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352章:皇家曲宴,君臣同醉,大宋传世名场面!

第0352章:皇家曲宴,君臣同醉,大宋传世名场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一月初五,天气晴冷。


汴京城街头的小报头条皆是赵祯赏赐苏良飞白书的消息。


苏良本以为自己会得到一个“大宋张子房”的美誉,哪曾想百姓更喜欢称他为:跳河御史。


他这一跳。


不仅使得裁官之策能顺利进行,也让汴京城的各个瓦子彻底火了。


一座座勾栏里。


无论是表演说书、唱曲、说浑话,还是杂扮、皮影、滑稽戏。


只要表演内容与苏良有关。


那都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就连青楼里卖艺卖体力活的姑娘,与顾客聊一聊“苏良跳汴河”的细节,都能多得一份奖赏。


三司使王尧臣更是笑称:苏景明一跳,可使得汴京城冬月的商税至少增加三成。


与此同时。


变法司颁行《省官名录·汴京篇》的消息和朝廷瓦解“官员以投河反对裁官之策的阴谋”也陆续传往各地州府。


变法司官员们一边通过驿站信箱和各地路官了解着地方官员的反馈。


一方面开始拟定地方官员的裁官细则。


此次全宋裁官,至少会持续两年。


而科举改制和门荫条例更是永久性发生了改变。


令变法司众官员欢喜的是——


朝廷将汴京城的反对裁官者压制,且判处了户部判官崔宏和殿中丞丘裕斩刑后。


地方官员都非常老实。


目前还未发生过官员聚集闹事或借此事引发的动乱。


……


十一月初八,近午时。


两府三司诸相公,台谏主官唐介、欧阳修,变法司诸官,还有知开封府包拯收到官家口谕。


今晚,官家将在集英殿设曲宴,款待众臣。


所谓曲宴,即皇帝私宴。


参与者多为朝堂近臣、宗室外戚、有重大功绩的将帅等。


与正式宫宴不同的是,曲宴不拘泥形式,气氛活泼,群臣皆可畅所欲言。


官家设曲宴一般都会有一个由头。


比如:赏花钓鱼宴、观书宴、赏字宴、喜雨宴、赏雪宴、观稼宴等等。


说白了,就是闲聚之宴。


而此次曲宴的由头,较为另类。


名为:笋蕨馄饨宴。


笋蕨馄饨,乃百姓日常食物,在州桥旁的食店,十五文钱便能吃上一大碗。


……


变法司内。


王安石听到“笋蕨馄饨宴”这个名字时,不由得有些疑惑。


他看向一旁的苏良和司马光。


“景明,君实,虽说当下是冬月,又临近冬至,该是吃馄饨的时候了,但官家将曲宴如此命名,应该没这么简单吧!”


大宋文人,向来爱玩文字游戏。


说话作文总要绕一绕弯子,猜一猜谜语,增添一番雅趣。


君王与官员也不例外。


官家将曲宴之名命名为笋蕨馄饨宴,显然不会是请众臣吃一碗笋蕨馄饨那么简单。


曲宴之上,君臣畅聊。


若是不知宴席的主题,那就贻笑大方了。


苏良和司马光皆是一愣。


二人没想到向来聪慧的王安石竟然被如此简单的题目难住了。


二人略一思索,也觉得正常。


王安石向来对吃穿不讲究,笋蕨馄饨已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苏良与司马光相视一笑,准备逗一逗他。


司马光率先道:“介甫,如此简单的隐喻,别人猜不出来也就罢了,你没猜出来我不信,你是不是故意逗我玩呢?”


“我……我真不知道!”王安石无奈地摊了摊手。


苏良笑着道:“介甫,不急于一时,晚上你就知道了!”


这样一说,王安石就更急了。


“二位,快讲,快讲,不然我中午根本吃不下饭!”王安石想了想,又道:“待下次休沐时,我请二位去林记吃顿拨霞供,如何?”


拨霞供,即兔肉火锅。


苏良与司马光顿时乐了,纷纷点头。


让王安石请客吃饭可不容易。


司马光当即解释道:“冬笋粗大如手臂,然外在多为冗余之老皮,可食处不过十之一二,若食,须先去冗余。”


“蕨菜亦然,可食之处只有细茎上的幼嫩叶芽而已,其余各处都须弃之。”苏良补充道。


王安石顿时恍然。


“我明白了,冬笋与蕨菜实为去冗存精之食材,笋蕨馄饨宴,即去冗裁官庆功宴。”


苏良和司马光笑着点了点头。


而今。


大宋裁官去冗已迈出了第一步,这也是全宋变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官家高兴,故而邀苏良等有功之臣赴宴。


此类曲宴。


苏良还是很乐于参加的。


美食美酒,畅所欲言,非常有助于拉近君臣关系,关系近了,变法就更易沟通了。


……


近黄昏。


受邀群臣陆续来到集英殿。


集英殿,乃禁中的宴殿之一,很多曲宴都是在这里举办。


片刻后,赵祯一脸笑容地走了过来。


群臣齐齐拱手。


“众卿,此乃朕之私宴,无须拘礼,都入座吧!”


