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48章 倒大霉的韩国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会议结束之后。


常浩南送别一众领导,然后收拾好东西,带着庄秉昌一起下楼。


虽然没能在今天就获得明确结果,但是这种间接改造半个省、几十万平方公里地貌和生态的狠活,本来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敲定下来。


能给决策层留下一个靠谱且深刻的印象,已经算是不错的开头了。


“常院士,您今天可真是吓了我一大跳……”


刚才的架势实在太大,庄秉昌直到现在还感觉有点冒汗。


“我之前不是说过了么,不能继续停留在小打小闹的程度上了。”


常浩南笑着回答道:


“不过也没关系……你以后会慢慢习惯的。”


2004年这会,华夏的钱袋子才算是刚刚富裕起来,各种上个世纪就做出了规划的项目也陆续开始落地。


但还远不是日后大家熟悉的那个基建狂魔。


有些事情,不亲眼看到,总归是没概念的。


“以后……”


庄秉昌似乎并没有完全理解常浩南的意思。


但他也没准备继续纠缠下去,只是跟上常浩南的脚步,同时低着头开始在脑海中规划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声音突然从二人身后传来:


“常院士!”


常浩南回过头,发现竟然是早十分钟左右就已经离开会议室的李忠毅。


“李主任?”


他停下脚步,同时示意庄秉昌先自己下楼。


后者并非科工委系统内的人员,因此即便是一些被定义为非涉密的内容,也不好在对方面前聊起。


“座谈会结束之后,上级领导又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讨论。”


李忠毅一边缓步来到常浩南身边,一边算是解释了一下自己现在才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但旋即就话锋一转:


“刚才那个沙地变耕地的技术,就是之前开会的时候,你和我们说过的灵感?”


如果搁在两年之前,常浩南越过科工委直接上报,那肯定是妥妥的不讲规矩。


但现在,情况则已经不一样了。


院士头衔暂且不论。


单工建委顾问这个岗位,就是为了向上级建言献策而设置的。


或者倒不如说,像这种国家级战略性工程,本来也不是工建委的管辖范围。


话虽如此,常浩南还是能从李忠毅的语气中听出些许的……


委屈。


“那倒不是……”


前者赶紧摇了摇头:


“有关对中东国家输出技术的事情,我本来准备单独找你聊的。”


听到“单独”两个字,李忠毅的表情总算放松下来。


颇有一种“看来咱们之间的关系还是铁”的安心感。


接着,便摆出一副准备洗耳恭听的架势。


“沙漠土壤化这个技术的细节,和沙地本身的组成以及结构性质有很大关系,蒙省的经验甚至都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到疆省,更别提海湾地区了……”


常浩南解释道:


“所以,我当时准备拿出来的,其实是一个单纯力学层面的沙体固化技术。”


李忠毅没有接话,只是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疑惑。


作为一个外行人,他好像没听出什么明显的区别。


“简单来说,就是不考虑万向结合约束当中的可恢复性,而只着重强化流变性能,通过调整固化剂的成分和配比,可以把沙体从完全离散的状态调整为类似软土地基的程度,从而可以被诸如水泥这样的一般固化剂进一步加固。”


这下子,李忠毅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可以当做地基?”


“没错。”


常浩南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对于咱们国内来说,这个技术成本实在太高,意义其实不太大,最多就是改善一部分公路和铁路的沉降情况。但阿联酋国土面积的90%以上都在沙漠里,根本没得选……再说他们也不太缺钱,正好能用得上。”


实际上,他的说法还有所保留——


对华夏而言,这项技术只能说在眼下意义不大。


却可以作为大规模填海造岛的前置科技之一。


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后,将会发挥难以想象的作用。


只是,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不光是技术和成本方面无法支持。


外部环境上也还不到时候。


不过,只是固化地基这一个作用,就已经让李忠毅双眼冒光了。


“那看来,是时候召集相关单位商议一下了……”


