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180章:百家学院院长的最佳人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宣德门前。


苏良刚下马车,台谏官们便率先围了过来。


数月未见,苏良对他们也甚是想念。


当即便寒暄起来。


曹护则是调转马车率先将唐宛眉和苏子慕送回了家。


片刻后。


陈执中来到苏良面前。


群臣在宣德门前齐迎苏良,他这位首相定然要说一番夸赞苏良的场面话。


在陈执中发言的同时。


夏竦站在人群后方,将脑袋几乎埋进衣领中。


苏良得到的每一句夸赞,都是在揭他那个“夏竦何曾耸”的伤疤。


同是在西北,与苏良一对比,显得他更是差劲。


虽然当时的情况与现在完全不同,但无论官家和民间百姓看的都是结果。


谁丢了大宋的脸,谁扬了大宋国威。


一目了然。


夏竦不得不承认。


当下朝堂,已无人能够压制住这位青年台谏官的风华。


他现在考虑的,已不是对付苏良,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枢密使之位。


……


片刻后。


众臣齐齐去了大庆殿。


赵祯足足用了半个时辰夸赞苏良,除了晋升他为侍御史兼知杂事外,还赏赐了诸多厚礼。


朝内百官皆甚是羡慕,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往昔,大家都在摆烂。


没有人觉得自己很差劲。


但而今一些官员表现越来越好,官家批阅奏疏也越来越严苛。


就连夏枢相都熬夜看起了文书。


一些不想被取而代之的官员,自然也不敢再懈怠,下面想要坐在他们位置上的官员实在太多了!


……


近黄昏。


大庆殿偏殿,就剩下赵祯与苏良二人。


赵祯笑着道:“景明,你可还有不便在朝堂上讲出来的心愿?朕今日高兴,可一并答应你!”


苏良思索了一下,道:“臣还真有两个请求,希望官家能考虑考虑。”


“你倒是不与朕客气!”


赵祯见过太多朝臣弯弯绕绕打哑谜,愈发喜欢苏良这种爽朗的性格。


“请官家先恕臣无罪!”苏良拱手。


听到此话。


赵祯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


“朕恕伱无罪,讲吧!”赵祯猜测,苏良绝对不是为个人而请。


苏良郑重地说道:待明年年初,齐州三年变法试行结束,我朝必将迎来全宋变法,臣恳请官家召范公、富公回朝主持变法。”


“臣作为台谏官,本不应举荐宰执,但是陈相与夏枢相实非适合主持变法的宰执,若不换掉,恐怕变法难成!”


依照大宋朝堂之规,台谏官与宰执不可互相举荐。


苏良此举显然是逾矩了。


但赵祯在意的并不是这个。


虽然陈执中和夏竦在朝堂中引起了一些争议。


有人弹劾陈执中无主见,有人弹劾夏竦处理公务奸滑慵懒。


但对赵祯而言,这二人用起来还是非常顺手的。


陈执中是从龙之臣,夏竦更是半个帝师。


二人可不计名声,做一些赵祯无法去做的事情,处理掉很多无法拿到台面的事情。


这是范仲淹和富弼所不能的。


此外。


召范富回朝就意味着换相。


换相之后,下面的官员必然也会有非常大的调整。


这种调整必须慎之又慎。


不然将如范富新政改革吏治那般,一群官员闹起情绪,那就糟糕了!


赵祯有赵祯的顾虑。


赵祯想了想,道:“朕知你乃是为变法而请,但此事牵涉甚广,朕暂时无法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朕会仔细思量一番的,你说下一个。”


苏良点了点头。


他也没想着赵祯能立即同意,在他心中埋下这个种子就可以了。


“第二个请求是,臣恳请官家担任百家学院院长!”苏良提高了声音说道。


“什么?”


“这不是胡闹嘛!”


“朕怎能去做私学的院长,先不说合不合规,朕若成为院长,百家学院归朕直管,那不是带头对抗科举取士?你是要朕自己反自己吗?”


苏良知晓赵祯就是这个反应。


若不是他立下大功后说出此话,恐怕赵祯已经将他赶出去了。


“官家,百家学院院长之位,只有您能做,别人都做不得!臣可以先空着这个位置,待时机成熟后您再宣布您是百家学院的院长,但是现在你若不答应,会将臣害死的!”


