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 第六百一十九章 我本站如喽啰(求订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子业是真的慌张啊,一个张利民教授,就让方子业觉得难以正面相对。


更何况,坐在会议厅的,是来自医学各个专科或领域内的多个院士大佬——


马俊,郝希山、丁建、张利民、唐杰、毕东、卫于泉院士!


谷元东老教授和裘正华老教授二人,对方子业提携颇多,也让方子业意识到了,这种大佬的视野和眼界,包括处事能力,都远高于现在的自己。


再加上这一次会议的特殊性质,方子业要说不慌张是不可能的,而现在又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谢珩拱了起来,好像不说话也不行。


方子业就从简而说:“目前,对于骨科肿瘤的化疗,我们小团队只是有了一些借鉴的思路,就是以微型循环仪在慢性骨髓炎多发感染中,采用了截断循环的办法,化整为零……”


“利用这种方法,在临床中已经治愈过几例骨髓炎多发感染、全身转移的终末性患者。”


“所以我们团队就大胆地猜测,微型循环仪可能会对骨科的肿瘤治疗有效。”


一石激起千层浪。


方子业看到了谢珩面带微妙的笑意,张利民教授等人也是回转过身子,目光在方子业的全身上下扫量,目光极为复杂,很多人都是欲言又止。


毕竟,刚刚大家都才表态了,目前华国在肿瘤的基础科研方面,还处于是初级阶段,一些理论,先要依靠去完善,才有可能往治疗的方向精进,这需要时间……


然而,方子业却‘突然’跳出来说,骨科肿瘤已经不服其他肿瘤管了,可以自成一脉。


也不能说是‘突然’,谢珩知道这些事情,代表坐在台上的另外几位‘领导’也知道,只是并没有正式的官宣、成新闻发布。


听到方子业说完了之后,张利民还是决定谨慎开口:“方教授,你们课题组所说的课题,究竟是一种方向,还是正在进行动物试验了?”


“这种理论是你们课题组内的猜测,还是已经形成了相对闭环的理论呢?”


“这种治疗方案,是不是的的确确地可以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中,这些问题,都有仔细地讨论过,印证过吗?”


张利民有些像抬杠,实则是在保护方子业,让方子业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不要无的放矢,更不能随便大吹大擂。


特别是这种,其他团队根本不敢搭话的环境下,你突然冒出来说你可以解决一个专科的肿瘤,这样会显得其他人很没有面子。


同样的,一旦真的坐实你接下了相关的任务,最后却没有办法完成,或者说给不出一个让人信服的交待,那可玩笑开得有点大。


谢珩听到张利民教授讲完话,便道:“方教授,不如这样吧,你就相对比较详细地再给在座的专家,仔细地讲一讲骨科的肿瘤和微型循环仪的相应原理,让他们也帮着审一审这个课题方向的可行性。”


谢珩也没有故意拱火,而是比较客观地将说话的权力,暂时转交给了方子业。


方子业再次组织了语言,没有回谢珩的话,在大概半分钟后,才开始回张利民教授的话题,轻轻鞠了一躬;“张教授果然是专业的老师,一下就点评到了关键点。”


“目前,我们的课题方向,只是经过了内部的探讨,最大程度上,也就是在专科的学术会议上,被我们骨肿瘤专科的老师认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是否可以成功,还是要等数据说话,现在我只能说我们团队很期待它能够成功有效地应用于骨科的肿瘤,这只是一种希望……”


方子业比较谨慎,但没有太过于谦虚。


不是方子业想要出风头,而是自己真正看到了希望的课题,就不能对它不负责。


“微型循环仪原来是你带队改良,将其从全身循环仪中脱颖而出啊?可在我的印象中?”


“微型循环仪目前多适用于急救,怎么还又挪用进了骨科的肿瘤呢?”


“它怎么用于骨科的肿瘤呢?”说话的是唐杰院士,他是胸外科专家,长期致力于肺癌和食管癌的诊治研究。


微型循环仪这一款比较新的国产器械,他自是非常清楚的,因为前一段时间,还有公司特意咨询过他,有没有机会改良出肺部循环仪,使得肺移植的假体转运时间可以延长?


