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97章 血债血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禄国实质上就是个部落联盟,他们没有统一的语言、法律、行政机构、军事机构等等。


纯粹是因为大家都信奉伊教,就联合在一起对外声称建国了。


实际上,内部依然是各过各的。


其中实力最强的三家分别为东王、西王、峒王,国家大部分权力也都掌握在这三家手中。


军国大事往往要三家共同商议。


部落之间起了矛盾,也是找三家调解。


苏禄群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南洋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商业非常的发达。


汉人最喜欢在这种地方聚居,靠着手工业、经商等手段,迅速发展致富。


这种情况,自然引起了土人的嫉妒。


说起来,苏禄三王对大明相当恭谨,一直在化解双方的矛盾。


然而有些东西是堵不住的。


更何况,汉人普遍信奉妈祖,而土人多信奉伊教或者本土的巫蛊教。


信仰上的不同,导致生活习惯存在巨大的差异。


比如汉人对食物基本没有什么忌讳,只要能吃的基本都吃。


而伊教不吃猪肉。


因为猪肉的问题,双方经常发生矛盾。


凡此种种,让双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根本就不是几句话就能化解的。


于是在动荡来临的时候,即便有三王弹压,底下的中小型部落依然行动起来。


当苏禄三王得到消息的时候,脸上一片死灰。


然后他们不约而同的采取了行动。


先是下令,在自己的部落直属区域内,为汉人提供庇护。


然后派出三批使者,一批前往淡马锡岛、一批前往楚国,另一批直接去了洛阳。


做完这些,他们又让一部分家族成员,带着大批钱财货物远去西洋做贸易。


“如果我们能渡过此劫,你们再回来,就当出去跑了一次商。”


“如果……你们就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好好过日子吧。”


那些成员自然知道原因,也没敢废话,立即驾船出海。


一路顺利通过麻六甲海峡,驶入了广阔的远洋。


只是还没等他们松口气,海面上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战舰。


……


苏禄国大乱,正中朱桢下怀。


至于三王的使者……什么使者,本王没有见到。


事发半个月后,他集结全国兵力,以保护汉人的名义进入了苏禄国。


他没有去理会那些小村镇,而是兵分六路直接攻打苏禄国的六大主城。


说是主城,实际上就是比较大的寨子,连围墙都没有。


根本就无法对楚军造成任何阻碍。


当楚军杀来的时候,那些土人竟然没有逃跑。


或许是屠杀汉人百姓,让他们产生了不该有的自信,竟然集结起来试图正面抵抗。


一方武装到牙齿,一方鞋子都没有几双,结果毫无意外。


土人一触而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前方逃跑的溃兵,冲击后方本就不整齐的军阵,然后就是全军大乱。


朱桢用望远镜看着四处奔逃的土人,戏谑的道:


“这些人,个头低矮、皮肤黢黑,跑起来真像猴子啊。”


只不过土人也只是像猴子,身手远没有猴子那么敏捷。


被楚军追上去一顿乱砍,不一会儿就留下了一地尸体。


楚军一路追进城池,逢人便杀见人便砍,跪地求饶的照杀不误。


真正贯彻了朱桢的话,鸡犬不留。


苏禄三王得知楚王来袭,情知大事不妙。


不过他们也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集结部落的力量准备抵抗。


然而,他们依为屏障的军队,在楚军面前不堪一击。


很快他们的城池、王宫沦陷,他们自己成了刀下亡魂。


攻破几大主城之后,朱桢再次下令,以千户为单位进攻所有土人聚集之处。


“把这些黑猴子全都撵进深山老林里去,那才是他们该待的地方。”