“为何?”赵祯面带疑惑。


苏良解释道:“百家学院的初心是集民间百家之长,为百姓谋福祉,其实还有一个目的——研制火器。”


“臣之所以选择与将门曹家合作,选址在距离中央禁军军营不远的大河之畔,便是为了更方便的研制火器。”


“研制火器?枢密院与三衙自有研制武备火器的官员与军士,你还能比他们更擅长?”


苏良笑着道:“官家,臣曾去军营看过,那些火器根本称不上研制,只能算是制作,攻击力非常差,基本都是十年前的模子,比如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火箭等。”


“名字听着很厉害,但威力比炮仗根本强不了多少,只能吓唬吓唬敌人,在战场上用处非常有限,作用远逊于弓弩。”


“臣之所以想要研制更厉害的火器,是因若日后我朝与辽夏开战,我们若想赢他们,唯一的倚仗可能就是火器。”


“官家试想,即使我们占领了燕云,在熙河畔拥有大量的养马之地,有了更强的骑兵,我们若与辽夏全面开战,我们的骑兵能打的过辽夏的骑兵吗?”


赵祯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


辽夏之人,全民皆兵。


七八岁的孩子都能骑马狂奔,而大宋的孩子这个时候都在背千字文和唐诗呢!


仅凭后期两三年的训练,根本占不到半分优势。


能打个有来有回,就算是祖宗保佑了。


苏良接着道:“辽夏皆觊觎我大宋的肥沃富饶之地,咱们发展的越好,他们越想来抢掠。故而,臣欲寻火器之才,在百家学院内,秘密成立一个火器营。此火器营,需两府三司、三衙多方配合才能发展,故而必须要有官家坐阵……”


赵祯思索了片刻,觉得苏良此话甚有道理。


若自己不任院长,任苏良在私学内捣鼓军备武器,被官员弹劾后,这个罪名近乎造反。


苏良根本承担不起。


“朕准了,但是当下你不能告知任何人。”赵祯说道。


“臣明白。”苏良笑意灿烂。


拥有了赵祯这个靠山石,接下来他便能全力以赴去研制火器了。


……


片刻后,天色渐黑。


苏良离开皇宫,坐马车朝家中奔去。


此刻,正是吃晚饭之时。


苏良一到家,便闻到了一股饭菜香。


唐宛眉亲自下厨,岳丈唐泽早就为他准备好了美酒,苏子慕在一旁举着筷子,不停地喊着:爹爹,爹爹!


苏良甚是开心。


家的温暖是任何地方都取代不了的。


……


深夜,苏宅卧室内。


一番云雨之后。


唐宛眉靠在苏良的怀中,纤纤玉手在苏良那结实的胸膛上划着圈。


一双娇媚的大眼睛,含情脉脉地望着苏良。


“瘦了,也变黑了!当我听到你带着十几人去找西夏人问罪时,我都吓傻了,你万一出了事儿,我们娘儿俩该怎么办?以后不能这么莽撞了!”


唐宛眉紧紧抱着苏良。


她一直以为街头说书先生讲的乃是实情。


苏良率领十几骑,硬刚数万西夏精锐,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才令得西夏人交出凶手并致歉。


苏良将唐宛眉耳边的长发捋到后面,笑着说道:“你夫君洪福齐天,哪有什么意外?我建功立业,你和咱儿子以后不就能享福了吗?”


听到此话。


唐宛眉突然翻坐在苏良身上,眼泪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我不准,不准你冒险。你要出了危险,我们母子都不活了!”唐宛眉眼泪婆娑,一脸深情地望着苏良。


