这厮任命石为郎中令,统带王府侍卫,现在好了,人家直接投敌,你若还要脸就该抹脖子,而不是在这里上蹄下跳。


「老夫担来了一万斛稻谷,以供军需。」诸葛颐说道。


「你该看好琅琊国的人。」赵胤阴阳怪气道。


「将军所言甚是。」诸葛颐面不改色道:「其实,贼军突至,又有人叛变,琅琊军民猝不及防,以至于金城沦陷。然城中之人并非尽是丧心病狂之辈,将军只要急攻城池,尽可能杀伤贼兵,待其疲,力不能支之时,城中忠勇之辈起兵响应,复城不难也。」


赵胤一听,脸色稍缓。


道理是没错的。


琅琊国吃亏在处于过年状态,王国军没来得及征发,郎中令又是贼人内应,故致丢失金城。但城中好几百户人家呢,难道个个都降邵了?显然不可能。


「是得急攻。」赵胤点头道:「南边义兴周氏可能叛乱了,丹阳陶、许、葛、戴诸族已大肆征兵,或许赢面较大,但不能拖延太久。金城这边就要靠我等了。若还有———”」


诸葛颐明白他的意思。


就目前的局面而言,朝廷似乎还是压得住的,但要是再有谁跳出来,可就难说了。


拖得越久,一叛、二叛、三叛乃至四叛、五叛都会接鐘而至。


这是南渡士人与江东土人之间,以及江东士族与新贵土豪之间长期矛盾的积累。其实近些年已慢慢化解一些了,朝中江东土人已占到半数,虽说整体官还不够高,但比起十年前已有所改善,比起二十年前则大为改善。


可惜他们似乎没有更多的时间融合了,邵贼已然打上门。


诸葛颐又看了看金城周围的地势,问道:「赵将军,能否派水师自江中登陆蒲洲津?



赵胤想了想,道:「水师在巡视江面,阻遏敌自瓜步南渡,恐抽不出人手。或许要等到贺、陆、朱等族水陆兵马抵达才行。」


「还要多久?」诸葛颐问道「我亦不知。」赵胤苦笑道。


诸葛颐亦无语。


关键时刻,还是江东士族帮了大忙。若无他们,局势不知道已糜烂到何等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