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386章:什么叫武曲星下凡?头戴铜面,手提屈刀,长发飘飘

第0386章:什么叫武曲星下凡?头戴铜面,手提屈刀,长发飘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八月十五日,深夜。


圆月高悬,如同一颗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明珠。


这一刻。


狄青的前军队伍,距离昆仑关已不足五十里。


前军分三路。


以孙节为主将的左路军,最先出发,将率先夺取哨驿古漏关。


以贾逵为主将的右路军则是夺取哨驿界守关。


而以张玉为主将的先锋军则是直接奔往昆仑关,与左路军、右路军成合围之势。


长途奔袭,比的就是速度。


三路军皆行间道,在高山密林中穿梭,侬军的岗哨根本无法发现。


……


这时,古漏关前。


一位膀大腰圆、身材魁梧的壮汉,一手提大刀,一手挥着令旗。


此人正是左路军主将孙节。


两侧的弓箭手立即钻出,拉弓射箭,朝向城垛上的岗哨。


嗖!嗖!嗖!


数箭齐发,霎那间便将城垛上的岗哨射成了筛子。


与此同时。


另外一行人顺着云梯迅速登上了城楼。


此等哨驿。


楼高不过两丈有余,侬军不过一百多人。


在孙节等人冲上城楼后,才有侬军高喊道:“有敌袭!有敌袭!”


可惜,已经晚了。


这里的八成侬军都在熟睡,有的甚至喝了不少酒,哪里会是西军的对手。


“杀!”孙节举着火把喊道。


西军兵士们手持长刀,冲进驿中。


西军将士们可不像南境那些厢兵,犹犹豫豫,战斗力甚至比不上乡勇。


这些兵练得全是杀人技。


一刀一个,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眨眼间。


就将整个哨驿的士兵杀了个干干净净。


孙节派遣百名士兵留守,然后率领整个左路军朝前奔去。


而此刻。


右路军主将贾逵也夺下了哨驿界守关。


贾逵与猛将孙节不同的是,他更擅长用谋略。


他几乎都是以长箭弓弩杀敌,而冲到那些侬军睡觉的营房时,很多侬军几乎在睡梦中,便见了阎王。


……


后半夜,三更天。


圆月西垂,即将落于西方。


就在昆仑关的侬军都在熟睡之时。


三路前方军一南一北,包围了昆仑关。


嗖!嗖!嗖!


随着一道道箭雨落下城头。


轰隆!轰隆!轰隆!


无数火把亮起,南北两道城门同时被攻。


左路军主将孙节冲在最前面,高声道:“兄弟们,此等军功,莫让他人抢了去,先登者重赏!”


顿时。


西军士兵们扛着云梯,杀气腾腾地冲向城门。


西军士兵们已经许久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了。


在他们眼里。


立军功是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是让他们的妻儿父母过上好日子的唯一机会。


狄青本人就是因“先登”之功,从行伍中走出,逐渐成帅的。


故而,狄青的兵对“先登”都有一种执念。


此外。


贾逵的右路军和张玉的先锋军也都开始冲锋。


一個个勇猛无比,似下山虎一般。


关隘内的侬军知晓敌袭时,都有些发懵。


今日黄昏时分,他们还得到消息,宋军因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又在筹备过中秋,近日定然不会发起进攻。


没想到这时突然就如天神下凡一般出现在他们面前。


昆仑关守将,名为侬固,乃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壮汉。


他手持大刀,高声喊道:“集结阵型,迎战!迎战!”


他通晓一些军阵兵法。


但并不多。


在其还未曾将侬军聚拢成势,两边的城门便都被破开了。


若是面对南境厢兵,他们还能一战,但面对西兵,他们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不多时。


便被杀得七零八落。


昆仑关守将侬固一手持蛮牌,一手持一把长柄斧,仗着有一股子力气,不多时便砍伤了数名西兵。


猛将孙节看到后,手持长刀,一下子冲了过来。


“贼人受死!”


孙节双手握刀,倾尽全力劈砍了过去。


砰!