楚国的这些军队,是朱桢耗费数年心血打造而成。


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有土人的血,山林作战经验丰富。


自由攻击的命令下达,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放了开手脚。


各自施展本领,对整个苏禄群岛进行了地毯式清理。


残余的汉人百姓,从各个角落出来,激动的欢迎王师。


很多人主动为军队带路,去攻击土人的重要目标,为自己的家人报仇。


不少勇敢的,随手捡起一样趁手的家伙,跟在军队后面就朝土人杀去。


有了本地汉人的引导,楚军的行动更加顺利。


很快苏禄群岛上,就再也见不到五百人以上的土人部落了。


有土人试图驾船逃走,只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四面八方都是大明南洋水师的战舰。


朱桢自然不敢擅自行动,在出兵之前就已经和郭英、傅安沟通好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自然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打算。


不过两人都没有反对此事。


朱桢平日里对他们很是尊重,这个面子必须要给。


为了确保苏禄岛上的事情不传出去,郭英还借着拉练的名义,派出一支舰队帮他封锁苏禄群岛。


——


时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三个月后,南洋的动乱基本接近了尾声。


淡马锡、楚国等大明控制的区域,聚集了十余万难民。


他们都是侥幸逃过一劫,然后通过种种方式逃过来的。


虽然朝廷暂时没有出兵,可傅安等人还是尽力的接收了这些难民,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住宿。


并且趁此机会告诉大家,朝廷不是不想帮助大家,是事发突然来不及做出反应。


从南洋到洛阳,一来一回要几个月时间……


然后还郑重的做出承诺,朝廷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子民,必然会给大家讨回一个公道。


不论难民们信不信这话,此情此景难免也深受感触。


这些对大明向来没有多少认同感的南洋汉人,终于找到了一点对国家和族群的认同感。


看着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的难民,傅安也松了口气。


然后说道:“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武定侯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南洋水师大营,郭英拿起拿出皇帝和五军都督府出具的调兵公文,在日期那一栏填上了六月二十二这个日子。


甚至还有心情还对比了一下上面的字迹,发现没有什么问题,才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他脸色一凝,下令擂鼓聚将。


事实上,朝廷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布局南洋计划。


且已经预感到今年会发生大变故,又怎么可能会不提前给郭英授权。


他所谓的要请示,有两个目的。


其一,自然是合理的拖延出兵时间。


其二,是为了演戏,以此证明朝廷事先不知道此事。


整个南洋,知道这个计划的不超过五指之数。


至少这个计划,是不能写在史书上的。


史书上只会记载,南洋土人屠杀汉人百姓,大明为子民讨回公道愤而灭南洋诸国。


后人也只会看到大明正义的一面。


这份公文,也是早就写好了的,一直被郭英带在身边。


只不过把日期给空出来了。


他觉得时机成熟,把日期填上就可以直接出兵了。


等将来回京复命的时候,再把洛阳留底的那一份日期填上,堪称天衣无缝。


等诸将到齐,他拿出墨迹未干的公文,使劲挥舞了几下,说道:


“皇上诏令已到。”


早就等的心急的诸将,目光瞬间变得炽烈起来。


“陛下得知南洋乱局大为痛心,令我等为大明无辜子民讨回公道。”


简单的两句话,就让诸将激动不已,对皇帝更多了几分忠诚:


“陛下圣明。”


郭英怒喝道:“传我命令,全军出击,血洗南洋。”


诸将:“血洗南洋……血洗南洋……”


南洋水师十万大军高呼‘血洗南洋’,倾巢而出向着南洋诸国杀去。


出兵的同时,郭英也不忘给淡马锡传了一个消息。


早就等不及的傅安,也从房子最隐秘处拿出了一份公文,在上面填上了日期。


然后召集岛上所有力量,宣告了朝廷的旨意。


“一日为大明之民,终生为大明之民……”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害我大明子民者,必让其血债血偿。”


早就愤怒不已的官民,顿时发出了怒吼,血债血偿。


然后,淡马锡总督衙门的兵器库被打开,平日里维护治安的差役,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


随后,傅安又给镇守麻六甲的水师下达命令,出击。


总督府是有兵权的,甚至拥有先斩后奏,与敌国交战的权力。


只不过淡马锡比较特殊,朝廷有意限制了他们这一块的权力。


现在时机到了,限制暂时被解除。


平时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总督府,在极短的时间就拉出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


