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693章 燕王喜心里苦啊!请先生诛秦王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燕王喜说的大义凛然。


天下人都找不出燕王喜此话的毛病。


因为嬴成蟜不同于寻常将领,他的研造之能对于天下和大秦而言意义更加重大。


战争,可以交由别人挂帅。


可研究,却唯有嬴成蟜能够牵头推进!


但姚贾依旧嘴角微微抽搐。


你确定此举是对天下万民负责,而不是对燕国的安全负责?


姚贾遗憾摇头:“长安君亦不喜外出征战,只是战争总是会逼的长安君不得不挂帅出征。”


“若长安君听闻燕王所言,定然欢喜。”


“只是此事事涉我大秦国策,必当慎之又慎。”


“待到此战结束,外臣当向我王上禀此事,由我王决断。”


姚贾没有一句假话。


嬴成蟜确实不喜欢战争,更不喜欢挂帅出征。


但姚贾却也没有给出任何有效的承诺。


当大秦需要嬴成蟜挂帅,嬴成蟜也从来都不会后退半步!


燕王喜遗憾的颔首道:“那寡人便静候佳音了。”


燕王喜自然也能听得出姚贾话语中的搪塞。


燕王喜很无奈,可燕王喜又能怎么办?


心中轻叹,燕王喜肃声道:“秦燕之好深矣,前番我大燕因国力疲敝、丁口稀薄难以参战。”


“而今我大燕已略略蓄养些许丁口,又有长安君挂帅,寡人无忧也。”


“此战,我大燕必当发兵助秦!”


“我燕军兵马并秦国东北方面兵马所需粮草,也皆由我大燕担负。”


“以全秦燕之好,以谢秦愿赠金汁治粪之情!”


姚贾目露错愕。


入燕游说多日,姚贾只争取到了请燕国借道齐国,赠秦国粮草十万石的条件。


十万石粮草并不多,却足以让燕国表明态度。


这对于首鼠两端的燕国而言,已是殊为不易。


就算是方才,燕王喜也只是说提供粮草而已。


结果,燕王喜怎么就突然改口说要发兵参战了?!


燕国朝臣们更是震惊的齐齐抬头看向燕王喜,剧广赶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


赠粮和发兵,意义可是截然不同啊!


难道大王就不怕秦赵之战后,赵国以此为由进攻燕国吗!


然而不等剧广劝说的话语说出口,燕王喜便大袖一摆,果决的说:“此事,就这么定了!”


“诸位爱卿无须再劝!”


嬴成蟜生平第一次踏足沙场,就是进攻赵国。


结果呢?


韩国没了!


韩王安老老实实的什么都没做,正在自家王宫里吃瓜看戏呢,结果就被俘了!


此次嬴成蟜再次摆明旗帜要进攻赵国。


天知道嬴成蟜是真的要进攻赵国,还是会溜达到齐国或燕国的疆域内。


燕王喜可不希望重蹈韩王安覆辙!


所以燕王喜难得大方的借出了兵马。


此举根本就不是为全秦燕之好,而只是为了能让燕国将领在嬴成蟜转变进攻路线之际劝劝嬴成蟜,引导嬴成蟜先去攻打齐国。


至少也可以提前传回消息,让燕国有个准备。


群臣不解燕王喜此举,只有燕王喜自己知道自己心里苦啊!


姚贾大喜拱手:“外臣,拜谢燕王!”


燕王喜露出和煦的笑容:“秦燕虽为两国,却是一家。”


“寡人的爱女更是身在秦国,常常传信寡人言说秦国的好,炫耀长安君的英姿。”


“如今赵国攻秦、长安君挂帅,寡人怎能袖手旁观!”


燕丹焦声而呼:“父王,三思啊!”


燕王喜却根本没有理会燕丹的劝说,只是不容置疑的下令:


“诸位爱卿,且议一议我大燕该当如何攻赵!”


燕王喜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关键时刻不听劝的优良传统。


即便诸多朝臣劝谏,燕王喜依旧一意孤行的决定发兵助秦!


直至月明星稀,朝议方才告一段落。


姚贾被燕王喜留在宫中盛情款待,大部分燕国朝臣却没有招待姚贾的心思,愤而出宫。


燕太子殿中。


被世人赞为‘节侠’的燕国勇士田光笑而举爵:“大王选定太子为此军主将。”


“可证大王对太子的信重,更可助太子大展宏图。”


“田某,为太子贺!”


被发配去秦国做使臣的鞠武无暇保护燕丹,便将自己的好友田光推荐给了燕丹。


近几年间田光始终跟随在燕丹身旁,为燕丹挡下了诸多明枪暗箭。


而今见燕丹终于得到了燕王喜的信任,甚至得到了领兵出征的机会,田光心中欢喜难耐。


燕丹却是一言不发的一饮而尽。


“嘭!”


