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831章 俩眼一睁就是干!为先祖恢复本来面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秦不仁不义,嬴政残暴好战。


这曾是关东绝大多数人共同的认知,不少亡国遗民都在利用这份认知挑起黔首、豪强们对嬴政和大秦的不满。


但当嬴政迎回赵姬,嬴政身上却披了一层孝子的光环。


赵姬不吝于背负千古骂名,用她的声誉和脸面为嬴政铺就的道路,更是让嬴政拥有了直追舜、郑庄公等顶级孝子的金身!


顿时,中原人对嬴政的看法就变了,亡国遗民和地方豪强们挑动黔首不满的立足点随之崩塌。


一场场即将爆发或已经爆发的动乱更是烟消云散!


中原豪强们曾经多推崇礼制、多推崇孝道,现在的他们对礼制和孝道就有多不满。


中原豪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矛盾点,大量亡国遗民甚至直接跨江南下直奔楚地。


中原深受礼制教化,推崇孝子,但江南皆蛮夷,他们总不会也因为嬴政是孝子便觉得嬴政是个好人吧!


他们不知道的是,江南之民虽然不曾如中原之民一般,只因为嬴政孝顺便对嬴政多了几分爱戴。


这场腊祭对于江南之民的冲击力却比之对中原之民的冲击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王政十五年一月一日。


蓝田县,景府正堂。


原本屈、景、昭三族地位相近,屈氏地位还能隐隐高出一分。


但因芈恬备受嬴成蟜宠爱,景颇早早投秦为将,以至于已经让出族长身份的景畴居于正堂首位,屈、昭二族的现任族长屈彻、昭愿却只能坐于两侧。


屈彻将一卷竹简送入火中,声音复杂的开口:“方才成氏来讯。”


“成氏族长汉已撤出寿春城,彻底放弃了寿春城叛乱计划。”


“成氏决定紧闭府门,召回所有在外的直系子弟并禁止直系子弟外出。”


“同时明告各百姓,未来十年内成氏忙于治内,除婚丧嫁娶外无暇与故交保持往来,请各族故交多多担待。”


原本正在与各族共同谋划寿春城叛乱的成汉,却撒丫子一路跑回了族地,同时紧闭大门,勒令族内子弟不准出府。


所有直系子弟在未来十年的工作都只有两个——


俩眼一睁就是干!


俩眼一闭就是生!


执行有成氏特色的计划生育,誓要在十年内让成氏直系子弟数量翻五番!


昭愿也拿出一枚竹简晃了晃道:“斗氏族长胜也已离开阖闾城,不再参与阖闾城起事。”


“斗胜明言曰:家父虽亡于秦,却是因与先祖争锋而亡,亡故之后也必当得先祖厚待,我等实不该继续忤逆先祖,引得先祖震怒,而是当遵先祖教诲,追随先祖共谋振兴。”


“斗氏已传告所有子弟,北上渡江,准备参加大秦明年的分科举士之试!”


成氏还只是不问世事,一心壮大自己的势力,待到十年后再根据天下局势做出抉择。


斗氏却是无比果决的直接北上,奔着嬴成蟜就去了!


屈彻很是不满的质问道:“一口一个先祖,何其荒唐!”


“秦长安君乃是灭我大楚、屠我族人之将。”


“他斗氏真将长安君视作先祖祝融之转世乎?!”


昭愿声音复杂的说:“斗氏还只是口呼先祖而已。”


“劳氏正在遍寻能工巧匠,欲依照长安君的样貌身量重雕祖祠内供奉的先祖祝融雕像。”


景畴:啊???


屈彻:щ(Дщ)


楚地祝融像的样貌大多格外魁梧、赤裸双足、美髯及腹、双目如铃、威严神异。


壮硕俊朗的嬴成蟜其样貌与祝融相比已不只是大相径庭那么简单了,而是南辕北辙!


不少楚人就曾因嬴成蟜和祝融像样貌上的大不同而否认嬴成蟜是祝融转世身。


结果劳氏倒好。


我们没办法让嬴成蟜长得和祝融像一样,但我们可以让祝融像长得和嬴成蟜一样啊!


屈彻被气的浑身发颤:“数典忘祖!本末倒置!无耻之尤!”


“他们以折辱先祖为代价来讨好长安君,就不怕先祖降罪吗!”


从来都只有说后代长得像祖宗的,哪有说让祖宗照着后代长的!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昭愿却没能和屈彻共情,反倒是语气幽幽道:“先祖前番临凡已是数千载之前的事了。”


“数千载传承中,匠人些许微小的错误便能累积成为大错。”


“或许,正是因为今我等供奉的先祖雕像早已与先祖的样貌大不相同,先祖再欲临凡之际方才不知该投往何处,最终无奈落入秦国王室啊。”


屈彻:⊙0⊙


这话说的,不是没道理啊!


分明是他们楚国贵族的祖先,却投胎去了秦国王室。


祖先能有错吗?祖先可是封了神位的人,绝对不会有错的!


错的只能是他们这些后辈!