长刀劈砍在蛮牌之上。


蛮牌乃粗藤制成,孙节一刀便劈去了一个角,不过长刀的力道也被卸去。


侬固的虎口已是一片青红,他诧异地看向孙节,道:“你……你……是哪个?”


“我是你爷爷!”孙节再次劈砍过去。


砰!砰!砰!


刀斧相撞,比的就是气力。


不多时。


侬固便有些体力不支,转身就要逃跑,并令数名侬军冲过来抵挡。


孙节握着长刀,急步直追。


那些小啰啰怎能挡住猛将孙节。


咔嚓!咔嚓!


刀锋在颈部撕裂,甚至能听到骨头断裂的声音。


孙节已经杀红了眼,一刀一个,眼睛里只有朝前逃的侬固。


很快,孙节便追上了侬固。


侬固见前方满是兵士,逃无可逃,当即将蛮牌朝着孙节砸了过来,然后以长柄斧横扫而去。


意图将孙节腰斩。


孙节向后一缩,在躲过这一击后,握起长刀,横砍而去。


“噗嗤!”


一颗人头落地,鲜血喷射而出,侬固倒在了地上。


“贼将已死!贼将已死!”孙节提着人头站在高处喊道。


这一刻。


西军士兵的士气达到了顶峰。


这些向来逞凶斗狠长大的侬军,见到了这些真正的杀人魔王,不由得纷纷逃窜。


有的甚至跪地求饶。


……


一个时辰后,天色渐亮。


昆仑关已全在宋军的掌控之中。


孙节、贾逵、张玉三人下令修整队伍,等待大军入昆仑关。


……


与此同时。


身在邕州城的侬智高和军师黄师宓已然知晓,宋军夜袭昆仑关。


侬智高看向黄师宓,道:“军师,这……这狄青绝对不是莽夫,他们先示弱,引起我们轻视,而后突然袭击,估计昆仑关是保不住了!”


黄师宓也皱起眉头,他看向前方的地图。


“君上,邕州城甚不牢固,我们若在此迎敌,必然会被困死,我建议,布兵归仁铺,占据有利地势,与他们大战一场!”


侬智高点了点头。


邕州城城门破败,根本无法防守,还是要依靠山川之险。


归仁铺位于一处缓坡处,在那里布阵,驻兵坡岭之上,最为合适。


“好,立即出兵,与宋人决一死战!”


……


一个时辰后。


狄青率领大军来到了昆仑关。


余靖也跟在一旁,后方的一万余名南方驻军都归他调遣。


余靖之所以来到前方,乃是苏良所交待。


狄青打仗爱冲锋,一旦狄青冲入阵中,需要余靖在中军帐中调兵遣将。


狄青刚至昆仑关,便得到了侬军在归仁铺布阵的消息。


这在狄青意料之中。


他当即下令,全军挺进前方的金城驿,准备在归仁铺展开决战。


……


近黄昏,宋军军帐中。


余靖、孙节、刘几、贾逵、张玉等人皆在。


狄青想了想,道:“若本帅所料不错,侬智高定以为我们会在今晚发起进攻,我们便不顺着他的意,明早再发兵。”


“传令众将士,今晚无战,吃饱喝足睡好。”


“是。”众将同时拱手。


随即,狄青看向众人,又道:“诸位,明日决战,必须大胜,不然意味着什么,你们应该很清楚!”


众将齐齐点头。


明日决战若输,那大宋危险的将不仅仅是南境。


余靖也是紧紧攥着拳头,满是战意。


明日若输,或者让侬智高率领大量骑兵逃往交趾边境,最危险的乃是苏良一行人。


他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当日晚。


大宋三万多士兵吃过晚饭后,便齐齐睡下了,军营之中,鼾声一片。


……


深夜。


归仁铺,一处山岭上。


侬智高和黄师宓来回踱步,他们本以为宋军今晚会突袭,没想到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一点点动静。


他刚才还巡视士兵,让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


片刻后。


黄师宓道:“君上,我预计宋军不会来了,他们在人数上占据优势,没必要再突袭,看来是准备明日与我们大战一场了,我建议,将我们最好的将与兵放在前面。”


“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一旦打怕他们,宋军将会一击即破!”