按照和郭英的约定,出兵攻打满剌加(麻六甲)和苏门答腊两国。


淡马锡岛上的难民听到这个消息,放下了心中最后一点怀疑。


朝廷是真的还记得他们。


于是,大明万岁、吾皇万岁的声音不停的响起。


不过很快,这些声音就变成了血债血偿。


难民中间的许多青壮被鼓舞,站出来表示要亲手复仇。


正缺人手的傅安自然满口答应,不过并没有让他们去攻坚,而是单独编在一起,负责最后的扫尾工作。


——


耿子茂作为南洋水师大将,单独统帅一军,负责攻打婆罗国。


等他的舰队到达,发现岛上依然混乱不堪。


了解过后才知道,劫掠过汉人之后,各个部落为了瓜分这些财富发生了内讧。


以至于他们都未能发现大明军队的到来。


耿子茂可没有客气,立即下令军队登陆。


一队队明军有条不紊的在码头列队,并分配任务。


看着杂乱的城镇,以及地上的汉人尸体。


这些尸体大多已经腐烂,但依稀能看出死的很惨。


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上,布满了伤口。


很多女性尸体都赤裸裸的,生前遭遇了什么可想而知。


看到这一切,将士们的眼睛都红了。


他们并不知道,眼前这场灾难是朝廷策划的结果。


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同族在这里遭受了异族的劫掠屠杀。


接受过思想教育的他们,对国家和族群观念的认识非常深刻。


所以,此时见到这种惨剧,也就更加的愤怒。


随着耿子茂一声令下,愤怒的大军开始了毫不留情的杀戮。


郭英的命令是,鸡犬不留。


即便是刚出生的幼儿,都不能放过。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这条命令太残忍了,可现在没有人再质疑。


无数衣着简陋,还有不少裹着自汉人家中抄来的精美衣物的土人,死在了明军的刀枪之下。


地上洒满了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却丝毫没有引起明军的兴趣。


此时此刻,大家眼中只有土人,以及他们项上的头颅。


哀嚎声再次笼罩整个岛屿,只不过这次角色互换了。


王婉蓉藏身于一处密林的水洼里,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和毒虫的叮咬。


当日她忍痛砸断自己的左手,逃离了那座别院。


出来后她终于确认,土人作乱了,正在屠杀汉人。


她远远的看了一眼,昔日的吴家大院已经变成火海。


这让她非常的兴奋,吴家终于遭报应了。


之后,她趁着夜色逃出城,躲进了林子里。


她知道动乱的时候一个孤身女人是多么危险,所以也不敢和其他人扎堆,一个人躲躲藏藏熬到了今天。


很快断掉的左手因为没能得到医治,发炎溃脓。


身体也起了高热,让她的意识日渐昏沉。


她知道自己要死了,但很不甘心。


不是怕死,而是未能将吴家的罪行公之于众。


只是当前局面,她什么都做不了。


只能找来几种疑似草药的东西,也不知道有没有毒,更不知道能不能治疗伤口。


用嘴嚼碎涂在了伤口上。


也许是运气好,草药起了作用,也许是她的意志战胜了病痛。


慢慢的体温降下来了,伤口也开始愈合。


如此不知不觉三个月多过去,她活了下来,代价就是已经没有了人形。


远处看到她,只会认为她是人形野兽。


正是靠着这个伪装,她躲过了好几次土人的追杀。


这天她正小心翼翼的寻找食物,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嘈杂的声音。


听声音是土人发出的。


她以为是土人又来搜索汉人,吓的连忙躲起来。


但很快发就发现情况不对,这些土人怎么看起来像是在逃命的样子?


谁在追杀他们吗?


她知道土人起了内讧,一开始还以为是土人自相残杀。


可还是很快她就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后面追杀土人的军队,衣服好熟悉。


明军?明军,是明军。


明军来为我们报仇了?


这一刻,王婉蓉积累了数月的情绪终于爆发,忍不住放声大哭。


边哭边大声高呼:“军爷,土人往那边跑了,快杀。”


“杀,杀,杀光这些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