他稍稍定了定神,说道。


要知道,阿联酋给华夏列出的开放领域相当广阔,只是缺少一个入局的抓手而已。


而这项技术,几乎相当于瞌睡来了送枕头。


另一方面,从原则上讲,除了原有的几大军工集团以外,工建委并不直接管辖其它任何国有企业。


只能通过四个装备工业司的相关政策,在业务上进行引导。


是引导,不是指导。


不能上行政强制手段的。


因此,要想获得足够的影响力,就需要拿出相对应的好处。


而一个海合会国家市场的提前体验卡,显然是相当有吸引力的筹码……


……


工建委具体如何扩大影响力,这是李忠毅和他的领导班子需要考虑的事情。


常浩南作为技术人员,能提供一手王炸,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因此,在离开会场之后,他便和庄秉昌一起回到了火炬实验室。


本来,二人是准备再讨论一下后续的试验计划。


结果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开始聊,就看到宋景明行色匆匆地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


对方是常浩南在火炬集团的办公室主任,并不会经常出现在实验室这边。


因此,必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果然,宋景明刚一进门,就埋头从公文包里取出来了一份资料。


“常总……”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常浩南对面还坐了另一个人。


一时间,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尴尬。


尤其宋景明和庄秉昌四目相对,都直直地愣在原地。


好一会之后,后者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才是那个多余的人……


“那常院士,我先去下面休息室等您?”


庄秉昌非常有眼力见地找了个理由开溜。


临走前还不忘反手带上房门……


直到这时,宋景明才稍稍松了口气,然后赶紧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把文件夹放到办公桌上:


“常总,钟宏宇钟组长那边刚刚联系我们,说是向三星海工巨济造船厂订购LNG船的那家挪威公司突然宣告破产,并且无法支付剩余超过70%的尾款……”


这个消息,来的有些突然。


但本身对于常浩南来说不算意外。


那家挪威企业本来就属于臭名昭著的系卓尔石化旗下,最开始盯上的甚至是华夏这边的造船厂。


好在韩国人主动来抢这几艘船的订单,于是常浩南干脆将计就计,把这个烫手山芋甩给了三星海工。


还顺带着用技术问题坑了对面一把。


“对于巨济造船厂来说,这倒不完全是坏事……”


他面色古怪地摇了摇头:


“那几艘船的液货舱和再液化系统之间本来就不适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真要是交付之后出点什么事的话,巨济造船厂怕是要直接赔到破产……”


对于韩国人倒霉这件事,他虽然算是始作俑者,但完全没有任何负罪感。


反而有点想笑——


订单是你们主动抢走的。


再液化技术也是你们主动偷走的。


我们甚至还好意提醒过。


是你们自己不听,才造成了今天的后果。


只能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而宋景明在听完常浩南的锐评之后,也跟着露出忍俊不禁的表情:


“实际上,常总,巨济造船厂恐怕真的要申请破产……”


后者先是一愣,但随即释然。


造船属于妥妥的重资产行业,一笔十几亿美元的尾款收不回来,资金周转出问题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上一世华夏的大船海工也被系卓尔公司这么搞过一手,要不是上面果断出手救场,也基本只能落得一个破产的结局。


三星海工虽然家大业大,但再大也大不过国资委。


扛不住压力选择破产重组也完全可以理解。


不过,幸灾乐祸归幸灾乐祸。


常浩南很快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K先生,也就是尹锺贤,巨济造船厂经理。


现在可能已经是前经理了。


在发现那几艘船的安全隐患之后,因为扛不住来自上级的甩锅,被迫选择了投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对方的初衷是换取能彻底排除几艘LNG船安全隐患的方案。


而常浩南打一开始就没准备给他。


至于现在……


合同的甲方和乙方一起完蛋,以后就算有人接手出了事,也不可能再找到相关责任人了。


但尹经理已经交过投名状上了贼船,要想下去已经绝无可能。


于是,他赶紧关切地问道:


“我们那位K先生……现在是什么情况?”


巨济造船厂,或者哪怕三星海工完蛋了都跟常浩南没关系。


但如果尹锺贤这么个好用的内鬼因此而没了价值,那损失还是有点大的。


“钟组长说,因为工作能力出众,所以早在巨济造船厂破产重组的传闻出现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被同行现代重工给挖走了,目前正在担任蔚山造船厂的副总经理。”


宋景明回答道:


“另外,考虑到后者目前的总经理年事已高,预计他可能在1-2年内继任蔚山造船厂的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