唐杰并没有答应这方面的研究,但也知道很多人产生这样的思路和想法,就是借鉴了四肢微型循环仪的成功改良,且这个器械对断肢的保存有极大的助益。


在座的专家,学术水平都很高,基础科研领域都精进得比较深入,但他们毕竟不是骨肿瘤专科的人,甚至都没有骨科的人。


骨科的肿瘤治疗,在整个肿瘤领域中,处于是“小孩”阶段,这个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全国非常重要的肿瘤学相关会议,基本没有骨科的人参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骨科没有内科,因此就没有特别多的人,对骨科的基础原理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认知也少。


方子业听了,便又只能是从微型循环仪的运行原理出发,将微型循环仪在慢性骨髓炎中的‘化整为零’的概念,以及将高位肢体截断术的原理,都重新说了一遍。


而后总结道:“根据我们课题组和我的老师团队目前的在研数据显示,微型循环仪可以成功离断的循环截面,大概分以下几个部位。”


“髋关节、大腿中段、膝关节、小腿中段、踝关节处。”


“类比这些解剖结构,我们上肢也是有相对应的节段。”


“因此,在化疗的过程中,我们如果可以将这些节段的远端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那么位于这些地方的肿瘤,就相当于相对脱离了人体的循环。”


“我们的微型循环仪是载入了透析装置的,每次循环之后,化疗药物可以被自行代谢与吸收……”


“因此,我们团队就大胆地猜测,我们骨科的肿瘤化疗,是可以不经过人体脏器器官代谢,无关的器官,是可以不经历化疗药物的作用的。”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化疗的副作用……”


“因为目前的化疗方案的药物剂量和类型的使用,是基于药物的副作用而限定剂量和种类,但根据这样的转换之后,我们骨科的肿瘤化疗,其实可应用的化疗药物会相对扩宽。”


“且药物剂量也会数倍于目前的化疗药物……”


静!


安静!


静止。


落针可闻。


方子业有注意到很多人,不管是头发苍白、麻白、乌黑,都是嘴巴微张的状态。


表情凝固、错愕、不可思议,有些蛋疼……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这个是众人目前唯一的心态。


不是?你们骨科?


你们骨科?


你们骨科是真的贱人呐……


本来就是名不见经传,科研深度也不深,现在倒好,你们走的路子就完全不是国际化肿瘤科研的常规路子,直接就弯道将方向开到了‘北极’去了是吧?


别人更大程度上,都是在研发肿瘤相关特异性的靶向治疗,相当于是专病专治药物。


你们骨科倒好,直接将骨科的节段从人体中抽离,那你让其他专科的肿瘤怎么办呐?


都没办法借鉴,以后就真的各成一体,各自行进的方向完全不同是么?


而且,这些东西,听起来还有一定的道理。


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个人鼓掌,甚至大家的呼吸都变得很平静。


这是高素质大佬们的个人修养。


可方子业却觉得,有时候身边坐着的都是高素质的大佬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们不会给你反馈,不会给你任何反应,你都不知道你该不该继续说下去。


不过,方子业还是说了:“当前,我们团队对微型循环仪的临床应用,仅用于多发感染的治疗,将多发感染各自化整为零后,可以快速地控制住感染。”


“抗生素与感染的治疗关系,其实类比起化疗药物对肿瘤的作用,也是非常类似的,也是一种比较另类的化疗!”


“不过目前,这一切都还在待研中,所以结果究竟是否可靠,我们团队也只能预测,目前在行动物试验……”


“谢谢各位专家的聆听。”方子业见到大家的反应都不太对,便也不多废话了,微微躬身后,就暂时结束了自己的讲话。


而听到了方子业说起了结束语,才终于有了几个下意识反应的掌声,但掌声稀稀拉拉。


有人看到其他人没有鼓掌后就停了,也有人听到其他人鼓掌后也开始鼓了起来。


掌声凌乱了十几秒,就彻底静寂。


张利民教授等人依旧没有说话,但谢珩却像是找到了突破口一样,把话题接了过去:“各位专家,其实我们也并非是想为难你们,而是真心地来求教,希望可以通过集思广益,来寻找一种可能性。”


“希望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动性,在各自的领域内,找到一种合适的办法。”


“不管是去仿制药物也好,还是研发热门的靶向治疗药物也罢,或者是像方教授一样,另辟蹊径地找一条可能可行的新治疗方法,也不失为一种可选择性。”


“治疗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肿瘤的治疗也是如此。”


“据我所知,有些肿瘤可以通过单纯的切除治愈,有的肿瘤可以放疗治愈,有些肿瘤通过单纯的化疗即可治愈,还有的肿瘤,则需要辅助放化疗与外科切除相结合。”


