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935章 寡人的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与天斗!与地斗!与秦斗!

第935章 寡人的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与天斗!与地斗!与秦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才还杀意凛然、无所畏惧的陆高、赵磬等臣子顿时就慌了,纷纷上前拱手而呼:“大王!三思啊!”


“有臣等为我大代社稷而死、为此血仇而死已足够让天下人不敢小觑我大代,大王当吝惜己身也!”


“臣等赴死,此乃易事,谏王求生,此乃难事!臣等取易,谏王取难,此实乃臣等愧对大王,而非是大王愧对臣等,大代的未来皆系于大王一身,拜请大王隐忍!”


毛遂更是不顾君臣之别,攥着代王嘉的胳膊苦苦劝谏:“大王!臣等年迈,臣等已难再待得良机,臣等无惧一死,然您还年轻!您等的起!”


陆高、赵磬等臣子并不是在激将,更不是在逼宫。


他们都是真心希望代王嘉能活下去!


时至今日,代王嘉刚满十八岁。


代王嘉比嬴政和嬴成蟜都更年轻,这就是代王嘉最大的底牌!


嬴政整日处置政务、劳心劳力,嬴成蟜已身负神位、随时可能蒙召封神。


代王嘉却无所事事,可以好生保养身体。


只要嬴政不杀代王嘉,代王嘉完全有希望比嬴政和嬴成蟜活的更久!


除非秦国下一代王室公子能和嬴政、嬴成蟜两兄弟一样强到离谱,否则嬴政、嬴成蟜离世之后的时代,就是代王嘉的时代!


只要代王嘉忍辱负重的坚持下去,代国复国的机会就是真实存在的!


代王嘉却声音坚定的说:“寡人心意已决,诸位爱卿无须多劝!”


在原本历史上,面对赵王偃的偏心,代王嘉从未选择放弃,始终暗暗经营自己的势力,并在赵国灭亡的第一时间便建立了代国。


面对秦军近乎于碾压的攻势,代王嘉尝试过全民皆兵,尝试过王纛前压,尝试过向匈奴求援,甚至是在国都沦陷后继续率军北上,尝试以联盟形式托庇于匈奴!


他尝试过他能尝试的所有办法,却独独没有想过投降!


更年长成熟的代王嘉尚且如此,更遑论是刚满十八岁的代王嘉了。


他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投降’这两个字!


见群臣依旧意欲上谏,代王嘉的声音转为温和:“诸位爱卿皆谏寡人做那卧薪尝胆之勾践。”


“然,诸位爱卿皆知勾践,秦王、秦长安君焉能不知勾践?”


“这天下间只会存在一位勾践,而绝不会存在第二位勾践。”


“将寡人并我大代社稷寄托于敌人的心慈手软上,则我大代社稷便已注定灭亡!”


一番话,说的毛遂等群臣哑然。


没有人会觉得嬴政和嬴成蟜是昏君庸臣。


他们能以史为例,劝谏代王嘉行卧薪尝胆之举。


嬴政便能以史为鉴,对代王嘉行斩草除根之举!


毛遂好似瞬间就又老了十岁一般,苦涩的拱手道:“是臣少智,险些错害大王!”


代王嘉双手握住毛遂的手,眼中尽是诚恳:“爱卿此言,大谬矣!”


“爱卿此谏,实乃拳拳之谏!”


“爱卿之心,寡人皆知!”


“然!”


“寡人身为君王,如何能坐视诸位忠义爱卿为寡人、为社稷而死,独留寡人苟活于世?!”


“寡人,不愿也!”


毛遂老泪纵横,情不自禁的反握住代王嘉的手,声音黏连的悲呼:“大王啊!”


陆高、赵磬等一众臣子也齐齐垂泪而哭:“臣等愿为大王效死,无怨无悔!”


军帐内的气氛一片绝望悲伤。


代王嘉却反倒是畅快大笑道:“能有诸位爱卿愿为大代社稷赴死,便足以说明我大代远未至亡国之时!”


“今我大代诚然是遭逢厚土降罪,社稷飘摇。”


“然!”


“只要能有诸位爱卿臂助,寡人相信我大代不会亡!”


“寡人也绝不会需要行那卧薪尝胆之事方才能苟活于世!”


群臣苦涩摇头。


代王嘉还有雄心壮志,这很好。


但他们却已看不到任何希望!


代王嘉的斗志没有因群臣颓然而消散,依旧声音果决的发问:“相邦,若是将我大代所有臣民尽数集中至一处,亦将我大代所有粮草集中至一处。”


“我大代粮草还够我大代臣民们坚持多久?”


听着代王嘉这离谱又突兀的问题,饶是毛遂也为之一愣。


一卷卷奏章在脑海中飞速闪过,毛遂缓声开口:“若是放弃所有被困灾民,将所有能自行迁徙之臣民担负粮草至蔚县周边。”


“除大王之外的所有臣民皆配发徭役之粮,再令所有将士尽解甲……”


代王嘉摇头道:“值此国难当头,寡人身为大王岂能独享膏腴?”


“寡人当与所有臣民一同食粮,无须区别对待。”


“却不可令将士解甲,反倒是要令所有青壮无论男女皆食军粮。”


毛遂大脑转的更快了,迅速给出了结论:“若如此,在不考虑武安君所部供粮的情况下,我大代粮草仅能供我大代上下吃食四个月!”


