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八十七章倭奴真的有金山银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隔壁。


朱元璋听到这,忍不住赞许点头。


朱樉的提出的问题,正是他没有发表意见的原因。


若是有取之不尽的钱粮。


打仗就不难了,让傻子来都行。


可战事一开,民心动荡,朝野惶惶,多方的关系平衡不好,定然要闹出大乱子。


酣畅大胜,还远远不够,没有战利品,肯定不行。


就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隔壁林澈磁性声音悠然响起,把他从思绪中拉回到现实。


“不错。”


“你能联系到这些东西,说明还是有所进步。”


林澈伸了个懒腰,不紧不慢说道:


“回到最初的话题,平四海八荒,资源均衡。”


“从别国的手中,取来更多资源,用以强化自身,这是大明的战略大方向!”


“现阶段,大明缺钱,连你都知道。”


“明确了目标,一切就好办了!”


“你别看倭岛巴掌大的地方,但却有着无比充沛的金矿银矿,即便放眼四海八荒,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这不正是大明所缺的资源吗?”


一语落地,鸦雀无声。


死一般的寂静。


不光是这边的朱樉坐不住了,就连一向泰山崩于前面而不改色的朱元璋,也罕见的失态了。


只见他豁的站起来,动作太大,连椅子都崴到了一边,眼神中充满了异彩。


“这!”


“这是真的吗?”


“倭岛不过是弹丸之地,哪里会有那么大的金矿银矿?”


“想我大明如此广袤的土地上,金矿银矿也是屈指可数啊!”


朱标也是艰难的咽了咽口水,连握笔的手都忍不住颤抖。


无论是印象中,还在相关史料上。


关于倭岛的描写,就一个字穷,穷的叮当响,穷的靠华夏来养活,穷的都当了倭寇,靠抢劫过日子。


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史料记载,倭国的国王金印,还是东汉光武帝所赐的。


授意金印,赐以倭名!


连地大物博的华夏大地上都缺金少银。


前元奔逃漠北时,带走了中原大量金银铜钱。


以致大明开朝以来一度陷入‘钱荒’,许多事情都停滞在那里,无法开动。


可是。


一个小小的倭岛…难道真的有如此雄厚金矿银矿?


父子二人,面面相觑。


震撼到无以复加,更是觉得天方夜谭。


想要相信,不敢相信!


……


另一边。


“林先生!”


朱樉精神为之一振,豁然站起身。


一把抓住林澈的胳膊,激动说道:


“您…您不是在逗我吧…”


“这倭岛上真的有金矿银矿…”


“您没有骗我吧?小小倭岛哪来这么多的金银矿?”


“如果倭国真的有这么多金银矿,史料上怎么没有一点记载,先生又是怎么知道这些情况的?”


“这太不可思议了?”


“莫非…先生去过倭国?”


“还是先生您掐指算的?”


面对朱樉连番发问,林澈淡然一笑,朝对方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这才说道:


“这倭国我还真没去过?”


“啊?您没去过,那就是先生掐指算的?”


林澈伸出筷子在朱樉的头上来了一下,笑骂道:


“臭小子,咱没伱想象的那么邪乎。”


“有些东西史料上有记载,可惜…”


“可惜一些至关重要的细节,却被世人所忽略了,没人将这些细节放在心上。”


“刻板印象,根深蒂固,造成了思维的惯性…”


“总是以为倭国是鸟不拉屎的小岛国,根本就没有什么资源可言,须不知再小的地方,也会有资源,甚至这些资源大到让人吃惊。”


听到这里,朱樉强忍着激动,可是在给林澈倒酒时,手还是忍不住颤抖,将酒洒在桌子上。


“其实,我们打开史书,不难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林澈端起斟满酒的酒盏,一饮而尽。


说实在的古代这些酿造的酒,度数都很低,就跟前一世的米酒一样。


林澈前一世本来酒量就可以,再喝这种低度酒,感觉跟饮水差不多。


喝完酒,将酒盏放在桌上,继续说道:


“倭国是一个敬畏强者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很现实,谁强他就学谁。”


“盛唐时期,倭寇就曾率大军入侵我华夏,结果被大唐屠戮殆尽!”


“由此,倭国看似变成了一条断了脊梁的狗,乖乖的趴在华夏身边好几百年。”


“几百年来,倭国一直是华夏的藩属国,断断续续的向华夏进贡,身在在混乱的五代十国期间,也依旧努力与华夏保持着,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的主仆关系。”


说到这里。


朱樉想到大学堂的大儒们教他的一些历史知识。


大唐时期,倭国试图入侵华夏,发动了一次白江口之战。


结果,四万倭寇大军一千多艘战舰,被唐军一万三千人,一百七十艘战舰,打的溃不成军。


从此倭国就跪的很彻底,各种遣唐使往华夏派。


哪怕是大唐灭亡,五代十国中华乱了上百年。


面对大宋这种窝囊朝廷,倭国还是一个劲的派遣宋使。


贵族之女还漂洋过海,寻找高大健壮的宋人,自荐枕席,花重金求渡优良的华夏之种。


显然,几百年前的惨败,对倭国来说,太过于刻骨铭心了。


以至于前元征服倭岛大败,才让他们再次生出觊觎天朝的野心。


“当时的倭国确算得上一条好狗…”


林澈摆正身子,神色严肃说道:


“几百年间,倭奴无数次来华夏学习,学习文化,学习技术,学习治理等等。”


“期间的一切花费,都是以金子来结算的。”


林澈看了眼目瞪口呆的朱樉,强调道:


“你别这样看着我,你没听错。”


“他们结算的钱币,不是银子,更不是铜钱,而是金子,就是华夏大地最珍贵的金子。”


“当时来访的遣唐使、遣宋使,来到咱华夏土地,就是一群待宰的大肥猪。”


“虽说那个时候的大唐大宋的物价不高,但是你想学唐宋人吃饭的手艺,不出血,是不可能的!”


“从古至今,金银都是硬通货,这是毋庸置疑的!”


“简单好用,无论什么朝代都一样。”


“我说的这些东西,你仔细翻翻史书,或者留存的地方志,里面隐隐约约都有些记载。”


“这些不是我瞎编的,更不是我掐指算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