“还有一些肿瘤,则是通过介入手术栓塞术,也可以治愈……”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目前,我们国家的医疗药物、器械等,都在被卡着脖子,我们非常理解各位专家承担的责任和遇到的难处。”


“我们既要认识……”当领导的,都很会写‘小作文’,至少在‘宏观’的角度,多多少少都可以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


既要又要,承认目前的难处,认可当前的局面,但是又要什么什么的……


方子业闻言,倒是心情一松。


好在这个谢珩啊,并没有把自己往死里整,并没有一直让自己表现,另类地去打其他人的脸,倒是恰到好处地吸引了一波人的注意力。


比如说,方子业附近坐着的几位教授,就已经开始开小差,直接加方子业的微信了。


而且,还在纸上写了自己的单位、姓名、专业等,方子业也都一一回答。


现在是在开会,可不能扫码之类的,就只能手工搜索。


方子业也不敢托大,觉得在开会就先不加好友,会议不是所有时候都是精华内容,该开小差也得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谢珩终于道:“我们医疗行业,每个疾病的患者都挺多,都与我们国民的生命、健康、财产息息相关。”


“国家对此很重视,不过也要认识到我们国家医疗行业的定位,所以不会强派任务,但国家一直都在支持我们国家的医疗行业转型。”


“华国目前在医疗行业,依旧是全世界的手工国。”


“何谓手工国呢?就是只做事,但是做事的原料,治疗的器械、药物等,多依托于进口,而没有我们自己的专利品,这需要慢慢发展。”


“国家在这方面一直都是有专项资金扶持的,所以,如果各位专家有比较好的研发方向,一定不要担心有经费支撑不足的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直都存在这样的专项资金,希望大家可以群策群力,至少往自主专利,从手工制造往高端产品出口迈出第一步。”


“今天上午的会议,就先到这里为止,我希望,下午的会议,我的这些话,可以抛砖引玉地得到一些好的点子……”


“会议到此结束,辛苦各位专家了。”谢珩快速地宣布上午场次的‘扯蛋’和大局观的讨论结束了,只等以后的具体事务的探讨。


车轱辘话说再多都没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科研,都不是单纯靠车轱辘话顶起来的。


好比华国的高铁,难道是靠说话说起来的么?


谢珩等人还没走,张利民就直接站了起来:“方子业教授,你等一下。”


方子业都才开始收拾笔记本,还没站起来打算走呢。


抬起了头。


不过左顾右盼后,却是发现张利民教授的话,刚好止住了几位靠自己稍微有点远,但之前又没来得及接触的教授们的肢体动作。


然而,他们的目光,却不是令行禁止,而是在审视,你这个新晋院士的话,我到底要不要听?


张利民教授是新晋院士,你要说他的科研积累比其他人高了一个层次吗?形成了数量级的差距?


不好意思,那不是的,所以我还得评估一下到底要不要得罪你。


不过,终究是院士的头衔好用,大家就没有说话。


毕竟,会议开始之前,很多人也看到了张利民教授与方子业教授二人私聊过。


证明两人有一定的私交。


别人的私交你也管的话,那就有点送菜给张利民的意思了,你不是找怼么?


“张老师你好!~”方子业加快了闭合笔记本的速度。


方子业看向张利民时,发现也不是所有人都往自己方向靠近,如果方子业没认错的话,跟着张利民而来的是卫于泉院士。


卫于泉院士,方子业记忆深刻,59年生人,04年获评国家科学院院士,相当于他45岁就走到了这一步!


还有一人,则是华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明。


这都是大佬级人物。


“张老师,詹老师、卫老师……”三人靠近后,方子业赶紧躬身作礼。


实话实说,方子业来这里本来是当混子的,从没有想到自己可能坐在C位,而且来之前,陈宋老院长说了,不要出风头不要出风头。


可是没办法啊,那个叫谢珩的人,就是要自己‘出风头’,直接点名了,方子业也不能什么都不说啊。


那不就正好坐实了自己来这里参会,就完全没水平么?


方子业还想着点射……


“方教授很年轻啊?”一口很浓的川普刺入耳朵里,正是卫于泉教授的声音。


他戴着眼镜,身材微微胖,头发很黑,粗眉平眼,眼神犀利,嘴唇很厚,但整个人看起来正气凌然。


“卫老师,谢谢您的夸奖。”方子业重新笑得如眉角美容过后。


张利民笑着说:“卫老师您和詹老师猜一猜,小方今年多少岁?”


