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228章 我怎么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景畴眸光一凝:“嫂嫂?”


“将长安君的嫂嫂送回大秦?”


景礼讶然道:“屈氏绑架了长安君的嫂嫂?”


景畴摇了摇头:“不可能。”


“长安君仅有一个兄长,那便是秦王政!”


“他屈氏凭什么抢走秦王政的嫔妃?”


“速传讯回寿春,令族人打探屈氏是否与秦国联姻了!”


景颇当即拱手:“唯!”


安陵城破后两日,楚军内部的气氛都十分诡异。


屈氏明明是夺城功臣,却不敢取走城内的战利品,更不敢放声谈笑,每每遇见其他氏族的人都得夹着尾巴做人,觍着脸赔笑。


可屈氏的脸上在赔笑,他们心里真的在笑吗?


他们很委屈!


嬴成蟜不攻打我们那是他的选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屈氏什么都没做错啊!


不论我屈氏此战战损几何,这座城池就是我们屈氏打下来的。


凭什么要我们忍气吞声啊!


另一边,景畴更是怒火中烧。


“嘭!”


一巴掌拍在案几上,景畴怒道:“贼子屈氏,安敢与秦国联手削弱我景氏!”


景颇赶忙询问:“族长,究竟是怎么回事?”


景畴将家书递给景颇,沉声道:“族中打探清楚了。”


“前些日子,秦国派遣行人携厚礼登门拜访屈氏。”


“族中本以为秦国只是像游说我族一般去游说屈氏求和。”


“但几经打探方才得知,秦王意欲纳一屈氏女为美人,纳三屈氏女为良人,更要赠战马一千、黄金百斤为聘!”


景礼愕然:“秦王政竟然愿予屈氏一尊美人之位,三尊良人之位?!”


这个条件可不仅仅只是四个妃位那么简单,更代表着极大的政治预期!


只要这四名女子中的任何一个人能魅惑住嬴政的心,让嬴政封她为王后,那她的子嗣就能成为未来的秦王!


未来的秦王是自己的外孙、外甥,这谁能不心动?


谁人不希望成为下一个魏冉,下一个芈宸?


且嬴政给了四个妃位,诚意也是极足。


一名屈氏女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四名屈氏女总不能都没有生育能力吧?


但凡其中一名屈氏女生下了孩子,就可以过继给最受宠的屈氏女为子,进一步增大了下一任秦王身上会流淌着屈氏血脉的可能!


嬴政付出了这么重的礼物,那屈氏又会给予怎样的回报?


景颇大怒:“怪不得此战我景氏战损颇多,屈氏却仅折损数百人。”


“原来秦国早已与屈氏联手!”


“屈氏很可能早已将我军虚实告知秦军,秦军也在配合屈氏削弱我族。”


“族长,这仗没法打了,咱们撤军吧!”


对于景颇的话,景畴非常认同,甚至有些恍然大悟。


本官就说,景氏和嬴成蟜无仇无怨,嬴成蟜为何会抓着景氏爆锤?


合着背后是屈氏操刀啊!


景氏和嬴成蟜无仇无怨,但景氏和屈氏的冲突矛盾却数不胜数。


通了!


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景畴豁然起身:“背后有小人作祟,此战如何能胜?”


“必当撤军!”


“但撤军也不能灰溜溜的撤。”


“随某同去寻上柱国!”


景畴固然是景氏族长,但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能超过规则的限制。


如果景氏悄无声息的撤军,楚王悍完全可以用逃兵的罪名将景氏诸将的官职一撸到底。


景氏不能悄无声息的走,必须要光明正大的走!


一众景氏将领气势汹汹的进入中军。


正和屈桓商讨如何处理军中矛盾的项燕眉头微皱,不满的质问:“景莫敖,这是何意?”


项燕心里也很愤怒。


秦军撤退之后,按照项燕的想法一定是要衔尾追击的。


可就是因为楚军内部矛盾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项燕才无奈放弃追击,思虑该如何处理军队内部的矛盾。


结果现在,景氏还来闹?!


景畴沉声道:“上柱国,非是我景氏不愿为国效力,实是军中有通敌叛国之辈,此战若是再这么打下去,必败无疑!”


项燕肃声发问:“景莫敖可是发觉了什么证据?”


景畴嗤声道:“屈氏行止皆慎重,又怎会给我等留下寻找着证据的机会?”


屈桓大感错愕,当即起身怒喝:“景莫敖是说我屈氏通敌?”


“自五百年前,我屈氏先祖公子暇便为王征战,大破随、绞、州、蓼四国联军!”


“五百年间,我屈氏始终忠君爱国,为王分忧。”


“景莫敖有什么资格怀疑我屈氏对大楚的忠诚!”


景畴直视屈桓:“屈司马言之凿凿,却又如何解释大战之际嫁女给秦王政为美人之事?”


屈桓:???


屈氏要嫁女给秦王政做美人了?


我这个族长怎么不知道!


屈桓断声道:“本官对此一无所知。”


“景莫敖休要污蔑本官!”


对于景畴的指认,屈桓是真的一无所知。


但对于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得到消息的景氏而言,他们只认为屈桓是在装傻!


景畴冷声一笑:“一无所知?”


“呵~好一个一无所知!”


