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172章:范公之志重燃,苏良又得重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月初三,近黄昏。


由苏良主笔、范仲淹润色的“就地设镇,安置老兵”之策(即熙河开边之策)完成。


范仲淹命急脚递当日便将其送往了汴京城。


急脚递日行可达四百里,大概四日便能将消息传到汴京。


这就意味着十日左右,范仲淹便能收到官家手诏。


范仲淹已向秦州知州刘存去信,对那八千老兵先以安抚为主,提供日常所需。


他与苏良笃定,官家定然不会拒绝此策。


……


接下来。


苏良便一边品尝西北美食,一边与范仲淹、狄青畅聊天下之事。


这让对军事了解不足的苏良,所获颇丰。


当然。


苏良也未忘了自己的本职公事。


他不断阅览从西北各个州府送来的裁兵进度文书,而后撰写成汇报奏疏,命驿兵送往汴京城。


待解决了那八千老兵的问题,西北裁兵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的困难了。


与此同时。


苏良也向范仲淹求了数幅墨宝。


除了其泰山大人所需的那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外,他还请求范仲淹为即将建成的百家学院写了几幅字。


范仲淹自然是欣然应允。


……


五月初六,入夜。


范宅之内。


范仲淹、狄青、苏良、范纯仁同坐一桌。


今晚,乃是送行宴。


苏良明早便将出庆州城,前往西南方向的秦州。


苏良担着西北裁兵的监察之责,已走到了庆州,自然也要去秦州看一看。


他到秦州时,官家的诏令大概率会传到秦州。


待他确认老兵们皆安置妥当,便会从秦州东行,直接回汴京城。


饭桌之上,四人一边聊天,一边饮酒。


这时。


苏良端起酒杯,缓缓站起身来。


“范公,预计明年我朝将会开启全宋变法,我定会推举您回朝主持大局,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听到这话。


一旁的狄青和范纯仁都是心头狂喜。


范仲淹端酒的手都有些颤抖。


他微微摇头。


“不行了,老夫已年迈,拉不动大宋这架巨大的马车了!”


“不用您使劲,您照看着方向就行,我们有劲!喝了这杯酒,你可就算答应我了,到时莫要婉拒圣意!”苏良再次高高举起酒杯。


范仲淹看向手中的酒杯,有些犹豫。


“范公,这有什么可犹豫的,西北对您而言太小了,你早就该回朝了”!狄青站起身,端着酒碗激动地说道。


“爹,这……这不一直是你的理想吗?为了大宋江山,为了天下百姓!”范纯仁也站起身劝道。


狄青和范纯仁其实都清楚,范仲淹素来便有“致君尧舜上”之志,只是被前几年的新政和这几年日益病态的身体磨掉了志向。


范仲淹望着三人期盼的眼神,笑了笑。


“好,我就饮了此酒!”


此时的范仲淹,豪气干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杯酒。


是他对苏良的承诺。


也是他对此生理想的再次追逐。


苏良、狄青、范纯仁三人甚是欣喜,也纷纷一饮而尽。


……


翌日清晨。


庆州南城门,三里外的官道上。


“范公、狄将军,莫再送了,再送就把我送到秦州了!”苏良笑着说道。


范仲淹一脸不舍。


“景明,这几日习惯了与你畅聊,你这一走,老夫还真不习惯,老夫不再远送了!”


“最后,老夫再叮嘱你一句话:朝堂水深,若遇险事而不能自救,传信西北,老夫定会帮你!”


“俺也一样!”狄青也一脸郑重地说道。


苏良那道熙河拓边之策,已经彻底让范仲淹和狄青将其当作了知己好友。


“嗯嗯。”苏良重重点点头,而后朝着二人拱手,上了车马。


片刻后。


苏良一行人远去。


范仲淹朝着一旁的狄青道:“汉臣,我记得军中有一名懂得五禽戏的医官,你过两日将他找来,我要学一学五禽戏!”


五禽戏,乃东汉华佗所创,又名长寿功。


经常练习者,据说可延年益寿。


“好嘞!此功一练,范公定然还能为朝廷大干三十年!”狄青大笑着说道。


苏良来西北一趟,令二人斗志高昂,精气神和往常已完全不一样。


……


午后。


汴京城,垂拱殿内。


赵祯正在批阅奏疏,忽闻有西北方向的急脚递,连忙令人将文书呈递上来。


他见是范仲淹与苏良呈递,不由得面色变得严肃起来。


大约一刻钟后。


赵祯看完苏良与范仲淹共同署名的奏疏,然后将西北区域的地图找了出来,又认真研究起来。


又过了一刻钟。


赵祯面带笑容,在御案前兴奋地来回踱步。


这一刻,他心情激动。


欣喜程度丝毫不亚于得知曹皇后生下皇子那一刻。


拓疆土,灭西夏。


这是赵祯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是太祖太宗都未能做到的事情。


但而今,却能够悄悄迈出第一步,他怎能不高兴。


对一名帝王而言,没有比开疆扩土更大的功劳。


且在大宋的眼里,辽夏吐蕃,皆为蛮夷,唯宋为正统。


任然赵祯从不爱战,但也拒绝不了这样的诱惑。


赵祯比任何人都清楚,若想收回燕云,必须先灭掉西夏。


当下,苏良这个计划并未主张立即动武,而是慢慢同化异族,而后招抚,进而令西夏背部受敌。


“可行,甚为可行!”赵祯回到御案前,当即亲手写起了诏令。


大宋内藏库的钱都由他把控着。


为了能拓边,成就不世之业。


建城寨、行贸易的钱财,完全算不得什么。


半个时辰后。


赵祯写罢诏令,即刻令急脚递送了出去。


而后,他自有理由向两府解释。


赵祯甚是开心,朝着一旁的小黄门招了招手。


“传朕旨意,赐监察御史苏良家,金三百两、紫菱十匹、棉百两、茶五饼、酒五坛,另外他岳丈不是一位夫子吗?另赐笔墨纸砚两套。”


“另外,去告知皇后让其近日邀请苏唐氏携子入宫,请餐食,加厚赏!”


“是!”小黄门拱手答应道。


当日,一马车的赏赐便送到了苏宅。


唐泽和唐宛眉连忙谢恩,自从官家生子后,对苏家赏赐甚厚,所赏之物加起来,已足以让苏家下半辈子都衣食无忧了。


百官听闻此事后,都甚是羡慕。


但也已习以为常。


他们很清楚,皇子的身体越健康,官家的子嗣越多,苏良受到的恩赏就会越厚重。


感谢书友天边一片云的打赏,非常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