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174章:吾欲毁苏良之名,尔等奈我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月二十二日。


苏良在五百名骑兵的护送下,终于抵达秦州城。


秦州知州刘存、通判王虎雄,亲自在城门口迎接。


五日前。


朝廷关于“设立熙河镇、安置无家老兵”的诏令便传至秦州。


还令秦凤路主官于熙河畔建城寨,兴商贸。


刘存没想到朝廷会如此重视这群老兵。


但此举不仅解决了困扰他的大麻烦,也令秦州多了一道防线。


他自然高兴。


他知晓,此中至少有苏良一半功劳,再加上范仲淹专门交待过要厚待苏良。


故而,刘存不敢有丝毫怠慢。


营指挥刘大志带着五百骑兵也随苏良入了城。


他的任务是一直护卫苏良,直到苏良一行离开西北为止。


至于野利刺。


刘存直接悬赏千金,令全城百姓协助追捕。


……


入夜。


距离秦州城不足三十里的一处荒原地洞中。


火光闪烁。


野利刺与其二十多名亲信便藏身于此,地洞中还有诸多弩器、硬弓、刀剑。


“少将军,宋人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外面处处都是寻您的,这里也不安全,粮食也快没了,咱们速速回西夏吧!”一名西夏细作说道。


野利刺看向地上散落着的一张张他的画像,不由得皱起眉头。


他没想到,一次刺杀竟闹出了此等大动静。


整个秦凤路的军民都在抓他。


野利刺在西夏并无军职,少将军乃是他的自称。


他属于野利族中的野利遇乞一支。


野利遇乞号称“天都王”,乃是三川口、好水川之战的统帅,因涉嫌反叛被处死。


野利刺虽是旁系,但欲追崇野利遇乞为父,故而自号:少将军。


他刚满二十四岁,因身材矮小,精于算计,再加上野利族逐渐失势,才做了细作头子。


他在大宋西北经营近三年。


打探消息为其次,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刺杀范仲淹与狄青。


然而一直都未曾寻到机会。


……


数日前。


野利刺得知监察御史苏良来到西北庆州,不由得大喜。


苏良的文章,在西夏朝堂的文官中影响甚大。


野利刺也有所耳闻。


在他的消息渠道中,苏良乃是大宋皇帝的宠臣,且宋人都传言他有宰执之姿。


这让野利刺动了杀心。


但是令野利刺没有想到的是,护卫苏良的士兵极为彪悍。


他以两倍之人数,不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差点儿全都折在驿站前。


野利刺是个尤为自负的人,对西北这片土地尤为熟悉。


虽然他已被逼得躲进地洞,但依然觉得宋人抓不到他。


这三年。


他为驻守在角啰城的守将嵬名垂提供了诸多消息。


也使得嵬名垂有时令西夏兵打扮成百姓,偷偷潜入大宋边境,抢粮抢钱。


他的最后退路,便是角啰城。


西夏的常备军都是部族军。


贵族部落除了野利和没藏外,还有嵬名、卫慕、没移等。


其中有些部落是主战派,他们期盼着宋夏开战,以便重新分配西夏内部利益。


这也使得野利刺明白。


他若能再次引发宋夏之战,定会有族落愿意许他军职,令其领兵作战。


这一刻。


野利刺的心中甚是不服气,恨自己未能将苏良杀掉。


但他也知,良机已失。


再刺杀苏良显然是不可能了。


他想了想,喃喃道:“走之前,我要为这位以口舌得宠的监察御史送上一份大礼。”


……


五月二十四日,秦州官署。


苏良开始了解秦州的裁兵情况。


那八千老兵得知朝廷要为他们专门设镇,且要在熙河畔建造城寨时,人人欢喜。


甚至主动请愿成为筑城工。


此外,苏良还了解了一番秦州驻军的情况。


很多老兵都踏上了归途,几乎没有闹事生乱的,有的还甚是欢喜。


那八千老兵是一心报仇,但大部分老兵,其实已经厌倦了军营生活,想着去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了。


……


翌日,天蒙蒙亮。


苏良刚洗漱完毕,便见秦州知州刘存与曹护快步走了过来。


其中。


刘存的手里还拿着一封被一支羽箭穿透的信件。


“苏御史,今日有人朝着秦州北城门射了一箭,箭上穿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的是你的名字。”


苏良接过信封,信封上写着十个大字:南朝御史小儿苏良亲启。


西夏自称西朝,称辽为北朝,而大宋为南朝。


一旁的曹护将信封上的羽箭去掉,而后将信封打开,确定没有异物后,才将信纸递给苏良。


苏良缓缓展开,薄薄的信纸上只有两行字。


“汝以口舌得宠,亦将因口舌遗臭万载!”


“大夏野利刺留。”


苏良微微皱眉,将信纸递给了刘存。


刘存一脸疑惑。


“这个野利刺杀你不成,然后就留了这么一句狠话?此人确实嚣张,但应该没这么简单吧!”


射箭入城门,只为骂苏良一句。


显然不可能。


“接下来,他可能还有大动作,我们必须做好防范!”曹护面色认真地说道。


苏良认可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


他倒要看一看,这个野利刺如何能潜入秦州城,如何能突破骑兵营的护卫来刺杀他。


……


五月二十六日,午后。


苏良得到消息。


秦州城北三十里外,八名百姓被杀,且全部被割去了舌头。


杀人者还用人血写了一句话:赠予苏良苏御史,大夏野利刺留。


……


翌日上午,苏良再次得到消息。


又有十名百姓被杀,全被割去舌头,且还是留着那句话。


……


这句话,直接令许多秦凤路百姓知晓。


有一位御史叫做苏良,因为他得罪了野利刺,才使得无辜的百姓们遭了罪。


这一刻。


苏良终于明白野利刺那句“汝以口舌得宠,亦将因口舌遗臭万载!”是什么意思了。


野利刺是在毁苏良的名声。


这些无辜百姓,虽不是苏良所害,但却因苏良而死。


西夏人向来不在乎名节。


私通、乱伦、弑父、杀子、抢妻之事,皆习以为常。


但大宋的士大夫官员,却极为在乎名声。


若这次苏良没能抓到野利刺,那西北地域很快就会流传一句话。


“西夏野利刺因与监察御史苏良结仇,割舌且虐杀大量西北百姓,御史苏良无能,令其逃至西夏,后续无果……”


这种话比史册都可怕,足以让苏良遗臭千年!


即使赵祯不会因此惩罚苏良,这样的事件也会影响苏良后续的名声。


就像那句“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夏竦与韩琦已被绑在了西夏败将的耻辱柱上。


苏良绝不能容忍自己被这样欺辱。


“野利刺,莫说你逃出西北,即使伱逃到西夏太后没藏氏的被窝里,老子也将你抓回来!”苏良攥着拳头说道,脸上杀气腾腾。


今晚便一章了,接下来有个大高潮,明天写完,晚上十点一块儿发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