酒爵重重砸在案几之上,燕丹愤而低呼:


“发兵三十万,跨易水,向赵国沙丘方向挺进。”


“配合秦国兵马形成五面包夹之势?!”


“我大燕历经鏖战,丁口本就算不得充盈,如今更是春耕之际,抽调三十万青壮必然会耽搁今岁春耕。”


“父王竟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去助秦?”


“父王未曾见秦侵吞之势乎?!”


燕丹心中没有半点被选为主将的欣喜,唯有难掩的怒火!


他不明白,燕王喜往日里大多苟如老六,向来不会发重兵去参与联盟,只会发重兵去偷袭大战过后的敌国。


为何于此战,燕王喜却非但甘愿与秦国同时进攻蓄养国力多年的赵国,甚至还愿意拿出三十万重兵!


燕丹更愤怒的是,如果燕王喜帮助的是赵国、楚国也就算了。


燕王喜帮助的偏偏是秦国!


田光见不得子斥父的场面,微微皱眉道:“燕王做出如此决定,自然有燕王的思虑。”


“若此战能胜,则燕国也能得利良多。”


“且燕王对太子之爱,深也!”


燕丹恨其不争的怒道:“孤为此军主将固然可喜,但我大燕本就不该参与此战!”


“父王难道看不清天下格局乎?”


“今秦与燕并不接壤,其中更是有强赵阻隔。”


“是故,秦国方才与我大燕交好。”


“若是赵国亡,则秦燕之间必定开战!”


“父王今日助秦,何异于资敌!”


田光闻言摇头:“太子何以认为秦燕之间必定开战?”


“天下广袤难治。”


“据田某的师门同窗言说,秦国为了治理现在的疆域已经焦头烂额,不得不以‘分科举士’之策不吝出身的拣拔寻常才子充作官吏。”


“更拣拔大量我漆雕氏之儒为监御史,为秦监察地方、勘平乱象。”


“秦王政纵是有侵吞之心,也已无侵吞之力。”


“再者说,这偌大天下岂能为一国所有!”


“秦王政难道有心成为天子乎?!”


这也是当今天下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不同于秦汉之后,华夏人对于统一的追求。


在当今天下,分裂才是常态,也是世人心中对天下格局下意识的判定。


因为当今天下就没出现过真正实现大一统的王朝!


当今天下的道路、交通、运输、制度、识字率等方方面面的薄弱也难以支撑一个统一的大国出现。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就算嬴政再怎么有心扩张,也理应影响不到燕、齐二国。


然而回想起那个邯郸宫中瘦弱、无助又迷茫的小小少年,再想起咸阳宫中那立足于高台之上俯视群臣的宏伟身影,燕丹却是缓声道:“未必不会。”


“孤深知秦王政之无情、冷漠、酷烈、坚决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心性!”


“观秦王政近年所为,秦王政未必没有成为天子之所求!”


作为最了解嬴政成长过程、身份转变的人,燕丹能感受到嬴政心中的那团火,更能察觉到嬴政那毫不倦怠、毫不满足的进取之心。


曾经备受欺辱的质子之子历经艰险终于成为秦王。


但成为秦王后的他却没有享受人生,而是依旧竭尽全力的进取。


他在为何而进取?


燕丹认为,一定是更伟大的目标!


比如,天子!


田光目露震惊:“秦王政竟果真有如此想法?!”


而后,田光肃声开口:“若如此,则燕王此举,殊为不妥!”


“但或许,燕王此举是为了于秦盛至不可阻挡之际……”


不等田光话落,燕丹已经毫不犹豫道:“孤,必不会令燕国面西而称臣!”


燕丹知道田光想说什么。


不过是想说燕王喜希望能给燕国在局势已不可逆之际留下一个请为秦臣的机会而已。


燕国本就是周天子的附属国。


倘若嬴政真的能成为秦天子,那燕国成为秦国的附属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個不错的选择。


可是,燕丹不能接受那样的未来!


昔年的小老弟早早成为秦王,而他却只是太子,这已让燕丹烦闷不已。


但好在燕丹还有成为燕王、在名义上与嬴政并肩的机会。


倘若昔年的小老弟成长为天子,而他未来却只能成为小老弟麾下附属国的王,那燕丹岂不是一辈子都在嬴政面前抬不起头来?!


田光沉吟片刻后,看向燕丹:“田某不喜朝政,更不曾对太子建言献策。”


“以往太子也不会对田某言说此等朝中之事。”


“今太子对田某言说此等事,可是有田某能效力之处?”


田光依旧无法相信嬴政有成为天子的野望,更不认为燕丹的顾虑是对的。


但田光更清楚他自己只是一名豪侠,他不理解燕丹的想法很正常,燕丹找他说这些事才不正常!


果不其然,燕丹长身而起,走到了田光面前。


而后跪地稽首,诚声开口:“丹,请田先生诛秦王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