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038章 甚至还不止菲尔兹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午九点整,随着音乐声响起,主持人上台,为期9天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在流程上其实没什么区别。


开幕之后的第一个流程,就是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吴闻俊,以及国际数学联盟主席雅各布·帕里斯二人分别上台致辞。


并且,这一段的用时还比以往长了不少——


要知道,这一次之所以有多达4000人参会,并不仅仅是因为东道主华夏派出了规模庞大的代表团。


像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有一定数学研究实力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派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学者。


尤其雅各布·帕里斯本人就来自巴西,更是对于本届大会的特殊性大书特书。


毕竟,尽管里约热内卢未能在本次竞争中胜出,甚至都没能进入最后一轮投票,但只要有了个开头,那就迟早有一天能把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到赤道以南。


自打重生以来,常浩南因为没少和外国人打交道,所以英语水平相比当初堪称突飞猛进。


但尽管如此,要听下来大段大段和技术无关的内容,还是不免有些犯困。


他强行克制住打哈欠的欲望,朝着左右两边分别看了看。


发现其他人好像也差不多。


坐在另外一边的佩雷尔曼更是已经掏出一个本子,低头不知道在写些什么。


“常。”


坐在常浩南旁边的查尔斯·费夫曼突然凑了过来。


“嗯?”


常浩南稍有些意外。


毕竟二人其实并不算熟悉。


但还是稍稍转头看向对方。


“你知道么,这一届大会,关于菲尔兹奖得主的赔率,你和佩雷尔曼教授都是1:1.01。”


1:1.01,已经是正常赔率当中的最低值了。


基本就相当于,庄家认为这事板上钉钉。


但常浩南对于博彩业是真的没有任何兴趣,犹豫片刻之后摸了摸下巴:


“我不知道。”


“……”


三个单词,让本来还想就此牵出点其它话题的费夫曼直接没了声。


几秒钟之后,他才总算恢复过来:


“你不想知道提名名单上都有哪些人么?我有个朋友……”


话才说到一半,就看到常浩南直接摇头:


“不想。”


这次,只用了一个词。


见到这一幕,坐在稍远处的皮埃尔·德利涅则当即捂住嘴,肩膀不断颤抖。


显然,费弗曼用类似话题勾引这些有望获得菲奖准得主再进行恶作剧的行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这次遇到油盐不进的常浩南,却连吟唱都没来得及就吃了瘪。


好在这个时候,台上的帕里斯教授及时进入收尾环节,才算是缓解了这边的尴尬。


而整个会场的气氛,也就此被推向了最高潮——


因为在开幕致辞结束之后,就是紧张刺激的颁奖环节。


按照惯例,首先颁布的应该是奈望林纳奖。


不过这一届,因为克雷数学研究所的横插一脚,所以排在最前面的,反而成了千禧年数学大奖。


其实照理来说,不是由国际数学联盟(IMU)负责评选的奖项,不应该放在开幕式这么重要的时候颁发。


但没办法,千禧年数学大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放在后面,哪怕放在闭幕式,都反而会给人一种它才是压轴大戏的感觉。


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放在最前面,以表示其地位不如后续的几个。


反正,这也不是常设奖项,这次就当特事特办了。


总不可能四年后还颁吧?


总之,常浩南和佩雷尔曼,就这样成为了第一批上台领奖的。


每人50万美元。


对于搞数学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不过,因为这个奖项的得主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确定了,所以反倒没了惊喜的部分。


全场最兴奋的,反而是作为颁奖人和赞助人的兰顿·克雷。


毕竟,虽然发钱还要满世界求着别人收的感觉有点过于舔狗,但正是因为常浩南的任性,才让他设立的奖项得以一跃与菲奖并列。


也正是因此,在发言的最后,克雷还专门开了个玩笑,表示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第二次站在ICM的讲台上。


在整个会场内引发了一阵善意的哄笑——


千禧年数学难题,一共就七个。


现在只剩下六个了。


又不是大白菜,三四十年没人领第二个都是正常的……


……


在千禧年数学大奖之后,就终于轮到IMU的正式奖项了。


紧随其后的,是奈望林纳奖。


获奖条件和菲奖一样,都不能高于40岁。


只不过奖励范围限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数学领域。


最终,来自麻省理工的印度数学家迈度·苏丹由于其在概率可验证明、最优问题的不可逼近性,以及最优纠错码等多个方向的贡献,获得了本届的奈望林纳奖。


在苏丹领奖之后,掌声,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倒不是因为奈望林纳奖不重要。


也不是因为大家对于获奖者本人有什么意见。


而是……


重头戏要来了。


因为2002年这会还没有设置如陈省深奖和莉拉瓦蒂奖等另外几项大奖,因此在奈望林纳奖之后的,直接就是菲尔兹奖——


由雅各布·帕里斯亲自宣读名单,主办国重要人物亲自颁发。


尽管,有诸多奖项都宣称自己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但如果一定要从中选出一个认可度和知名度最高的。


那必定是菲奖。


能够获得这一殊荣的学者,无一不是对数学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乃至能够成为数学界中流砥柱的人物。


也意味着整个数学界对于其贡献的认可。


因此,在雅各布·帕里斯上台一瞬间,能够容纳上千人的主会议厅安静地如同死寂。


不少人,尤其是菲奖的热门候选人们,甚至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而或许是作为对台下热情的回应,帕里斯抬起头,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但不知为什么,常浩南却从那笑容中,看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


顽皮?


仿佛是恶作剧得逞的时候那样。


搞数学的人,老顽童一些倒是也很正常。


但在这个场合下,总不能玩的太过分。


所以常浩南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其它可能性,只好静观其变。


“各位,经过与国际数学联盟,以及德国数学家联合会众位理事会成员的讨论与商议,我们最终决定,从本届大会开始,设置并颁发高斯奖,以纪念对数学领域起到卓越推动作用的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一时间,满座哗然。


实际上,在4年前柏林举办的第23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就已经通过了设立高斯奖的决定。


但设立归设立,当时并没有敲定具体从哪年开始评选和颁发。


而在本届大会之前,也没有太多关于此事的消息传出。


于是大家基本都顺理成章地认为,这一奖项大概是等到2006年才开始评选了。


结果,谁也没想到,帕里斯竟然直接整了一手突然袭击。


直到几分钟后,沸腾的讨论声才终于逐渐平息,众人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最前面的讲台上。


所有人都想知道,到底谁能有幸成为高斯奖的第一位得主。


而帕里斯也在此时把手中的信封举到胸前。


“根据评奖委员会的提名和投票评选,2002年度高斯奖的得主是……”


说到这里,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接着在上千道目光的注视下,从信封中抽出一张卡纸:


“来自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的常浩南,以及来自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格雷戈里·佩雷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