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75章 用你祖宗的战术打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哈马力丁站在城头,遥望远方的明朝大军,眼睛里充满了愤恨。


建章元年,刚刚继位的黑的儿火者,派遣使节团前去洛阳朝觐天子。


使节团首领,正是哈马力丁。


到达洛阳之后,开始他们还比较老实,但很快就对大明的外交礼仪给搞的不耐烦了。


加上身为蒙古人心中的骄傲,让使节团的很多人,开始故意触犯律法。


最初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大明朝廷的重视,获得一些特权。


这时,其他藩属国的使节团,开始给他们喝彩,各种吹捧蜂拥而至。


他们就飘了,也可以说是被架上高台,下不来了。


于是,所犯过错越来越大。


大明的处置很迅速,一个叫陈景恪的出面,将使节团成员全部抓捕。


最终判决结果是,处死,所有人。


只有哈马力丁作为使节团正使,且没有直接参与犯罪,获得了赦免。


但也被当众抽了二十鞭。


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违背大明的外交法则。


作为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哈马力丁自然视之为奇耻大辱。


回到察合台汗国,没少说大明的坏话。


只是黑的儿火者也不是昏庸之君,并不相信他的话,依然试图和大明保持良好关系。


并且为往来丝绸之路的商旅,提供方便。


说白了,他想左右逢源。


一边讨好帖木儿,一边和大明交好。


哈马力丁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本身也是蒙古贵族,背后有不小的势力。


加上因为出使受辱的事情,成了坚定的亲帖木儿党,并获得了同样请今天帖木儿的人的支持。


然后他利用这些力量,获得了西州的治理权。


就是因为这里离大明最近,他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制造麻烦。


这些年没少明里暗里使绊子,阻挠丝绸之路的正常运转。


甚至还出动小股骑兵,劫掠过河西边境。


这次听说朱棡要出兵西域,他非但没有害怕,反而非常的兴奋。


“明军初来士气正盛,我们当避其锋芒。”


“朱棡四万大军,所携带的后勤物资最多支撑一个月。”


“且他们远道而来,并未携带攻城器械……”


“我们只需坚壁清野据城而守,一个月后明军将不战而溃。”


“到时我们就可不费吹灰之力,全歼这支明军。”


“失去了朱棡和这四万主力,大明河西会陷入空虚状态。”


“我们未尝没有机会夺取此地。”


就算守不住,劫掠一番也是大赚特赚。


如果真能从河西抢十余万百姓回来,那他就能成为西州之主。


黑的儿火者都得让他三分。


这个计划,自然得到了一众部下的认同。


他的分析确实很有道理,而且据城而守也符合大家的想法。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没人愿意和朱棡这样的名将正面对抗。


哈马力丁这个主将提议,坚壁清野据城而守,正合他们心意。


也有部下提出质疑:“畏兀儿人与朱棡多有联系,如若他们支援粮草该当如何?”


哈马力丁冷笑道:“我自然会防着这一手……”


“通知所有畏兀儿人,一个月内全部迁入吐鲁番、火州二城。”


“不愿意迁入者,就取其牛羊粮食,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那部下更是反对道:“如此一来,岂不是逼迫畏兀儿人投靠大明吗?”


哈马力丁说道:“就是要让他们投靠朱棡,我倒要看看,朱棡肯不肯将军粮让给这些畏兀儿饥民。”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哈马力丁派人将吐鲁番、火州二城周围的百姓,强行迁徙到城内。


不愿意走的,就是一番杀伐劫掠。


不只是畏兀儿人,生活在这里的其他族群,也碰到了同样的遭遇。


结果就是,有大约七万多百姓,被迁徙到两座城池。


四万多人四散而逃。


还有两三万人,不是死了就是失踪了。


随后,哈马力丁强迫各部族青壮,将两城方圆数十里的树木全部砍伐焚毁。


并加固了城池。


考虑到这里缺水,没有护城河,他在城池外围挖了多道壕沟。


壕沟后面就是三尺多高的矮墙,他的部下可以站在壕沟后面,对攻城的明军发动攻击。


一道壕沟失守,就退守到第二道壕沟。


每一道壕沟,都是绞肉机,需要用人命去填。


当然,哈马力丁也没指望这些壕沟,真的能起决定性作用。


他的真实目的,是拖延时间。


等朱棡粮草耗尽,还不是任他宰割。


当朱棡大军到达火州城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武装到牙齿的城池。


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城防体系,朱棡不禁赞道:


“这个哈马力丁,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这城修的和刺猬一般。”


徐美纵马来到他身侧,说道:


“放在以前,这城池不死几千上万人,是攻不下来的。”


“就算攻下来,咱们的粮草也应该已经耗尽了。”


他是大明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将领,平民出身,全靠天赋的那种。


深得朱棡的信任,不但提拔重用,还强迫他读了不少书。


也因此,他对晋王府可谓是忠心耿耿。


这次出兵,朱棡将他也带过来了。


朱棡放下望远镜,说道:“但可惜,他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


之后,他命徐美率领一万两千人,去往吐鲁番城。


“相机攻城,若无机会也无需强攻,只要堵住四门不让城内敌军逃出便可。”


