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721章 俯冲轰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常浩南的预测很快就成为了现实。


实际上,早在盟军行动开始之后不久,巴方便分批次派出伪装成平民的武装人员,进入控制线附近的交界地带构筑防御阵地和哨所。


按照他们的计划,这本来应该是一次力图趁着所有域外大国注意力都被汇聚在巴尔干半岛时,以最快速度达成既定事实的突袭行动。


正如北方大国在1962年所做的那样。


但是,盟军行动开始的突然性实在太强。


因此巴军在3月25日时并没有做好准备,只能硬着头皮开始任务。


而盟军行动的结束,突然性则更强。


没有人能想到巴尔干危机会以那样离谱的方式结束。


换句话说就是。


巴方的整个计划,完全崩了。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上面两件事情并不重要。


因为巴方大大高估了自己陆军的战斗力。


他们原本以为,计划的最大难题应该是在完成跑马圈地之后,应对域外大国的干涉,因此才选了这么个时间点。


但实际上,计划几乎在第一步就卡住了。


所谓突袭完全没有达成突然性。


在被发现之后演变成了一次对峙。


起初,占据地利优势的巴军还能够占据优势。


不过很快,回过神来的印军逐渐开始动用包括坦克和火炮在内的重装备进行还击。


而巴方武装的形势则急转直下。


按说到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如何体面收场了。


但是。


一来,他们为这个计划已经策划了半年有余,。


二来,刚提刀上洛的新领导人也需要一些胜利,至少是宣传上的胜利来给自己增加威望。


所以肯定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滚蛋。


哪怕最终要撤,也得干点什么再撤。


因此,冲突的升级,已经无可避免。


……


清晨。


锡亚琴冰川,西麓,萨尔托洛山。


两架来自第16“黑豹”中队的强5III正在两条山脊之间的沟壑中高速向北穿行,每一架的机翼和机身下方都挂着总共6枚mk82航弹。


跟正常的双机编队相比,这两架飞机的间距相当远,甚至在进行一些大角度的转弯时,前机还会短暂脱离后机的视野。


而另外一个不太寻常的地方在于。


这个编队的长机,是后面那架。


此时,长机飞行员瓦卡斯·阿斯拉姆上尉正一心二用地一边扫视两侧的群山,一边时不时低头查看放在大腿透明口袋里的飞行路线图。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印军完成部署的重型炮火对几个前沿据点进行了密度不高但接连不断的骚扰性炮击,而巴方却几乎不可能在交火状态下沿着己方所控制的山脊穿越控制线运输同等级别的火炮,肩扛马驮运过去的120mm迫击炮则因为射程过短,完全没有还手能力。


这让本来占据着大约一千米高度优势的巴方地面部队反而炮战中吃亏,甚至连前些天打出来的优势战损比都在逐渐减少。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麻烦,空军参谋部制定了一个使用强击机对敌方火炮阵地进行打击的计划。


处于相对制高点上的巴方观察哨其实早就观察到了对方火力发射的位置,只是苦于没有反制手段才保持了沉默。


而今天,他们的反制马上就要来了。


由于对方的阵地部署在一个反斜面上,因此直接向东翻越山脊轰炸的成功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不远处的锡亚琴冰川后面就是华夏,万一炸弹甩过了界,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攻击航线只能是沿着冰川之间的谷底,绕过山脊,从反方向进行投弹。


这是一个风险颇高的计划,不仅在于对方可能存在的防空武器,更重要的是,用两架缺乏地形回避跟踪能力的强击机进行长距离低空飞行,本身就十分考验飞行员的水平。


阿斯拉姆每隔几秒钟就会向飞在前面大约2.5公里的僚机通报前面的地形情况、


根据计划,在接近目标之后,将会由僚机首先发动攻击,而他则作为补充,根据第一轮投弹的结果决定后续动作。


很快阿斯拉姆看到了前方右侧山坡上一处标志性的C型石阵,这是航线规划中最重要的地标之一。


“黑豹二号,现在减速,爬升到450米,在下一个山口处向左转向180°,然后进入攻击航线。”


他在无线电中对前面时隐时现的僚机下达指令。


在这片地球上环境最复杂的山区中,卫星定位系统的信号稳定性和精度都很不尽如人意,因此还是需要像上尉这样的精锐飞行员发挥一些基本功。


这里的450米,显然是无线电高度仪显示的离地高度,而非绝对海拔。


“黑豹二号收到,正在爬升,投弹保险已经打开。”


无线电中传来了僚机清晰的回答。


虽然说是在山脊“之间”飞行,但实际上两架飞机的高度还是要比山脊线略高一些。


算是在飞行安全、无线电作用距离和隐蔽性之间做出的妥协。


“注意,两边山上可能部署有便携式防空导弹。”


阿斯拉姆再次提醒道,说完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还有高射炮。”


随着盟军行动的结束,最先进的B2轰炸机被人用半个世纪以前的高炮击落的事情几乎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甚至让很多国家重新审视起这种传统而古老的武器来。


他们这些整日在低空拼命的攻击机飞行员则更是如此。


实际上,印度空军唯二能够使用中距弹的战斗机,幻影2000H和米格29A都没有特别可靠的下视能力,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的威胁反而来自下方——


在这种鬼地形飞低空,万一钻过一个山口之后发现脸上摆着几门高炮,那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你。


