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551章:大战前夕!宋与辽的生死大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月二十四日,近黄昏。


辽军营帐内。


十余名匠人被五花大绑押到一片空地上,执行了斩刑。


之后。


他们的三族也将全被判处斩刑。


他们皆是被耶律洪基指定的打造火器之匠人。


限定的一月之期还未到。


但他们自知无法完成任务,便趁着宋辽交战之际逃跑。


刚刚战败的耶律洪基知晓后,勃然大怒,当即命人将他们全部斩杀。


此刻。


整个辽营,自上而下都弥散着一股低迷的气氛。


这是耶律洪基御驾亲征的首战。


此次惨败,全败在耶律洪基的决策不当。


若不是他误判了宋军的进攻策略,即使宋军有战车先锋营,也不会伤亡如此惨重。


培养一名皮室军士兵非常不易。


而今一战伤亡八千人,俨然朝着耶律洪基的脸上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


辽营,中军大帐内。


耶律洪基望向站在下方的一众文武官员,问道:“接下来,该如何打?众卿可有良策?”


安静了近十息后,一名辽国将军站了出来。


“陛下,末将以为,应立即收缩防线,将兵力全聚于檀州城前,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话音刚落,一名辽国文官便站了出来。


“此策不可行!这与时而缩着脑袋、时而伸着脑袋的乌龟有何区别?”


“这不是打仗,这是要与宋军熬下去!”


“比的是耐力,是粮草,军备。但当下我们的粮草不足以支持我们与宋军熬,此等策略,根本无法对宋军产生巨大伤害!”


紧接着,又一名辽将站了出来。


“末将建议,化守为攻,充分发挥我们的骑射优势,逼得宋军与我们野战,他们有战车阵,我们就用火攻,他们有火器,我们就多用弓弩,近身搏杀,三日之内,便可定胜负!”


又一名文官站了出来。


“此乃莽夫所为,打仗怎能如此没有章法,速战速决正是宋人所喜欢的!”


“当下我们并不知宋军还有没有其他手段,贸然进攻,大概率会惨败,我们不能再惨败了,一旦兵力耗尽,后续该如何守,此乃让我们陷入亡国之危的最坏之策!”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你……你说该如何打?”一名辽将看向那名文官。


“本官尚未想出良策,然无良策之前,按兵不动,以静制动,就是良策!”


“放屁!老子我……我想揍你一顿,正着说倒着说,都是你有道理了!”


“你动我一下试试!”


……


说着说着,营帐内便吵了起来。


耶律洪基黑着脸,待众官员吵了半刻钟后,他才站起身来,大吼道:“够了!够了!够了!”


顿时,营帐内再次安静下来。


耶律洪基看向一直未曾发言的南北府宰相萧惟信和姚景行。


“萧相、姚相,你们可有计策?”


萧惟信和姚景行互视一眼,然后同时拱手,高声道:“立即退兵,舍弃燕云!”


“什么?”


耶律洪基简直不敢相信。


刚过一战,南北两宰相竟然就要撤退,若是别人之言,此刻他已经挥刀杀人了。


其他文官武将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此时撤兵,退出燕云。


他们的名字将会被刻在契丹族的耻辱柱上。


“理由呢?”


耶律洪基看向二人,眼神冰冷,几乎能杀人。


萧惟信率先道:“此战之后,宋军士气大盛,斗志冲天,而我军则是士气低迷,已对宋军产生了畏惧之心,外加我们的粮草不足,根本没有能力将燕云夺回来。”


“失去燕云,已是必然,不如直接将檀州舍弃。”


“宋得燕云,即使要攻我们本土,也会筹备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我们可再休整队伍,筹备粮草、武器,与宋再大战一场。到了我们本土,周围皆是我契丹之族,无论是筹粮还是对宋人的反抗都会提高许多,我们才有赢的可能!”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姚景行补充道:“当下我们若将兵力耗尽,本土难保啊,宋军长驱直入,我们只能一撤再撤啊!”