旋即。


一群群侍女端着酒菜走了进来。


菜肴皆是宫廷特色,全都用银盘盛放。


酒则是羊羔酒。


不过,除了桌上的一壶外。


每张桌下的桌腿处还放着一大坛十斤装的羊羔酒。


官家显然是要众臣在今晚不醉不归了。


而向来不饮酒的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桌上,则放着茶壶。


别人喝多少酒水,二人就要喝多少茶水。


此规矩,是欧阳修去年年底给二人定下的。


大家都觉得好,便沿用了。


这导致二人每次聚会都是喝個茶饱。


待菜肴端上后,赵祯环顾下方,笑着道:“众卿,既然今晚是笋蕨馄饨宴,咱们便先吃上一碗馄饨,暖暖肚子,然后再畅饮一番,如何?”


“甚好!”众臣齐齐点头。


不到片刻。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笋蕨馄饨便端到了每个人的桌前。


赵祯端起馄饨,道:“众卿应已知朕请你们吃此馄饨之意,去冗存精,愿我大宋愈加昌盛!”


说罢,赵祯便拿着勺子吃了起来。


众臣也都纷纷端起碗来。


此碗笋蕨馄饨意义非凡,大家吃得都非常香。


小碗馄饨,不过十余个,不多时,大家便连馄饨带汤都喝完了。


一旁的侍女连忙为众人倒酒倒茶。


这时。


赵祯一手持杯,一手持酒壶站了起来。


众臣也要站起,却被赵祯伸手往下一压,制止了下来。


“众卿继续坐着。今晚,朕先敬三杯酒!”


“第一杯,朕敬给太祖、太宗、先帝和章献明肃太后。没有他们就没有当下的大宋朝,没有他们就没有当下的朕!”


说罢,赵祯将杯中酒倒在了地上。


“第二杯,朕要敬诸位,没有你们便没有如今全宋变法的成就,没有商贸的繁荣,没有大宋百姓的安居乐业!”


在赵祯端起杯的那一刻,众臣全都站了起来,与赵祯同时一饮而尽。


随即。


赵祯又倒下第三杯酒。


“第三杯酒,咱们一起敬,敬为全宋变法付出努力的官员、百姓,道阻且长,而今我们走得非常好!”


当即,赵祯与众臣再次一饮而尽。


随后,赵祯坐了下来。


他看了看手中的杯子,朝着一旁的内侍道:“杯太小,为朕与众卿换成碗。”


很快,内侍们便将酒杯换成了小碗。


碗不大。


但也抵得上四小杯的量。


王安石与司马光将茶水倒在小碗里,彼此互视了一眼。


都露出一抹苦笑。


二人本以为此宴定然会聊一聊接下来的裁官事宜,毕竟地方上的裁官之策,还未曾拟定呢!


二人来之前,准备了一大堆想法,甚至担心自己会说得口干舌燥,故而提前喝了大半壶茶。


但此刻的官家如此豪迈。


估计用不了多久,大家都微醺了。


二人猜测,今晚大概率就是个闲聊局。


紧接着。


赵祯再次端起酒杯。


“今日,朕要重点夸赞两个人,一个是苏景明,一个是王介甫。此处裁官之策的危机,我们都应以他们二人为师,是他们教会了我们,遇到问题,就要冲上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全宋变法面临的所有困难,都应持此态度,如此,才能度过任何难关!”


……


当即,赵祯与官员们都向苏良和王安石举起了酒杯。


苏良与王安石都略带羞涩,分别端起酒和茶,一饮而尽。


……


君臣又喝了数杯酒水后,赵祯又道:“众卿,接下来,咱们不再聊政事,可以聊一聊爱好,聊一聊家庭,聊一聊汴京街头发生的趣事,也可以向朕发发牢骚,总之,不聊正事,不醉不归,如何?”