“三十七?”卫于泉尽量把方子业猜测得年轻一些,毕竟方子业长得是挺年轻的。


“减个七八岁!”张利民也没办法完全确定,他也不知道方子业的生日过没过,是不是到了三十。


听到这话,二八左分,身材板正,面带笑意的詹启明教授的脸皮都僵硬了!


“咳咳!~”他鼻粱很宽,双眼的形状特殊,属于是下钓鱼眼,整个人看起来是非常儒雅的,但此刻却儒雅不起来,有些逗比地张大了嘴巴。


卫于泉教授也好不到哪里去,五官端正的他此刻只能用歪瓜裂枣来形容……


“卫老师,詹老师,这位方教授,其实就是我之前给您二位提过的非本行好友了,方子业,汉市大学附属中南医院的博士。”


“也是不讲武德,要打老头的那个小伙子了。”张利民当时就告状了。


卫于泉教授的脾气比较刚正,听完后,收了表情,伸右手开始在方子业的肩膀上拍拍拍:“那吊子很高啊!~”


吊子很高四个字从卫于泉教授的嘴里说出来,直接让方子业一愣。


这是一位院士说的话还是街上的痞子啊?


不过,院士也是人,吊子高就是我们华国的口头禅,不能说当了院士就不能说你TM的,只是说要尽量地保持自己的风度。


“走走走,吃饭去!~”张利民见方子业石化了,也知道方子业此刻的心理压力。


自己当年在方子业这般年纪时,看到专业内的知名教授都直哆嗦,更何况还是华国国内的科研标杆面前?


“嘿嘿嘿…呵呵呵……”方子业都想得出来自己的表情,很像一条哈巴狗。


本来方子业是不虚的,不过,他上次参加了张利民教授主导的学术会议后,就发现了,这些大佬的思维是很灵活的,只是因为现实的原因,一些想法无法落于实战。


“方教授有女朋友了吗?”


“我们川省的姑娘?”卫于泉在走出会议室门时,问。


方子业赶紧道:“我爱人是俞市的。”


俞市和蓉城的姑娘有异曲同工之妙,卫于泉听到这里,就不再往下说换女朋友的事情了,免得到时候方子业卒,他还得送份人情过去。


“我们川渝的女孩子都很不错的,漂亮大方,方教授好眼力……”


“是这样的,我和张利民教授,詹启明教授几个人,都是从事……”卫于泉教授也比较客气,主动地介绍了自己等人从事的行业。


卫于泉自己介绍了一下后,张利民教授就正式地给方子业介绍了两人的社会任职以及专业方向。


詹启明院士,分子肿瘤学专家,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转化医学研究。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年来,在基因组水平全面系统的揭示了食管癌的遗传突变背景,为了解食管癌的发病机理、寻找食管鳞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确定研发临床治疗的药物靶点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卫于泉院士,主要从事肿瘤的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及临床治疗等,有关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与靶向药物等,发现了阻断HSP70表达,可诱导癌细胞凋亡。


利用主动免疫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并将异种同源基因与异种免疫排斥及自身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探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可以克服自身抗原的耐受性。还对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杀伤自身癌细胞现象进行了观察,并对诱导及增强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癌细胞活性进行了研究。


两人都是从事相对最基础的肿瘤研究的,其实与方子业走的不是同一个赛道。


如果说,三位院士走的是内功路线,方子业走的就是大力金刚掌的外路路线,大力出奇迹。


你们研发新药物是吧?我就用老药物,我治疗骨肿瘤,不在于药物有多好,只要有药可用,差不多就行了。


因为我的患者,可以耐受药物的时间长度,副作用很小。


很快,几人就到了餐厅里。


餐厅很大,而且分了几层,所以就餐的人都可以各自围坐。


会议结束后,就餐的人也很多,也就没有人打扰三人。


“方教授,您团队的谁,执行能力比较强啊?我听您之前的一些思路,也是歪瓜裂枣不着道,还真的能够在现实中体现啊?”卫于泉教授的性格耿直,说话比较冲。


直接断循环治疗肿瘤,这TM是正常人的思路么?


就算是方子业的理论是有据可依,依托于高位肢体截断术的循环截断理论,但别人那是终末期了啊。


就是死马当活马医,没办法,所以才剑走偏锋,为了救命,不得不高位肢体离断。


你倒好,直接把局部的血液循环给摘离了出去。


反正这种思维角度,在他们看来,都是离谱他祖宗给离谱开门,离谱下阎王殿去了!