这时。


一名武将道:“陛下,不可退兵啊!这一战,我们只是中了宋军的诡计,再打一仗,他们的战车阵绝对就没有那么好用了,包括这次他们的火器使用频率远低于幽州,他们没有那么多火器了,我们若撤,不但会让我们所有人成为契丹族的耻辱,还会让宋更加嚣张!”


“接下来,我们唯有取得一次大胜,才是使得大辽免于灭亡的唯一方式!”


“陛下,不可退兵啊!”


“陛下,不可退兵啊!”


“陛下,不可退兵啊!”


……


数名武将都反对退兵。


他们认为这一战,只是中了宋军的计,他们并未打出自身的实力。


耶律洪基的眉头紧紧皱起,一时无法抉择。


若孤注一掷去战,赢可遏制大宋入侵,但输就有可能使得辽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若不战,在本土筹备一番,确实胜算会更大一些。


但还有十余万大军在手,便宣布退兵,日后恐怕他就喜提辽国“最窝囊”皇帝了,并且即使后撤,也不一定能胜宋。


耶律洪基思索了片刻后。


“事关重大,容朕认真想一想。”耶律洪基开口道。


他的决定影响着辽国的国运,且首战便已推断错误,他必须要认真思索一番。


……


而此刻,大宋军营中。


赵祯、庞籍、富弼、韩琦、苏良等官员并未沉浸在首战胜利的喜悦中。


而是正在认真地讨论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富弼望着燕云地图,率先开口。


“接下来,我们便可采取以静制动之策。若耶律洪基依然是保持‘三角军阵’,我们便专门挑着皮室军揍,若其派大兵前压,我们便将兵力分散,缓缓击之,若其后撤入城,我们便开始为攻城战做准备。”


“这一战,我们只要能使得辽国的二十万大军折损一半以上,便能完成灭辽任务的最重要一步。”


……


赵祯与众臣纷纷点头。


富弼最擅于分析军势,待此战大胜辽军后,接下来的灭辽之战,就能化作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了。


这时。


韩琦突然开口道:“有没有一种可能,辽国选择即刻撤离檀州城?”


此话一出,营帐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从宋的视角来看,当下最担心的就是辽国舍弃檀州,选择防御性后撤。


此举可为辽争取时间,保留实力。


若如此做,那大宋的灭辽之战就不好打了。


庞籍道:“依照耶律洪基的性格,可能性不大,但若他听从下面文臣的建议,就不好说了!”


这时,苏良站了出来。


“为避免此等情况发生,我建议,咱们写一封信给耶律洪基,侮辱他一番,痛斥其继位以来的种种昏庸之举,让其立即退位归降,如此激怒他,必然能影响他的决策。”


“可行,可行,耶律洪基最爱面子,若能刺激他一番,他大概率不会刚御驾亲征便撤退。”梁适说道。


作为一位帝王,首次御驾亲征,首战输掉后便撤退。


这不是一般的君王能做到的。


并且对辽而言,这样做也并不一定是良策。


后退意味着等待挨打。


辽国朝廷的财力,并不足以支撑他们打持久战。


赵祯也认可地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那这封信就由……”


赵祯看向苏良,发现苏良望向韩琦,不由得一愣,然后笑着看向韩琦。


而此刻,其他人也都看向韩琦。


韩琦脑子一懵,很快恍然。


他曾在宋夏战争中受辱。


这几年,耕耘河北军政,就是为了雪耻,而今给他一个露脸的机会,就是为了帮他洗刷耻辱。


“多谢官家!多谢诸位同僚,琦一定幸不辱命!”韩琦重重拱手。


……


翌日午后。


一份由韩琦亲笔书写的《告辽主耶律洪基书》送到了耶律洪基的面前。


书信中称——


耶律洪基自继位后,横征暴敛,杀伐过度,导致辽国民不聊生,而今已是国将不国。


女真族揭竿而起,许多契丹百姓亦有归宋之意。


而今,辽军远远不是宋军之敌,为了减少杀戮,照顾民生。


大宋劝耶律洪基归降,其投降后,可获得郡王待遇,长居汴京,安乐老死。


……


撕拉!