汴京城百姓谈论的都是苏良的巨大功绩、惊世之举。


而唐宛眉感受到的,却是苏良冒着生命危险才取得了如此成就。


苏良没想到一句话便令唐宛眉落了泪,一边擦拭掉她脸上的泪水,一边安慰起来。


而后,二人又做起了正事……


……


翌日,苏良并未前往御史台。


他请了三日假,准备好好陪伴陪伴家人。


当下的苏子慕脱去厚厚的棉衣,已能小跑走路。


简单的短句也基本能说个大概,正是顽皮的时候。


此刻,看护他才是最累的。


仅仅在院里,唐泽为了追苏子慕,一天都能跑十几圈。


唐宛眉有时根本拽不住他。


苏良回来后,苏子慕算是有了克星,被高高举过头顶,被放在树杈上,被高高抛在高空中。


苏子慕的笑声,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晚上。


不哭不闹。


唐泽和唐宛眉甚是开心,这些天他们被苏子慕折腾得够呛,但在苏良手里,苏子慕却甚是听话,且比往常要开心多了。


紧接着,在晚间。


苏良带着苏子慕分别去了欧阳修家、包拯家和唐介家。


这些日子,苏家全靠这三人照顾。


而苏子慕因长相可爱,小脸被亲个不停。


一向不苟言笑的包拯和唐介甚至在哄苏子慕时扮起了鬼脸,笑得苏良合不拢嘴。


……


七月初五,午后。


苏良与曹佾出现在汴京城北七十里,距离大河故道仅有五里的百家学院。


百家学院地势非常高,占地约三千亩,且还能不断延展。


当下,学院基本完工,每位夫子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一片区域,可自行设计。


周围连接官道的道路也已经修好,只剩下内部的一些装修。


在这座学院里,只要是为了发明创造,一切皆可为。


农耕、工事、冶炼、机关、观星……


无论做什么,学院都能为其提供场地与资金。


欧阳修撰写的“百家学院”和“奇人居”牌匾也已经挂了上去。


曹佾尽职尽责。


已寻到了近百位符合百家学院夫子标准的民间匠人。


他们与柳七先生都居住在单独的宅院内,预计半个月后,便会搬到百家学院内的奇人居。


至于招生细则也都早就定下了。


“不限年龄,不限性别,需有一技之长,管吃管住,每月最后一日发放月钱……”


百家学院今年要招的首批学生,必须要在某个行业内拥有一定天赋或一技之长。


待形成了良性循环后,才会招收一些好苗子。


毕竟,目前所有的支出都是私人之费。


即使赵祯支持了一些,开销也非常大,而苏良又想在三到五年内看到结果。


苏良与曹佾坐着马车在百家学院转了一圈后,心中甚是满意。


“八月初,便开始按照咱们的招生细则招生吧,每位夫子的学生不能超过百人,一切按照咱们拟定好的章程来办。”


苏良拟定的学院章程非常详细。


赏罚分明,不讲辈分,能力越出众,赏赐越高,意在鼓励所有人发明创造。


真要能在百家学院站稳脚跟,那比当个知县都要强。


当然,若是触犯了学院规矩,苏良也能让其立即走人。


曹佾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咱……咱们的山长人选还没定呢?你可有合适人选?”


山长,即是院长。


当下,百家学院除了夫子外,只有两个人的身份是确定的。


苏良为监院。


总领学院所有职事,但不涉及具体执行。


曹佾为总直讲。


管理所有学生与夫子,以及各项繁杂琐碎事务。


至于诸如钱粮、书办之类的差事,曹佾基本都交给了曹家人。


在大宋,一座书院能不能做起来。


大概率取决于院长的名望与文坛地位。


比如,曾经石介的泰山书院,范仲淹的《应天书院》就做得非常好。


使得天下文人心向往之。


苏良想了想,回答道:“我已找好了百家学院的院长人选,但此时还不宜置院长,等咱们做大做强了,院长自然会露面!”


曹佾不再多问,心中喃喃道:若我所料不错,院长人选不是范希文便是欧阳永叔,这二位相公当下自然不能露面支持百家学院,待做出一定的功绩,他们一定会站出来的!


苏良早已告知曹佾,百家学院三年后的目标。


“让百家学院成为一个除了不培养进士什么都能培养的行业人才聚集地,让朝廷将百家学院变成一个类似国子监甚至于高于国子监的一个衙门!”


曹佾每次想到这个梦幻的目标,便动力十足,充满干劲。


身体出了点状况,在喝中药调理,这周末可能都是一更了,下周我尽量多更吧,感谢诸位的阅读,实在抱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