“那秦国长安君撤军之际,为何屈氏未曾衔尾追杀,而是坐视长安君仅率一百家兵逃出了安陵城?”


屈桓认真的解释:“我部都尉认为长安居狡诈,必定有诈!”


“且长安君在抵近城门时下达了命令,很可能是有伏兵相待!”


景畴反问:“伏兵呢?”


屈桓怔然,几息后方才毫无底气的说:“尚未发现。”


嬴成蟜确实让卦夫打出了旗语。


但那旗语无论套入哪个国家的旗语体系都是一团乱码,嬴成蟜根本没有准备任何伏兵。


在大军撤出东城后,跟在嬴成蟜身边的确实仅有一百家兵!


屈桓上哪儿找伏兵去?


根本找不到!


景畴嗤嘲大笑,看向项燕:“本官确实没有证据,但屈氏所为之举还需要证据吗?”


“我景氏确实不善捉贼,但此间事景氏会如实上禀大王,请大王捉出屈氏通敌的罪证!”


项燕诚恳的劝说:“景莫敖,切莫中了秦军的离间之计啊!”


“屈氏也愿意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承担更艰巨的任务,以昭告其对我大楚的忠诚!”


景畴摇了摇头:“景氏不愿继续消耗我景氏的兵力去等待屈氏证明他的忠诚。”


“景氏退出此战!”


项燕起身,沉声质问:“王上本不愿出兵,然景莫敖却鼓噪出兵。”


“而今景莫敖何故又率先言退?!”


景畴坦然道:“本官错矣!”


“为了本官的错误,景氏两万余名好儿郎战死!”


“本官不能一错再错,更不能让更多儿郎因为本官的错误而牺牲!”


“待回朝之后,本官自会向王上请罪。”


景畴拱手一礼:“告辞!”


话落,景畴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


项燕赶紧绕开案几追向景畴:“景莫敖!”


撩开帐帘,项燕不止看到了景畴,还看到了昭晃、昭愿等一众昭氏将领。


项燕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诸位将军此来,是为何事?”


昭愿等将领齐齐拱手:“末将听得族长调令退军,特来告知上柱国。”


昭愿的态度很明确。


我们并不是在和你商量是否要退军,而是通知你,我们要退军了!


项燕心脏猛的一缩,肃声喝问:“为什么!”


昭愿看了屈桓一眼,又对项燕拱手再礼:“此乃族长之令,我等只是听令行事。”


“且我昭氏族长已对大王言说了此事,并得到了大王恩准。”


“无须多久,调我军班师的王令便可抵达军中。”


“待上柱国凯旋,昭氏族长自会亲自登门拜访上柱国。”


昭愿的话语中没提出任何有效信息。


但昭愿的目光却说明了一切。


显然,昭氏也打探到了屈氏女要成为秦王政的美人的消息,不免怀疑屈氏是否在与秦国暗中勾结,借秦国的刀杀政敌的人!


而除了对屈氏的怀疑之外,昭氏将领心里也都憋着火呢。


既然景氏拿到了最多的分润,那为什么还要为了减少景氏的战损而改变战术?


景氏有多分润的战利,屈氏有亲家送上门的先登之功。


昭氏有什么?


昭氏什么都没有!


难道就因为我昭氏族长没有随军出征而是坐镇后方筹措粮草,你们就这么欺负我昭氏子弟?!


这不公平!


项燕太阳穴处的青筋暴起,却还是强压怒气,诚恳劝说:“此战至今,我大楚占尽优势。”


“只要我大楚精诚合作继续进攻,此战必将所获良多。”


“昭氏言退,太过可惜!”


昭愿摇了摇头:“族长命令已下,我等岂能不从?”


“且……”昭愿又看了屈桓一眼:“此战就算所获再多,与我昭氏有什么关系?”


“愿上柱国凯旋!”


最后拱手一礼,昭氏诸将也阔步离去。


更远处,斗氏、成氏、孙氏等各氏族将领也都远远的看着项燕。


显然,他们也都有撤军的意向,只是因为族力较寡,生怕被项燕砍了脑袋,所以才畏足不前。


项燕没有理会他们,而是转身看向屈桓:“屈司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屈桓坚定的说:“长安君撤军之前,确实高声言说这安陵城是他送给嫂嫂的新婚贺礼。”


“但我屈氏绝对没有与秦国勾结,更没有嫁女给秦王政为美人之事!”


项燕眉头皱起:“会否是屈氏旁系做出了如此决定?”


屈桓毫不犹豫的摇头:“本官身为屈氏族长,如此大事仅有本官能够决定。”


“本官未曾准许,无论主系还是旁系,谁人胆敢做出如此决定?”


“这绝对是长安君的离间计!”


说话间,屈鸥快步跑到了屈桓附近。


但见项燕也在,屈鸥当即驻足,犹豫不前。


屈桓朗声招呼:“我屈氏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有什么需要上禀之事,直接道来!”


屈鸥快走两步到屈桓面前,先对项燕拱手一礼,然后凑到屈桓身边低声开口:“族中来信。”


“秦国昌平君、公子启亲带战马、财货登临族内,意欲代秦王政纳我屈氏女为美人。”


屈桓瞳孔地震:“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为何本官一无所知!”


屈鸥苦声道:“两日前,昌平君才抵达寿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