撕拉!


撕拉!


耶律洪基将书信撕了个粉碎。


“宋人太恶,如此欺朕,朕怎能退,朕要痛击之!朕要让他们全都成为朕的阶下囚!阶下囚!”


此刻的耶律洪基,已近乎癫狂状态。


很快,他便下令。


命檀州两翼的部族骑兵合二为一,外增部分兵丁,组成五万人的部族精骑,前往城门北十里外摆下军阵。


此外,三万皮室军出城扎营,随时准备冲锋野战。


目的很明显。


用部族骑兵消耗宋军,然后令皮室军攻之。


与此同时。


他还命人准备了大量火油、火箭,以防大宋的战车先锋营。


这显然是要与宋军在檀州城前一决生死了。


……


翌日清晨,一大早。


赵祯便将苏良等人聚集了起来。


他们没想到那封《告辽主耶律洪基书》的后劲竟然那么大,直接让耶律洪基准备与宋军大战一场了。


赵祯看向下方,道:“众卿,当下敌人的防守已非常明显。”


“那五万辽部精骑如一堵墙,乃是为消耗我们,而三万皮室军则是一把刀,静待我们被消耗后出击,此外,他们定然会用火攻来对付我们的战车先锋营!”


耶律洪基还是有些谋略的。


此等布阵,就相当于以五万部族精骑为盾,三万皮室军为矛,能够最大化地释放皮室军的攻击性能。


其故意令五万部族精骑前进十里,其实就是为了给三万皮室军留下足够的冲击距离。


“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攻?”


富弼和韩琦同时站出,道:“避皮室军,攻辽部族精骑。”


最近,富弼和韩琦同睡一个帐篷,二人晚间经常对战之策。


二人如此统一。


显然是昨晚便猜到辽军会以此法进行攻守转换。


富弼接着道:“耶律洪基此番布阵,乃是吸取了上次失败之经验,防止我们再以战车先锋营,冲击皮室军。”


“那这次我们便反其道而行,分两翼进攻,重击辽部精骑,与辽部精骑打攻战,若皮室军冲在前方,我们便打防御战!”


听到此话,众臣都认可地点了点头。


辽部精骑的战斗力远弱于皮室军,更弱于大宋禁军。


耶律洪基以为宋军的目的是冲破辽部精骑的防守,再次重创他的皮室军。


但大宋却反着来,主攻辽部精骑。


辽部精骑乃是辽国各个部族之兵,一旦这次被大宋重击,而皮室军却安然无恙,辽国内部一定出问题。


而这时。


大宋的密探再在辽国境内传播一些假情报,必然能使得辽国里外都着火。


辽国朝廷内部若乱,将会更快加速契丹的灭亡。


赵祯道:“好,这次我们也干一仗大的!”


“他们以五万兵消耗我们,我们便调遣八万兵反击他们。此次,战车先锋营休整不动,龙羽军休整不动。遣河北禁军四万,开封禁军两万,西北禁军两万御敌!”


“后日三更天,八万兵,分四路,侧重攻击辽部精骑,秉承‘遇辽部精骑则攻,遇皮室军则守’的原则,让他们再吃一次大败仗!”赵祯挺着胸膛,高声说道。


“臣遵命!”众臣齐齐拱手。


庞籍和韩琦二人,笑得后槽牙都露了出来,官家信守承诺,还是偏向于河北禁军的。


此乃必赢之战。


下面的将士们能够谋得多大的军功,就看各自的能耐了。


……


一个时辰后。


全军皆知,大战即来。


吼!吼!吼!


正在训练的士兵们,吼叫声都比平时大了许多。


一个个,眼睛瞪得圆圆的,甚是激动。


军功是他们逆天改命的唯一机会。


而今。


宋军的人数、武器、斗志皆优于对方,若不能打一个漂亮仗,就是他们的问题了。


赵祯、苏良、韩琦等人听到这些吼声,也甚是兴奋。


大宋军营中。


每个人都在为身边人提供着斗志、精神气,以及战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