侬智高点了点头。


这一仗,他必须赢,若输,那今年谋划的一切都将覆灭。


……


翌日,近午时。


太阳昏黄,甚是燥热。


狄青率大军来到了归仁铺前,双方间隔不足千米。


狄青站在高处,望向对方。


侬军士兵皆身穿绛衣,手握蛮牌,队形整齐,杀气十足。


狄青手持令旗,命令道:“孙节、祝贵听令,本帅命你二人率两千骑兵,冲击前方军阵。”


“末将遵命!”二人齐齐拱手。


“贾逵、张玉听令,本帅命你二人率三千步卒抢占东南方高地,将侬军分割成两半!”


“末将遵命!”二人也齐齐拱手。


狄青想了想,又道:“若冲击未果,及时后退,切莫陷入其中。”


他又看向孙节。


“孙节,特别是你!莫只顾低头猛冲,一次未果,我们还有下次!”


西军之中,孙节最像狄青。


一旦冲锋,就如疯牛一般,拦都拦不住。


这样的将士,狄青甚是喜欢,但同时也不希望其因莽撞而丢了性命。


“末将明白!”孙节拱手。


此次冲锋,狄青最主要的目的是看一看侬军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唰!


令旗一招,战鼓响起!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此等规模的战争,发号施令只能用令旗和战鼓。


顿时。


两千骑兵,三千步卒,分两个方向,朝着侬军的军阵冲去。


侬智高站在高处,也摇动令旗,高声道:“迎战!迎战!迎战!”


侬军军阵,三人一组。


一人执蛮盾负责掩护,两人持长刀负责攻击。


后阵则是弓箭手和标枪手。


很多侗人,因经常打猎的缘故,投射能力非常强。


很快。


两军士兵便碰撞在一起。


孙节、祝贵带领的两千骑兵,冲势甚猛,因前方是一处缓坡,骑兵显然比步卒更具优势。


两千骑兵就像一把利剑一般,插进了侬军的军阵中。


与此同时。


贾逵、孙玉的三千步卒也冲了进去,展开了近身搏斗。


战鼓隆隆,烟尘滚滚。


西军将士们,或砍或劈,或挑或刺,或二人合击,或以命换命。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


高坡之上。


狄青面无表情,侬军确实有几分实力,且配合得甚好。


一旁的余靖则是脸色腊白。


这种血腥的场面让他甚是不适,在大宋做武人实在太不容易了。


待此战过后。


他一定也要如苏良那般,恳请朝廷提高武人地位。


约一刻钟后,双方已陷入鏖战。


就在这时。


狄青突然看到了孙节带领着十余人,竟然冲进了对方数百人围成的军阵中。


狄青不由得瞪眼道:“这个混账东西,不让他冲那么快,还是冲那么快!”


而这时。


祝贵也发现孙节陷入了前方军阵中,当即调转方向,朝着孙节的位置冲去。


与此同时。


侬军也纷纷朝着那个方向冲去。


他们也知晓,若能斩杀一名宋军将领,士气将会大涨。


当即,狄青看向余靖,道:“余安抚使,速令南境之兵从西南,西北两个侧翼压过去,他们要断咱们的先锋军,我们就斩他们的尾巴!”


“得令!”


余靖立即命湖南路兵马钤辖刘几率领五千步卒冲杀了过去。


一时间,前方战成一团。


双方都没有想到彼此的战斗力竟然那么强悍。


约一刻钟后。


孙节身边士兵尽亡,只剩下孙节一人挥舞着大刀与上百人战斗。


“来啊,老子怕你们不成!”


孙节舔了舔刀尖的鲜血,已杀红了眼,而他的大腿上已有一条长约两寸的血口子。


“上!”数名侗兵再次冲了上来。


砰!砰!砰!


