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93章 王上慢点,等等大秦!(求首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次,嬴成蟜真的震惊了。


因为大秦从一统天下建立秦朝到二世而亡确实仅仅只有十四余年的国祚!


但,就连项梁等故六国权贵在造反之初都没想过要灭秦,只是希望可以复辟故国而已。


偌大帝国崩溃的让人猝不及防,其虚弱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可是现在大秦才刚刚迈出一统天下的第一步,刚刚灭亡了第一个国家。


吕不韦凭什么敢下如此论断!


难道,吕不韦也是穿越者老乡?!


嬴成蟜当即发问:


“吕相何出此言?!”


吕不韦眼中也现出震惊之色。


‘大秦将亡’这个词能触动所有大秦当权者的神经。


吕不韦想过嬴成蟜会嗤嘲大笑,嘲讽吕不韦荒谬的论断。


吕不韦也想过嬴成蟜会勃然大怒,质问吕不韦为何要诅咒大秦。


吕不韦甚至想过嬴成蟜直接给他一顿老拳,然后拉着他去见嬴政。


但吕不韦独独没想过嬴成蟜的态度竟然如此的严肃与迫切!


就好像……嬴成蟜早就觉得大秦灭亡之日不远一般!


吕不韦不禁发问:“长安君心中也有过这般猜想?”


嬴成蟜默然不语。


他心中有过的不是猜想,而是历史!


见嬴成蟜不愿回答,吕不韦也不强求,只是轻声一叹:


“长安君攻韩之际,本相将本相所思仔仔细细的教给王上,以求王上速召长安君回国,给韩国留下一郡之地以休养生息。”


“可王上侵吞天下之意几乎无法遮掩,本相根本无法说服王上改换心意。”


嬴成蟜笑道:“一统纷乱之天下,重建华夏之新朝。”


“此等殊荣,谁能拒绝?”


吕不韦摇了摇头:“殊荣可以留给后世子孙,身为君王,紧要之事乃是延续社稷。”


“商君的弱民之术让黔首不得不投身军伍以求吃口饱饭。”


“军功爵制让大秦锐士勇冠天下。”


“战争给所有秦人以改变命运的机会,让大秦上下一心、奋勇争先。”


吕不韦加重了语气:“可若是大秦一统天下了,敌国何在?战争从何而起?”


“没有战争,我大秦上下又该从何处获得军功与爵位?”


“黔首们再无过上好日子的机会,权贵也再无擢升之机。”


“他们心中的怨气不能洒向战场上的敌人,便只能洒向大秦。”


“届时,社稷危矣!”


吕不韦说的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大秦左手施展弱民之术,通过种种措施让黔首们维持在饿不死但也吃不饱的临界点。


哪怕只是为了能吃饱饭,黔首们也不得不主动走向战场。


大秦右手施展军功爵之术,以明确的待遇区分各个阶层,让每个阶层都显得泾渭分明,每个阶层都比前一个阶层过的肉眼可见的更好。


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黔首们又被引导着去斩杀更多的敌人。


再配合各种细致的手段,大秦像一架精密的战车般滚滚向前。


可若是没了敌人呢?


军功爵制失灵,大秦官员的晋升与拔擢必将出现问题。


黔首们更是将终生沦于困苦之中,略加煽动就能跟着造反。


彼时的大秦将会如何,吕不韦简直不敢多想!


嬴成蟜摇了摇头:“敌国何其之多也!”


“与六国之战不过是我华夏内战,待我大秦一统,我大秦自当北逐草原,南吞百越。”


吕不韦面露嗤嘲:“草原与百越之所以不是我华夏之地,便是因其土地不适宜耕种。”


“若我大秦一统天下之后继续对外征战,如何封赏?”


“将草原与百越之地封赏给将士们吗?”


“那究竟是封赏还是移民充边?”


“将士们果真会为了那贫瘠之地而悍不畏死吗?”


“且若大秦一统天下之后依旧要连年大战,致使生灵涂炭,那这一统要之何用!”