城头上,见到朱棡竟然选择分兵,哈马力丁大笑道:


“朱棡枉为名将,连十则围之的道理都不懂。”


“本来他兵就不足,竟还敢分兵,真是不知死活。”


他的一众部下也非常的高兴。


这本来也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分两座城防守,如果明军同时进攻两座城,那就要分兵。


力量分散,最后一座城也打不下来。


如果他将主力放在其中一座城,那么另一座城的人就可以寻找机会,对明军进行骚扰。


朱棡选择分兵,是他们设想中最好的结果。


没想到还真的出现了。


一时间,众人是信心暴增。


朱棡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就算知道了也懒得管。


他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命部下绕城安营扎寨,轮番休息恢复体力。


在后勤部队,一群工匠也正用收集来的木料,制作器械。


朱棡要他们制作的器械很简单,投石机。


这是经过陈景恪改造的那种,更加轻便,射程也更远。


他也没打算多造,弄个二三十台就足够了。


这些木料,多是从当地百姓的房屋上拆卸下来的。


还有一部分,是从数十里外运送过来的。


倒不是哈马力丁坚壁清野不够彻底,出现了疏漏之类的。


而是这些残余木料,真要打造攻城器械,数量也非常有限。


交战过程中,有的是办法破坏掉。


只要让朱棡没办法制作大批的攻城器械就行。


但正如朱棡所说,他不知道时代变了,很多战术战法也变了。


否则,朱棡也不敢采用这么冒险的战术。


朱棡这次出征,是无后勤作战。


没办法,后勤是历朝历代攻略西域最难的地方。


汉唐之所以能经略西域,是有沿途的部落,为其提供军需粮草。


各种协从军的人数,甚至是汉军唐军的数倍。


等大军在西域站住脚,就自己屯田,就地解决粮草问题。


但从宋朝开始,西域汉人力量逐渐衰弱,到了元朝几乎绝迹。


明军的补给线,最多也就能到达敦煌。


可是敦煌离西州,还有一千五百里距离。


这一千五百里,明军无法获得任何补给。


从大明运送补给?


别开玩笑了,财政负担不起的。


超过千里距离,运送的粮食九成就要消耗在路上。


大明再厚的家底,也扛不住这种消耗。


况且,这一千五百里的运输线,就是最大的弱点。


别人随时都能掐断。


霍去病在军事史上地位为啥那么高?


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做到了无后方作战。


还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


他的战绩,在历史上也没有人能复制。


原本历史上,明朝的力量无法真正进入西域,就是这个原因。


还有个原因,则是北元和瓦剌始终威胁着北部边疆安全。


言归正传。


朱棡这次出兵,就属于典型的无后方作战。


在随军携带的粮草吃完之前,必须拿下一块根据地,也就是西州。


否则都不用打,自己就崩溃了。


这也是哈马力丁选择坚壁清野的原因。


朱棡自然不是莽撞的人,虽然这次出兵,确实非常的冒险。


可他也是有极大把握的。


一部分信心来自于本地族群,对察合台汗国宗教迫害的反抗。


大明的军队只要能击败察合台大军,就能迅速获得当地民心,从这里获得补充。


一部分信心,正是来自于科技的进步。


也是哈马力丁等人的知识盲区。


这次,朱棡就是要利用科技,给哈马力丁一个深刻的教训。


工匠们连天加夜的忙碌,第二天一大早,二十四台投石车被造出。


为了保护操作人员,投石车前面还加装了木板,可以防弓弩射击。


之后,大军开始调动,朱棡派出五千人先锋,护着投石车慢慢向阵地行去。


在先锋的后面,是三千扛着麻袋的青壮。


他们的任务,是负责将面前的壕沟,填出一条供人通行的道路。


城头之上,听着战鼓的声音,看着明军诡异的行动,哈马力丁非常的疑惑:


“那是什么东西?”


一名部下不确定的道:“好像是投石机?”


哈马力丁怒道:“不要好像,去查看。”


于是,传令兵马上跑下城墙,去壕沟前的阵地里询问。


很快就带回一个答案:“是投石车。”


这更让哈马力丁疑惑了:“投石车?他们不会是想把投石车推倒壕沟边,向城墙上发射石头吧?”


“哈哈……”一众人发出嘲讽的笑声。


且不说他们在每道壕沟后面,都安排了防守人员,这些人是可以主动出击捣毁投石车的。


就算明军防备森严,无法捣毁。


你投石车也没那么远的射程好吧。


很快,双方进入交战距离。


察合台军从壕沟后面的矮墙下放箭,明军先锋则举起盾牌抵挡,然后冒着箭雨缓慢前进。


投石车在壕沟二十丈处停下,一群身着特殊服饰的士兵,开始有条不紊的操作。


这群士兵身穿布衣,没有携带任何武器,而胸前则写着一个大大的火子。


这更是让哈马力丁等人不解,这是想干啥?