在孙节砍杀了两人后,一道标枪突然从孙节的背后飞来,瞬间刺进了孙节的肩膀处。


孙节大吼一声,一刀将标枪砍断,再次冲杀过去。


但此刻的他,血流过多,力气已尽。


不多时。


便被两杆长枪捅进了肚子里,脑袋也被割了下来。


有侗兵将他的脑袋绑在竹竿上在高坡上挥舞。


宋兵的士气一下子低沉了下来。


狄青面色阴沉,道:“退兵!退兵!”


随着一道道密集的鼓点声响起。


士兵们纷纷后撤,此次冲锋,伤亡了足足有近两千人,侬军的损失同样不小。


高坡上的侬军见打退了宋军,都挥舞着兵器庆贺起来。


片刻后。


贾逵、孙玉、祝贵、刘几,一脸沮丧地来到狄青的面前。


狄青冷声道:“无妨,侬军确实善战,又占据有利地形,是我们大意了!”


此次冲锋战败。


孙节冲锋过于靠前并非主要原因,而是侬军的战斗力和结合军阵的能力确实强悍。


狄青想了想,道:“休息半个时辰,再次冲锋!”


“是!”众将齐齐拱手。


……


半个时辰后,已是午后。


狄青站起身来。


就在余靖以为狄青要发号施令时,狄青突然解开头顶上的发带,一顶长发随即散开。


随后。


狄青将一旁亲兵随身携带的铜面具拿了出来,缓缓戴在脸上。


披头散发,头戴铜面具。


这是狄青要冲锋陷阵的标志。


“狄帅,中军不可无帅,此刻,侬军士气更盛,您……您不可冲锋啊!”


狄青摇了摇头。


“唯有我冲在军前,我方士气才能大涨!”


狄青说罢,便提起了一旁的屈刀,然后高声道:“祝贵,伱率骑兵跟在本帅身后,贾逵、孙玉、你二人率兵冲击两翼,刘几,你率兵攻西北方向,与贾逵孙玉形成合围之势。”


“末将遵命!”


这一刻。


戴上铜面具的狄青杀气甚重,所言根本不容任何人反驳。


而将领们看到如此打扮的狄青也都变得兴奋起来。


顿时。


大宋三路大军再次攻向敌方阵营。


西军士兵们一看到是军帅狄青冲在最前方,一下子便恢复了斗志。


一个个杀气腾腾。


这一次冲击,更快,更猛。


侬智高和黄师宓看到一个头戴铜面、长发飘飘的男子率兵冲来,便知此人便是狄青。


二人心头都是一颤。


“杀!”狄青大喊道。


狄青手持屈刀,冲在最前方,一下子点燃了无数西兵的斗志。


一时间。


战马嘶鸣,冲杀叫喊声响彻山野。


什么是战神?


不仅能战,而且能够让手下的兵变得能战。


大宋西兵们在狄青的带领下,各个如拼命三郎一般,嗷嗷叫着冲进侬军。


大杀特杀。


“冲!”


在狄青的这股气势下,骑兵一下子便冲破了侬军的防御。


而后再次返回,再次冲杀。


这一战。


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


日近黄昏。


尸体漫山遍野。


许多兵刃都砍得变形了。


狄青一身鲜血,坐于马上,后面的西兵越战越勇。


狄青以一人之势,调动起了所有宋兵的气势。


侬军莫有将领敢于狄青一战。


不多时,有侬军开始溃逃。


“君上,全军士气已失,咱们撤吧,邕州城虽守不住,但……但臣能向宋军讲和。”军师黄师宓焦急地说道。


再不撤,他与侬智高都要交待在这里。


侬智高见败势已成,当即下令撤兵,侬军仓皇地退往了邕州城。


狄青立即命贾逵、张玉乘胜追击。


不远处的高坡上,余靖露出一抹开心的笑容。


此战过后。


侬军已难以成势,南境之危,即将解矣。


“狄帅,真乃武曲星下凡也!”余靖忍不住夸赞道。


此刻的他,终于明白了以武将为帅的价值,若是文人为帅,断然难以形成今日之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