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内御猫,从虎形十式开始! > 第472章 坏消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殿下谬赞了。”


“必勒格虽久居大漠,但也对殿下的威名早有耳闻。”


“今日有幸得见,当真是名副其实。”


郑王和必勒格在这刑部天牢之中还有心思互吹彩虹屁。


看得出来,对于眼下的局势,两个人都很淡然。


就是不知道这两人是真的泰然处之,还是刻意伪装。


“狼主若是知道必勒格大使在京城遭受如此待遇,恐怕会非常痛心。”


对于郑王的这番话,必勒格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多做表态,而是转而说道:


“只怕狼主现在有更加令他心痛的问题需要解决。”


“不是吗,殿下?”


自打自己被关押起来,必勒格便知道事情往他没有预料到的一步发展了。


从今天郑王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来判断,必勒格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位大兴皇帝的豪赌。


他毕竟是大漠的使节,大兴敢如此对待他们的原因不难猜测,那就是大兴不再需要那虚伪的两国友谊了。


“对于这件事情,我也感到非常遗憾。”


“我们的那位陛下还很年轻,难免有冲动的时候,但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


郑王很有自信的说道。


必勒格看着眼前的这位郑王,脸上虽然保持着微笑,但心中已经对此人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郑王野心勃勃的事情,就连他这个大漠使节都非常清楚。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大兴依旧呼风唤雨,权势滔天,屹立不倒多年。


对于郑王所说的话,必勒格并没有怀疑。


这样的人没有必要用言语虚张声势。


初次与郑王会晤之后,必勒格也不禁开始在内心中怀疑,自己此次出使大兴到底是对是错?


眼下看起来,不管未来坐在皇位的是永元帝,还是郑王,对于大漠来说,似乎很难说哪一个才是更好的局面。


“希望未来两国还能保持友好吧。”


必勒格由衷的说道。


“和平,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郑王留下这么一句,重新披上兜帽,告辞离去。


两人的私下会面非常短暂,言语上也并没有交流什么太多有用的信息,看起来真的只是打個招呼那么简单。


但两个人到底交流了什么,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最为清楚。


……


接下来的几日,三小只还是照旧在京城的各个衙门串门,监督这帮官员们的工作。


只是如今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应付安康公主,即便是被故意找茬,也是笑脸相迎,绝不给安康公主发飙的机会。


这让一心要扮好蛮横公主角色的安康公主都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了。


而现在,李玄正在严肃的批评安康公主入戏不深的问题。


“可是,阿玄。”


“我们每次去他们都好吃好喝的伺候,我抽查他们的工作本来是不符合规矩的,结果他们还非常配合,一点怨言都没有。”


“甚至我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这种情况下我还这么发飙嘛?”


安康公主委屈巴巴的辩解道。


李玄不管,啪啪的用尾巴拍地,恶狠狠的教训道:


“蛮横公主发飙还需要理由吗?”


“茶水太烫了,点心不好吃,对方长得太丑……”


“想要找发飙的借口,又怎么会找不到?”


“你个小丫头就是在消极怠工!”


安康公主和玉儿看了李玄列举出来的这些理由,不禁一脸黑线。


“阿玄,你这以后让殿下还怎么做人?”


玉儿出面为安康公主打抱不平。


她觉得若是安康公主真的这么做了,这以后的名声可就完了。


“糊涂呀,为了大兴的未来,牺牲点名声又算的了什么?”


“等到以后大兴真的动荡起来,那时候的牺牲的恐怕就不只是这点名声了。”


李玄摇摇头,无奈的说道。


两个丫头毕竟还年轻,还有不少天真的想法。


不管是永元帝还是郑王,都不是等闲之辈。


两虎相斗,势不俱生。


若不能及时扑灭郑王的野望,叫其兴风作浪,届时整个大兴,乃至天下都要跟着动荡起来,不知多少无辜百姓要牵扯其中。


李玄自然是不希望安康公主和玉儿身处这样的一个世道。


“可如果我们无理闹事的话,岂不是反而耽误了他们备战的进程吗?”