一名部下说道:“他们不会是想用投石车,砸矮墙后面的守军吧?”


哈马力丁忍俊不禁的道:“嗯……二十三台投石机,看起来确实挺吓人的。”


“哈哈……”再次大笑起来,城头响起了快活的声音。


他们确实有理由高兴,就现在这投石车发射频率,除非是集结几百台才有杀伤力。


就这二十三台,也就是能吓吓人了。


这些人越想越高兴,笑声难免就有点大,以至于朱棡都隐约听到了。


他疑惑的朝城头看去,似乎有笑声?


应该是听错了吧,这种大战时刻,谁能笑的出来。


更何况这么远的距离,声音也很难传过来。


然后他也没多想,见投石车进入预定位置,就说道:


“传令,发起进攻。”


接到命令的火衣将士,将石头放入投石机,进行了几轮发射。


正如哈马力丁等人所想,稀稀拉拉的石头,确实没有什么杀伤力。


除了一个倒霉蛋没砸死,其他人连衣角都没伤到。


然而他们却没发现,投石机的落点,离矮墙越来越近。


发射了四轮之后,石头终于停下。


这让守城的人更是高兴,发出的嘲笑声,隔着大营都听到了。


明军则愤怒不已。


朱棡看了看身后愤怒不已的将士,却笑道:


“很好,今晚我们就可以在城内睡觉了。”


——


就在察合台守军认为,明军应该失望撤退的时候,又一轮黑点砸了过来。


然而等‘黑点’落地,他们却发现并不是石头,而是一个个的黑色铁疙瘩。


上面还有一根奇怪的绳子,正在冒着焰火。


然后……


“轰……轰……轰……”


接连二十三声巨响传来,瞬间压倒了所有嘈杂的声音。


“火药。”


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


此时火药已经名传天下,不知道的很少。


可是知道火药具体用法的人却并不多。


很显然,哈马力丁以及他的部下,对这方面了解的都不是很清楚。


当爆炸声响起之后,以至于哈马力丁问出了一个略显愚蠢的:


“投石机也能发射火炮?”


一名手下观察良久,给出了一个答案:


“好像……他们发射的是震天雷。”


众人皆骇然失色。


二十三块石头,对战场影响微乎其微。


可二十三个震天雷,还是改良后的震天雷,集中投放到一个点,杀伤力是非常强大的。


躲在矮墙后面的守军,被清空了一大片。


大多都是被飞溅的碎片杀死的,少数是被震死的。


眼见防守出现漏洞,那三千扛着口袋的壮汉狂奔而至,将一代代沙土倒入壕沟。


守军将领反应过来之后,马上命人过来接防。


然而,等他们人过来,明军投石机下一轮也已经准备好。


又一轮齐射,刚刚过来接替防守的士兵,大部分被杀死。


如此几次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来送死。


城墙上的哈马力丁大惊失色,拼命叫喊着让人去防守。


还有人提出建议,派兵主动出击,将那些投石机摧毁。


然而……用来阻碍明军脚步的壕沟,却反过来挡住了他们自己的脚步。


勉强冲过去几百号人,则被守卫给击杀,根本无法靠近投石车。


守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明军将壕沟填出一条通道。


朱棡看着已经陷入慌乱的守军,不禁摇头。


哈马力丁虽然是蒙古人,却一点都不了解蒙古历史。


但凡他了解过蒙古西征,就应该知道,当年他的祖先曾在某条河畔。


隔着河用投石机发射震天雷,将数倍于己的极西列国联军,炸的军心大乱。


为后续的骑兵收割创造了时机。


现在的情况,和当年何其相似。


只不过,那时候是隔着一条河,现在隔着的是一道道壕沟而已。


当然,如果哈马力丁知道这些事情,并做出相对应的防范。


朱棡也不会采用这个战术就是了。


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


不外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罢了。


“可惜,哈马力丁终究算不上什么名将,只懂得模仿兵书,不通变化之道。”


壕沟被攻破,接着就是矮墙争夺战……


明军士气正盛,再加上之前被嘲笑的怒气,一个个不要命一般往前冲杀。


与之相对应的,察合台守军士气低落,很快就被杀的败退。


如果不是哈马力丁反应快,及时下令砍断了连接第二道壕沟的天桥。


明军就衔尾追过去了。


不过影响已经不大。


接下来只需要复制刚才的战术就可以了。


集中投石机,用新式震天雷炸出防守缺口,随后大军掩杀。


到了中午的时候,四道被哈马力丁视为绞肉机的防线,就已经全部被明军夺取。


守军士气低落,就连哈马力丁都慌了。


他设想了无数局面,独独没想过这种。


自己花费那么多精力打造的防线,竟然一天都没能坚持。


不过他依然没有放弃:


“我们还有城墙,他们没有攻城器械,摸不到城头的……”


话音未落“轰”的震天巨响传来,他举目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段城墙犹如纸糊的一般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