好在黑豹二号在一个灵巧的转弯之后,并未遇到上尉最担心的事情。


这让阿斯拉姆稍稍松了口气,然后继续呼叫道:


“尾刀中队,这里是黑豹一号,请报告你们的位置。”


“……”


电台中只传来一些杂音,并没有回答。


他又重复呼叫了一遍,但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对于这样一次重要的轰炸,空军当然不可能只派两架孤零零的强5出动。


而第14“尾刀”中队,就是在计划中用来给他们护航的友军。


这个中队在大概一年前从古老的歼6换装了最新型号的歼7F1战斗机。


说实话,直到今天,阿斯拉姆都很难说服自己把那东西看做是米格21的改进型。


但总之性能不错。


如果不考虑航程和载弹量不足,单论空战性能的话,甚至还要略强于第9中队那些无法使用中距弹的F16A/B。


实际上,这个型号甚至是巴空军唯一能使用超视距武器的飞机。


只不过,性能好归性能好,但如今根本联系不到人,看来也不太能指望得上。


“老大,他们不会是刚才跟丢了吧?”


正在重新下降高度,准备进入攻击航线的僚机飞行员打趣道:


“好像从咱们进了山区开始,就没再听到过他们的声音了。战斗机飞行员嘛,平时估计很少像咱们这样练钻山沟,跟不上也正常。”


在本就是人上人群体的飞行员中,战斗机飞行员绝对是人上人上人,像这样可以光明正大吐槽的机会着实不多。


但阿斯拉姆却当即否定道:


“去年14中队接新装备的时候,上面把萨米中校也一并调过去了,按照计划,今天他是尾刀的长机,不可能跟不上我们,应该只是山区信号受到遮挡的缘故。”


这个解释算是给僚机飞行员吃了颗定心丸。


“如果是这样,我就放心了……”


阿斯拉姆还想说点事很么,但欲言又止了半天之后,还是憋回了肚子里:


“注意控制航线,不要错过目标。”


实际上,他想说的是,穆罕默德·萨米中校虽然飞行技艺高超且战果丰硕,但空军内部一直有传言说他喜欢用友军甚至是自己的僚机作为诱饵,自己则隐藏在暗处随时准备偷袭。


这条传言的真实性很难考证,但已知的事实是,跟中校一起出任务的飞行员,确实有着更高的损失比例。


照理来说,这种特质应该不适合执行护航任务。


但空军确实又找不出太多能跟着攻击机飞行员一起钻山沟的战斗机飞行员来。


只不过现在说这种事只会让准备投弹的僚机分心,因此上尉最后还是没开口。


“黑豹一号,我看到目标阵地了,正在准备投弹!”


僚机飞行员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起来,在无线电中汇报的同时,他也已经把武器选择旋钮从“LOCKED”转到了“BOMB”,然后在旁边选择了“ALL”。


作为一种设计目的是在大平原地形甩投氢弹的飞机,强5的瞄准具反而不适应这种直来直去的投弹方式,更没有花里胡哨地激光瞄准吊舱或者电视摄像机。


只能靠飞行员的经验选择投弹点。


好在为了执行这次的别扭任务,地勤特地在起飞前给每一枚MK82炸弹换上了被称为“蛇眼”的减速装置,基本无需考虑提前量,只要把炸弹在目标正上方丢下去就行。


在距离目标只有大约不到2公里的地方,僚机飞行员拉起机头,准备进入最后的俯冲。


也就是在这一阶段,跟在后面的阿斯拉姆看到有一道白色的羽烟从侧面山脊上腾空而起,扑向正在调整姿态的黑豹二号。


“小心,有萨姆7在朝你射击!”


上尉赶紧提醒道。


强5糟糕的后向视野让僚机飞行员不可能直接看到下面的情况,而眼下也同样来不及做个滚转了——那几乎相当于放弃本次攻击。


因此,他强忍着恐惧多坚持了一秒钟,把六枚炸弹全部丢下去之后,赶紧将飞机改平,同时关闭加力并按下干扰弹发射按钮,连续发射了3组红外诱饵。


这一番动作顺利骗过了本就摇摇欲坠的便携式导弹,只不过在高压之下僚机飞行员的投弹动作难免变形,他在后视镜里专门注意了一下,发现虽然炸弹好像砸在了预定位置上,但却并没有任何发生殉爆的迹象。


对于一个炮兵阵地来说,这基本上就意味着攻击没能成功。


“黑豹一号,我可能错过了目标,需要补充攻击!”


无线电中的声音带着些许惋惜。


然而跟在后面的阿斯拉姆却清晰地看到,那六枚炸弹准确地覆盖了几乎整个半山坡,甚至掀起了一阵小规模雪崩。


“难道……”


上尉的心中有了个很不好的猜测。


正常来说,这种建在如此先要地势的阵地一定会储存至少半个级数的炮弹,现在却完全不见殉爆的意思。


要么是炮弹已经打完了,要么……


这个阵地是假的。


也就在他想到这个关节的一瞬间,飞机座舱里突然响起了RWR刺耳的告警声。


同时,他的眼角余光已经看到了,远处更高的冰川之后,有两条白色的尾迹正高速向他们杀出来。


“注意,敌军飞机!”


阿斯拉姆大声提醒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