嬴成蟜反问:“但吕相之行事却不像抗拒侵吞天下之意。”


“吕相自任我大秦相邦以来,我大秦增置三郡之地。”


“若我大秦日后果真一统天下,吕相当有奠基之功。”


吕不韦耐心解释:“本相从不抗拒侵吞天下。”


“本相之意,在于大秦绝对不能太早的侵吞天下。”


“在吞并诸国之前大秦必须率先完成内部改革,以新的治国之术取代商君之术。”


“待新的治国之术贯彻上下,即便未来我大秦不再连年大战,我大秦依旧可以有条不紊的运转。”


“本相同样不抗拒征战与军功爵制。”


“在新的治国之术贯彻落实之前,大秦依旧需要依靠军功爵制来维持战意,应对诸国之争。”


嬴成蟜了然:“《吕氏春秋》便是吕相为大秦寻找的方向?”


吕不韦笑而颔首:“然也。”


“本相以道家思想为基石,以无为而治为方向,以周礼之度定人之价值,兼墨家之公平、名家之思辨、法家之治国、兵家之权谋、农家之地利撰《吕氏春秋》。”


“此书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当为治国良策,更可为治天下之良策!”


说起自己的思想,吕不韦越说越激动:“本相意欲花费十年时间,以本相的思想逐渐替换商君的思想。”


“自上而下的废除弱民之法,逐渐放松秦律,让大秦黔首的生活比之诸国都更为优渥,让他们因自己是秦人而自豪。”


“再于军功爵之外另辟一途,令君主可以课群臣之能,按能力与功劳为群臣分派职位。”


“同时让大秦上下形成忠孝仁义之风。”


“让我大秦将士不再只为个人富贵而战,而是为我大秦而战,为王上而战!”


嬴成蟜一直没有插嘴,静静聆听着吕不韦的讲述。


嬴成蟜必须要承认,吕不韦的思想是有可取之处的。


就如那忠孝仁义之说,后世千载王朝无数英豪都证明了这确实是非常有效的驭民之术。


但可惜,嬴成蟜并不认为这套思想适合现在的大秦。


半晌过后,吕不韦终于收敛分享欲,期待的看向嬴成蟜:“长安君以为,本相之思可令大秦万世否?”


嬴成蟜看着吕不韦的双眼发问:“申不害之术可是治国良术?”


“韩国如今安在?”


吕不韦眼中的希冀凝固了。


申不害之术优秀吗?


非常优秀!


吕不韦的不少驭臣之术都是学自申不害。


但韩国今安在?


当申不害和韩昭侯相继离世,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者的韩国反而被申不害之术所困,日渐衰退,最终被秦所吞并。


吕不韦没想到嬴成蟜没有从理论角度入手,而是从执行角度入手,全盘否决了他的思想!


嬴成蟜再问:“吕相焉知吕相不会如那申不害一般英年早逝?”


“我大秦不会步韩国之后尘?”


吕不韦轻声一叹:“本相不知。”


嬴成蟜淡声道:“所以本君支持王兄的想法。”


“若我大秦此朝有能力侵吞六国,那就于王兄一朝一统天下!”


“至于后来事,自当后来解。”


“若后代有才干,我朝留下的问题他们自然可解。”


“若后代无才干,我朝先行改革,弱化军伍,很可能会让大秦成为下一个韩国!”


嬴成蟜的问题直接而尖锐。


吕不韦一时间无言以对。


嬴成蟜声音转而肃然:“吕相之意,本君已知。”


“本君拒绝游说王兄。”


“本君也拒绝与赵国联姻。”


“若果真需要本君联姻,由王兄亲自来与本君分说!”


话落,嬴成蟜端起了案几上的酒爵。


吕不韦轻声一叹:“是本相眼拙,未能看到长安君之才。”


“本相以改一字赏千金广邀天下贤才共撰《吕氏春秋》,却不知真正的大贤就在本相身边。”


“本相此来携有新修的《吕氏春秋》全卷,不知长安君可愿受之?”


嬴成蟜拱手一礼:“谢吕相赠书。”


吕不韦露出了些许笑容:“望长安君有暇时便读上一读。”


“其间诸多思想许是与长安君之思相悖,但旁征博引之下或也能有所裨益。”


“本相只希望长安君在看到大秦内部的问题后能够直言劝谏王上。”


吕不韦诚恳的叮嘱:“请王上慢一点,等等大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