“若是令所有臣民尽力挖掘粮仓废墟,或许还能有所得。”


听到这个结论,大帐内的绝望之情更甚。


所有朝臣都知道,毛遂得出的这个结论已经是放弃了被困灾民后的时长。


但即便是放弃了所有被困灾民,代国存粮依旧不足以供代国上下坚持到秋收!


代王嘉面色丝毫不变的继续发问:“我大代现有兵马几何?”


毛遂不假思索的答道:“武安君麾下拥兵十二万人,蔚县大营共收拢残兵两万三千七百零二人。”


“各边境拥边军一万五千人,各城拥守军两千五百人。”


此次地震摧毁了代国的核心区域,但边军恰巧不在代国的核心区域驻守。


所以除当城一线边军至今尚未能传回军报外,余下各部边军皆幸免于难。


代王嘉再问:“若将征兵标准下调至十二岁,我大代可拥兵几何?”


毛遂心头一惊,肃声道:“若如此,我大代可拥兵共十八万三千九百六十七人!”


代王嘉沉吟间喃喃道:“仅只两万而已?”


毛遂终于忍不住发问:“大王,您这是意欲……拼尽国力与秦一战乎?!”


十二岁!还只是娃娃而已!他们连枪都拿不稳,连弩都拉不开啊!


如果连十二岁的孩子也被打空了,那代国就真的没有未来可言了!


代王嘉沉默数息后,决绝的说:“寡人非是要拼尽国力与秦一战。”


“而是要押上我大代能押上的一切,与秦一决生死!”


代王嘉目光看向群臣,声音带着无与伦比的感染力:“秦国不准备给我大代留活路。”


“秦长安君残忍暴虐的号令地龙于我代地大翻身,更是请厚土大开黄泉门户噬我大代肱骨!”


“今我大代存粮仅仅只能维持大代上下四个月生计,根本不足以使我大代坚持至秋收。”


“坚守?死路一条!”


“请降?死路一条!”


“为今之计,我大代只有一条生路可走!”


代王嘉伸出一根手指,声音中多了几分疯狂:“那就是打!”


“不再考虑辎重后勤,不再考虑日后发展,彻底放弃代地疆域,不惜一切代价的攫取民力战力。”


“传令武安君,尽收齐国青壮,纳六十万齐军归入我大代麾下!”


四天前的代王嘉因代国存粮不多、粮产不丰的困境而对究竟要说回多少齐军犹豫不决。


但现在,即便不说回哪怕一名齐军将士,代国的粮食也难以为继。


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代王嘉向前挥出拳头,断声道:“驱六十万齐国将士并十八万大代青壮打出国境线!”


“打到秦国去!”


“秦长安君号令地龙翻身令我大代无粮可食,那我大代便夺秦之粟!”


“秦长安君号令地龙翻身令我大代城建尽毁,那我大代便夺秦之城!”


“秦长安君号令地龙翻身令我大代良田不存,那我大代便夺秦之田!”


“此战若败,则我大代死的壮烈,悠悠青史亦会赞我大代上下皆为义士!”


“此战若胜,则我大代当重建于秦,地龙翻身之难顷刻即解!”


抢粮!


换家!


没有丝毫保留,不留半点后路,完全放弃家乡,孤注一掷的大换家!


听着代王嘉疯狂的计划,满帐群臣齐齐愕然。


四天前还被代王嘉说是想法太过激进的毛遂此刻却陪着小心发问:“大王,此策是否太过激进?”


代王嘉毫不犹豫道:“血债血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牺牲性命。”


“秦长安君号令地龙毁我代地,我大代便当夺秦之地以补我大代。”


“寡人此策乃是行大义而战,更是我大代唯一的生路!”


方才还梗着脖子要死在冲锋路上的陆高也陪着小心发问:“大王此策若能成,确实可为我大代开一条生路。”


“然,厚土恩宠秦长安君重矣。”


“若是我大代与秦再战,厚土、地龙会否再降罪于我大代?”


“臣恐我大代万民皆亡啊!”


陆高不惧死,但他不愿看到代王嘉并代国上下妇孺老弱全都死于地龙腹中啊!


代王嘉沉默数息后,满眼疯狂的说:“寡人的王位不是父王赐予的,也不是天地赐予的。”


“而是诸位爱卿臂助、代地万民簇拥而来!”


“寡人,未承天恩地恩君恩亲恩!”


“天若弃寡人,寡人便反了这天!”


“地若弃寡人,寡人便凿了这地!”


“我大代上下或会死于天怒地罚。”


“然寡人绝不会因天地之弃便向天地低头!”


“诸位爱卿!”


代王嘉彻底撕开了自己儒雅君子的人设,双眼如猛虎雄狮般俯视群臣,肃声发问:“可愿助寡人,与天斗!与地斗!与秦斗!”


毛遂、赵磬等人也被代王嘉勾起了心头怒火和战意。


吾等呕心沥血牧民备战,拼尽全力匡扶大代社稷。


厚土凭什么如此重罪我等!


吾等已不惧生死,又何惧天地!


满帐朝臣轰然拱手,怒声大喝:“愿为大王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