安康公主用手掌垫着下巴,不解的问道。


李玄沉默,无言以对。


安康公主说得有道理。


虽然眼下还不清楚郑王为何容许这些官员积极备战的原因,但敌人想做的事情,出面阻拦总是没有错的。


这几天,李玄晚上也没有消停,往返于各衙门中重要官员的居所,但一直没有什么发现。


内务府也在积极探查,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消息。


这样顺风顺水的备战过程,让李玄一点都没有开心起来,甚至忧心忡忡。


这段时间的探查,让他清楚的明白,这些官员并不仅仅是做戏,而是在认真的推进进程,甚至效率还相当喜人。


可越是这样,李玄越是不安。


现在不仅仅是内务府的两位总管,就连永元帝也都哑火了。


亏得他们之前还信誓旦旦,结果这仗看起来还真要打起来了。


虽然永元帝说过,战争打响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好事,但李玄就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虽然他之前只是远远的见过郑王几次,但却能肯定这绝不是一个肯轻易投降的人。


“阿玄,你先不要急。”


“我们还是先等等消息,再采取行动吧。”


安康公主摸了摸李玄,平复着他急躁的心态。


白天照例巡视了一圈京城各衙门之后,日暮时分,三小只便返回了景阳宫。


当三小只前脚回来,两位总管后脚就过来拜访。


出奇的是,两位总管的面色都不太好看。


不仅如此,他们还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已经查清楚他们在干什么了。”


赵奉说着,拿出了一叠奏折和密信。


尚总管在一旁接着说道:


“他们不是在备战,而是在掏空国库!”


“什么!?”


三小只震惊的瞪大眼睛。


安康公主第一时间翻看奏折和密信,李玄在安康公主的怀里,趴到了桌边,一起看了起来。


随着快速的浏览奏折和密信上的内容,李玄和安康公主的眉头也是渐渐皱了起来。


奏折上的内容全都差不多,乃是各种告急文书。


“银钱、粮草、军械、物资……”


“国库这是要被搬空了吗?”


安康公主看完,不禁呐呐的问道。


按照奏折上的账目,大兴原本的国库虽然并不富裕,但也绝对算不上空虚。


可这几天账目上的消耗却如同流水一般,哗哗的开始见底。


仗还没有打起来,国库就已经告急了。


“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备战就已经到了要濒临破产的地步。”


尚总管叹息一声,似乎同样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李玄此时也才明白,之前那些官员那么认真的备战,竟然是为了把国库耗光,让这场战争直接胎死腹中,在备战阶段就宣布夭折。


“国库的储备原本是足够的吧?”


“否则父皇也不会坚持开战。”


“那他们这么做,真的不怕死吗?”


眼前的奏折和密信,彻彻底底的突破了安康公主的认知。


在她看来这是明目张胆的挑衅皇权。


原本,三小只的任务是揪出在备战过程中消极懈怠之人,以此治罪,削弱郑王手下的势力。


可现在,郑王却是足够把手下这些人全部送去杀头的罪行主动送了上来。


对于安康公主的问题,尚总管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他先是拿过了一本奏折,然后对着上面的账目,开始一一说明。


“殿下,这里记录的并不是已经消耗的总账。”


“这上面一部分,占据消耗一小半的,乃是直接支援前线的物资。”


“而剩下的一多半,才是要集结二十万出征大军的预计消耗账目。”


安康公主按照尚总管的解释,很快就看明白了账目,可即便如此也没有好受多少。


“也就是说,支援前线的物资已然开始征调,一部分已经在送往前线的路上。”


“而至于出征大漠的二十万大军,则是还没见到一个影子,但国库里剩下的储备已经不够了供大军出征了是吗?”


“他们想以此逼迫父皇收回成命?”


“可这账目不对吧?”