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祭祀的方式方法有问题,供奉的雕像也与祖先真实样貌南辕北辙,这才导致祖先认不清家门,只能秉承着对子孙后代的信任投生于当世最强的门楣,结果,就投错胎了!


不对!


屈彻陡然醒悟,当即喝问:“汝等皆认定长安君便是先祖祝融转世?!”


景畴放下酒爵,沉声反问:“屈贤侄以为长安君不是先祖祝融转世乎?”


屈彻至今仍不愿承认嬴成蟜会是先祖祝融的转世身。


但屈彻却真的没法说嬴成蟜不是先祖祝融的转世身!


景畴继续开口道:“今岁腊祭之时,秦国君臣接连祭祀天地、列代先祖、臣神、天神,长安君皆随之。”


“唯祭先祖祝融之际,长安君立于侧旁观,不曾祭拜。”


“先祖祝融却并未因此而怒。”


“屈贤侄难道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昭愿轻声一叹道:“屈兄,便是连先祖祝融都认可了长安君乃是他的转世身!”


“我们又如何能不认可?”


“且也幸赖先祖祝融转世为长安君,方才能于楚灭国之后依旧得享如此祭祀啊!”


大秦祭祀祝融,独嬴成蟜不拜,秦国君臣和祝融却都未曾因此动怒。


这就说明无论是秦国君臣还是祝融都认为嬴成蟜不祭拜祝融是正常的。


但除非嬴成蟜是祝融的转世身,亦或是比祝融更高位的神,否则嬴成蟜岂能不拜祝融!


他们这些子孙后代不努力,搞得先祖不得不重新投胎为自己的祭祀想法子。


他们这些子孙后代不臂助一二也就罢了,如果还多加阻挠的话,那岂不是禽兽不如?!


屈彻不得不退了一步,不满的拍着案几道:“即便如此,至少也不该如此谄媚啊!”


“比照着长安君的身材样貌雕刻祝融像算怎么回事!”


昭愿声音复杂的说:“据劳氏所言,他们会在雕刻成型之后将雕像赠与大秦。”


“倘若长安君以为此雕像可用,劳氏便会用此雕像取代昔之雕像进行祭祀。”


“祭祀数载之后,若劳氏的日子能有所好转,便说明他们的祭祀无误,先祖祝融再次对他们降下了庇佑。”


“昭某以为此策甚善。”


“昭某亦意欲如此施为!”


屈彻不敢置信的瞪大了双眼:“昭氏亦要供奉长安君?!”


身为江南百姓、楚国遗民,家里却供了个嬴成蟜,全家上下每年对着嬴成蟜五体投地。


这要是犯了事儿,秦国法吏来抄家的时候都不敢肆意妄为。


只要劳氏、昭氏老实一点,他们的日子能不蒸蒸日上吗?


昭愿纠正道:“非是供奉长安君,而是为先祖祝融恢复本来面貌!”


景畴也缓缓颔首道:“昭贤侄所言,有理!”


“为先祖恢复本来面貌,确实是我等子孙后代应尽之务。”


“今景某已非族长,不过景某会尽快与吾儿商议。”


“如无意外,景氏亦会再造雕像。”


屈彻双眼瞪的更大了。


你孙女可是嫁给长安君了!


虽然你孙女只是小星,你也算不得长安君的岳大父。


但你丫每年对着你孙女婿的雕像行大礼,你真能弯得下腰?


迎着屈彻震惊的目光,景畴面露笑意:“屈氏若是不愿如此施为,亦无不妥。”


“只是,景某以为此等祭祀大事合该以先祖的心意为准,再与族人共商之,而不是因个人好恶而断。”


“今屈、景、昭等诸族皆遭重创,若是一步踏错便可能再无振兴之机。”


“屈贤侄!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凡事要好好考虑啊!”


景畴在笑,景畴的眼中却没什么笑意。


迎着景畴隐含威胁的目光,屈彻终于无奈轻叹:“屈氏在内史郡势单力薄。”


“景叔父若是寻得了得利匠人,还望景叔父能引荐一二!”


景畴朗声而笑:“好说好说~”


“为先祖能恢复本来面目,饮胜!”


屈彻、昭愿也举起酒爵,心思各异的高呼:


“饮胜!”


饮尽爵中酒后,景畴将酒爵放在案几上,拱手一礼歉然道:“景某合该送儿子进学去了。”


“不能与二位共饮,还请二位原谅则个。”


昭愿笑而拱手:“此乃大事,自是不能耽搁。”


“不知是哪位贤侄要去进学,又拜了哪位名师?”


“若是景叔父不弃,我等亦当一同前去道贺啊!”


景畴强压着笑道:“还能是谁人?便是景某嫡长子,颇儿!”


昭愿目露讶色:“谁?守正(景颇的字)?!”


“守正年已过四旬,竟还要……”


昭愿瞳孔突然一缩,失声道:“守正贤侄莫非是要往大秦军校进学乎?”


景畴再也压不住笑容,嘴角疯狂上扬道:“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