随即。


赵祯看向王安石与司马光。


“介甫、君实,你二人虽不喝酒,但喝茶也要喝饱。”


听到此话,众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全宋变法使得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确实该放松放松心情了。


然后,大家便开始畅聊。


刚开始大家还比较拘谨,但随着酒水越喝越多,大家也就都放开了。


欧阳修提着酒壶去找富弼、王尧臣拼酒。


梁适和曾公亮找上张方平准备将他灌醉。


文彦博因那日与王安石争吵,主动过来道歉,而王安石也承认自己有错。


大宋两大黑脸官,唐介和包拯有说有笑不断碰杯。


赵祯与范仲淹、苏良三人也是聊得甚是开怀。


吴育搂着司马光的肩膀问他小时候砸缸救人的细节。


……


这一刻。


除了赵祯外,所有人都未曾注意到的是——


在大殿外和两侧的偏殿内,数名画师正望着这番场景,有的在思索,有的在迅速作画。


……


一个时辰后。


文彦博被王安石以茶代酒已经灌的走路摇摇晃晃;张方平在半个时辰前便被梁适和曾公亮灌醉,趴在了桌子上。


王安石和司马光已经喝了四壶茶,如厕了七八次;欧阳修抱着一坛羊羔酒,与殿内之人已经碰杯了两遍,嘴里嘟囔着:还有谁?


赵祯和苏良坐在地上,听范仲淹讲着西北的往事;包拯和唐介搂着肩膀,称今晚一定要抵足而眠。


宋庠用手指蘸着酒水,在桌子上写着诗;王尧臣靠在桌子上,念着李太白的《将进酒》。


……


而此刻。


张茂则站在殿门前,望着这其乐融融的场面,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


他负责过上百次曲宴,此等场景是他从未见过的。


他非常清楚,殿内的这些人为大宋做了什么,以及到底有多少不容易。


约一刻钟后。


张茂则见大家都已成醉态,王安石和司马光被酒气熏的似乎也有些恍惚。


他先命内侍将官家送到侧殿休息,而后命皇城司吏员将众人都送回了家。


这些事情都办完后,张茂则来到侧殿,望向众画师,问道:“列位,明日午时前,能成画否?”


“没问题。”一名画师笃定地说道。


……


苏宅内。


苏良从来没有醉的如此严重。


唐宛眉连忙让人给他做了一碗醒酒汤。


醒酒汤做好后,唐宛眉喊,唐泽喊,苏良的儿子苏子慕喊,女儿苏沁一喊。


喊了许久,都没有将苏良唤醒。


最后,苏沁一的小手拧了拧苏良的耳朵,后者才缓缓醒来。


苏良醒来后,笑容灿烂。


拽着苏沁一亲了一口,拽着苏子慕亲了一口,拽着唐宛眉亲了一口。


然后,他还拉着唐泽,朝其额头也使劲亲了一口。


力气之大,唐泽根本无法反抗。


亲完后,苏良一脸笑意,晃晃悠悠地朝着卧房走去。


唐宛眉正要端起醒酒汤追过去。


唐泽道:“眉儿,不必端醒酒汤了,我从未见贤婿如此开心过,让他睡吧!”


唐宛眉放下醒酒汤,朝着卧房走去,后面的唐子慕和苏沁一也快步跟了过去。


……


翌日,近午时。


垂拱殿内。


一幅长约近三米,墨迹还未干的画卷出现在赵祯面前。


此画名为:《冬月笋蕨馄饨宴》,乃是十二位宫廷画师的合力之作。


昨日饮宴之人,皆在画中。


赵祯面带笑意,举杯看向苏良;欧阳修抱着一坛酒正与富弼拼酒;王安石与文彦博,一人持酒杯,一人持茶杯,正在碰杯。


向来不苟言笑的唐介和包拯,搂着肩膀,仰脸大笑;宋庠蘸着酒水在桌面上写诗;曾公亮捋起袖子与吴育拼酒。


……


赵祯看完后,非常满意,道:“画得甚好!每个人都画得甚好!”


“迅速临摹数份,每位在场的臣子都送一副,另外拓印数份,传到民间,让大宋的百姓都看一看,什么是君臣其乐融融,什么是大宋盛世!”


赵祯命人画《冬月笋蕨馄饨宴》,一方面是对苏良等人变法辛劳的慰籍。


另一方面,他也想通过此画,告知天下,皇恩依旧浩荡,只是对社稷有功之臣方能享用。朝廷裁官,非薄恩寡义之举,而是为了江山社稷长盛不衰。


此幅画,证明裁官之举不会让君臣关系产生裂痕,其作为全宋变法的一部分,必将成为传世名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