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 第3章:大明太子朱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和殿之中,君臣奏对,更是一日之间,传遍整座金陵城!


“洪武大典。”


“肃宁侯当真是好魄力!”


坐于正堂的杨宪,眼眸微微低沉。


萧寒!


淮西勋贵之中的中流砥柱!


除了几位国公,还有中山侯汤和,便是肃宁侯萧寒,声名最甚!


所以,杨宪一直将萧寒,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而原因,自然是看不惯萧寒得势!


当然,也不全对,杨宪是看不惯淮西勋贵得势!


谁让他杨宪睚眦必报呢!


毕竟,当初的李善长,可是出言嘲讽过杨宪。


还有,淮西勋贵对于浙东党派的打压!


那更是让杨宪铭记于心!


而杨宪从治理扬州,返回朝廷,担任中书省平章政事,再到不足一年,踏上中书省左丞的宝座!


那更是一朝得势!


再加上,朱元璋对于杨宪的恩宠,就算是李善长,也得暂避锋芒!


“老相国!”


“肃宁侯,这是什么意思?”


而此时的韩国公府上,一身素袍的胡惟庸,看向眼前的李善长,出声问道。


此时,可不仅仅是杨宪,就连胡惟庸都坐不住了!


更是,马不停蹄的赶来李善长的府邸!


“你的消息,还挺灵通。”


李善长淡淡的瞥了一眼胡惟庸。


李善长也是刚刚接到消息!


而接到消息的同时,胡惟庸便来了韩国公府邸。


那这其中的意味,自然不言而喻。


“老相国,恕罪!”


胡惟庸的后背,顿时渗出一抹冷汗,随即,便是看向李善长,微微躬身。


“杨宪凭借陛下的宠信,在中书省胡作非为,大肆排除异己。”


“而学生若是没有一点手段,恐怕学生早就被杨宪抬出中书省了!”


胡惟庸的眼中,闪过一抹愤恨!


别人做事,还是留三分面子!


但杨宪自从上任中书省,便是不留余力的打压淮西集团!


就连李善长,现在都很少过问中书省的事!


那胡惟庸要是再不用点手段,滚出中书省事小,莫须有的罪名,那才是真的要命。


而现在的杨宪集团,几乎铁板一块,根本插不进去一根针。


所以,胡惟庸便将主意,打进了皇宫!


而买通一二个小太监,算不得什么,但关键之时,可以救命。


“行了。”


“你都快被杨宪吓死了!”


李善长面色一沉,白了一眼胡惟庸,才继续沉声道:“而中书省的纷争,别牵扯到皇宫,更别牵扯到上位,要不然,你有十条命,都捡不回来。”


君臣相知十几载!


整座大明王朝,除了马皇后与萧寒,当属李善长最懂朱元璋!


一介淮右布衣!


登临九五之尊!


而华夏上下几千年,大一统王朝之始,就出了这么一个朱元璋!


那未来若是没有一番作为,那才是怪事!


况且,李善长身为朱元璋的谋士,跟随在朱元璋的身边。


岂能不明白朱元璋的心思?


但胡惟庸却是有点不解的抬起眼眸,看向李善长。


对此,李善长又是瞥了一眼胡惟庸,眼中满是不争气。


胡惟庸,还是太过于稚嫩了!


这点事,想不明白!


“杨宪算什么?”


“还上位恩宠?”


“你大可不必在意。”


“因为,纸永远包不住火。”


“而杨宪所有的根基,皆是来自于上位。”


“若有一日,杨宪失去了恩宠,那将是万劫不复。”


李善长端起桌子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道:“那何必争?”


李善长的话语,让胡惟庸恍然大悟!


李善长已然位极人臣,整座大明王朝,除了朱元璋,谁还能争得过李善长?


但为什么,李善长不争。


只因,不屑!


而杨宪之道,本就是自取灭亡之道!


治理扬州两年,中书省执政一年,年纪轻轻便是从一品大臣!


而便是因为杨宪升官太快,李善长才敢断定杨宪的命运!


而一代谋国之士,岂能不明白,欲要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学生明白。”


“谢过恩师。”


胡惟庸又是看向李善长作揖道。


“嗯。”


李善长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太子殿下驾到!”


尖锐的公鸭嗓响起!


人在正堂之中的萧寒,微微皱眉,随即,又是舒展开来。


因为,太子殿下朱标,已经踏入了正厅!


“臣,参见太子殿下......”


那萧寒自然不能失礼,但话还未曾说完,便是被朱标打断道:“行了,寒不寒碜,这里没外人。”


话落,朱标更是白了一眼萧寒!


多少年的好兄弟了!


至于这点虚礼?


“这不是怕太子殿下治罪嘛。”


萧寒看向朱标,呵呵一笑,神情亦是放松了下来。


“别扯犊子,孤找你是正事!”


“君臣奏对,请编洪武大典?”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朱标一屁股坐在主座上,随即,便是瞥向萧寒道:“你知道,将天下之书,融为一书,这需要花费多少年的时间?”


“十几年吧。”


萧寒微微一愣,随即,便是抬起眼眸,认真的看向朱标道。


确实!


著书洪武大典,哪怕只是融为一书,怎么也得十几年的时间!


而这绝对是个大工程!


毕竟,光是搜集天下书卷,都可能要花费几年的时间!


而收集完天下书卷,还有排版与整合之事宜!


这又得好几年的时间!


所以,前前后后,怎么也得十几年的时间,用来完成洪武大典的编撰!


“十几年的时间。”


“那就是相当于十几年的国库消耗。”


“现在的大明,刚刚开国,百废待兴,哪有银子,搞什么洪武大典!”


朱标又是没好气的看向萧寒道。


十几年,不是问题!


但国库空虚呐!


老兄!


而各地的建设与民生的恢复,朝廷都在头疼,朝廷都没有银子。


还有草原上的将士,也需要军需粮草的补给,所以,哪有银子办洪武大典?


这才是为什么,朱标一得到消息,便是马不停蹄的赶来肃宁侯府邸的原因!


“天子起居注。”


萧寒望向朱标,轻声道。


“孤......”


朱标差点被萧寒给噎死,随即,便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君臣奏对!


洪武大典!


已然写进了天子起居注,未来必然编入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