然而,方子业的团队还真就做出来了。


“我是有一些朋友,还有我自己,执行能力都还行,所以就东捣鼓、西捣鼓的,做出来了一点点小成绩。”


“目前这些成绩在几位老师眼里还不够看。”方子业谦虚道。


“不不不。”詹启明马上就摇头拒绝了方子业的谦虚。


他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筷子,道:“你还首创了毁损伤的保肢术,功能重建术?”


“微型循环仪的改良也是你带队做的?”


张利民闻言,内心一凛:“詹教授,这是哪里的消息?我在网上没搜到啊?”


“我是直接问了中南医院里的一个朋友!”詹启明道。


“中南医院骨肿瘤的杜英山,以前我们加过好友的。”


“这么看起来,小方你的成果产出不弱哦,只是资历稍微浅了一点,还没来得及发酵。”


“今天你可给我们都出了一个大难题,你把你们骨科的肿瘤摘出去了,弯道超车,另立山头,那我们这些专科怎么办呢?”


目前,微型循环仪的改良,也一直都在进行。


不过除了四肢循环仪之外,其他器官的循环仪一是难研发,二是即便研发了出来,也很难正式应用于临床之中。


这是几乎不可复刻的。


有问题要回答,可能答案不那么好也要答:“詹老师,当时没有想那么多。”


“而且个人的能力有限,也顾不得想这么多。”


“我就是,之前遇到过一些病人,来到了我的单位,求诊于我,可当时我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那是一个小孩,我直接回拒了!~”


“他现在怎么样?他还在不在人世,我也不知道,也没随访过。”


这世界上一切因缘际会,都难以形容。


如果是现在,他再遇到那个小男孩的父母,方子业一定可以帮忙想办法。


但那是在去年,那时候方子业刚下了住院总,那时候的他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即便他有外挂,也只能拒绝。


张利民教授道:“方教授不想这么多是对的,是吧,詹老师。”


詹启明在京都大学是很有名的,原来的副校长,也是基础科研,搞肿瘤的,之前对张利民教授也有提携。


“开玩笑归开玩笑!”


“方教授你如果真的可以让骨肿瘤的治疗,另成一脉,打破原有肿瘤治疗的格局,直接粉碎了骨肿瘤现有治疗的成熟局面,这是好事。”


“希望可以很有用。”


“每一个肿瘤患者,其实都……”詹启明不是不悲天悯人,而是没办法。


谁不知道肿瘤靶向药物的市场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效益?


为什么研发不出来?


因为你不搞肿瘤科研,所以你见詹启明教授等人如井中蛙观天上月。你若搞了肿瘤科研,你才会发现,见这些人如一粒蚍蜉见青天。


肿瘤科研如果那么好搞的话,全世界的肿瘤早就被攻破了。


总有人说,现代医学的治疗是‘养猪’性质的,就有这种‘被迫害’的心理。


这些人是完全不懂结核肆虐,生死无常,血吸虫、疟疾等疾病流行时的可怕……


有的人宁愿相信自己吃的东西都是安全、绿色、无害的,都不愿意相信现代医院里的很多白大褂,其实是在治疗他们。


他们宁愿相信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是可以断根的,都不愿意相信这些是没有办法治疗的。


“好好搞,方教授,希望可以很快听到你的佳音。”


“每一个肿瘤先破局都很好。”


“希望可以多一些像王振义老院士这样的人,我们国家的医药卫生事业,才可以蓬勃发展。”詹启明院士勉励道。


“詹老师,您太高看了,我们团队这还才开始。”方子业说。


“是啊,王老院士研究白血病也研究了七八年,你难道想七八天和七八个月就有所成绩啊?”


“你是拿自己不当人,还是拿这些老教授和老前辈不当人?”詹启明质问声很清脆,面带笑意,也不是真的在为难方子业。


“你们课题组的经费,目前足够吧?要是不足的话,趁着这个机会,可以要一点。”詹启明问。


方子业虽然与他不是同一个赛道,但方子业的赛道,是真的不可能影响到他詹启明的位置,也不可能对他造成什么‘危机’。


所以,他愿意帮助。


“目前是够的,陆陆续续还有一些专项经费到账!~”方子业笑着道。


托疗养院和骨科两位老院士的鸿福,上个月听证结束后,就有专项的科研资金到了课题组,一点都没耽搁。


而且还表态,五百万以内随便要,两千万左右谨慎要,五千万的话,就得开会再给了……


方子业是坐着的,他本来是打算自己站如喽啰,只是好像没有这样的机会,他已经有勉强平等与院士们对话的‘资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