“他们假账做得如此夸张,得推出多少人出来顶罪?”


安康公主说得没有错。


即便在李玄看来,这个计谋也并不高深,甚至愚蠢。


“这不是主动给永元帝递刀子吗?”


永元帝正愁找不到机会收拾郑王的党羽。


这件事要是查下去,以耽误对外战争,贪墨国库的罪名,那还不得杀个血雨腥风?


“殿下,他们高明就高明在这里。”


赵奉说着,面色难看的握紧了拳头。


“国库里的钱,他们分文未动。”


赵奉的话,让三小只都感到莫名其妙。


安康公主更是追问道:“可这奏折上的账目……”


“他们预支了国库里的钱。”赵奉深吸一口气,不甘的闭上眼睛:“从前线周遭的府县。”


三小只眨巴眨巴眼睛,有些没听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尚总管按了按赵奉的肩膀,替他做出了解释:


“陛下敢于言战,也是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在几个重要的衙门有着扶持起来的亲信,国库的开支更是被陛下严密监控。”


“可没有想到,郑王却是想办法绕开了这些人耳目。”


“他们以尽快支援前线的名义,直接从前线周遭的府县库房,将所需一应物资粮草调往前线,不足的部分,以临时战争税的名义从民间征集。”


“这件事情正在逐渐扩大范围,影响极其恶劣。”


听到这里,三小只的心里齐齐咯噔一下。


“原则上,临时战争税的征集物资,将在未来几年从国库分批偿还百姓,所以才说是预支了国库。”


“开支如此巨大,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直接调集了供二十万大军消耗的物资粮草,这在运送的途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浪费。”


“本应该循序渐进的事情,被他们直接从一开始就提到了最大限度的消耗。”


三小只听到这里,不禁面面相觑。


只听尚总管的解释,他们已经可以想象前线周遭的府县正在发生着什么。


当地官员以朝廷的名义,掏空库房的同时,还对百姓们横征暴敛。


而这一切的解释,可能会变成永元帝一时兴起,发动了对大漠的战争。


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中被有心人推动的话,百姓们对永元帝的怨念将会有多大。


想到这个画面,李玄不禁咽了口吐沫。


“而且到底征集了多少物资,又有多少消耗在了途中,最后送到前线的还剩余多少。”


“这其中的细节,我们身在京城都难以查证。”


“即便将来一一查证,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说到这里,尚总管也罕见的露出了一丝疲惫之色。


“也就是说,郑王利用这个机会,不仅损害了父皇的在民间的威望、还能贪墨大量民间征集来的银钱粮草等物资,最后更是逼迫父皇停止备战,收回成命,颜面尽失……”


“一举三得吗?”


安康公主喃喃自语,神色复杂。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前,安康公主还真以为那些官员有了长安知县的前车之鉴之后,开始努力工作,听从永元帝的命令了。


可现在看来,她真的是太过天真了。


“现在,换成我们进退维谷了。”


尚总管叹了口气。


突然,李玄跳到了桌上,然后用尾巴写道:


“是我没有完成任务。”


“阿玄,这事儿跟你没有关系!”赵奉断然说道。


“难道我们整个内务府都是摆设,需要将责任都推到你这一只猫的身上吗?”


“此事已经查明,是由几个吏部、户部和兵部的低级官员,冒名传令至地方,地方在给予积极配合,才产生了这样的后果。”


“内务府未能及时察觉,难辞其咎!”


赵奉低垂眼眸,面色阴沉。


三小只头一次看到赵奉如此可怕的模样,都不禁有些沉默。


尚总管在一旁没有说话。


如今内务府的总管是赵奉,这些事情都需要他自己来处理。


否则,赵奉失去陛下的信任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迟疑了片刻,李玄对赵奉问道:


“还有什么我能做的吗?”


“会有的。”赵奉语气坚定。


“吃下去的,我定要让他们加倍吐出!”


赵奉语气森寒,令人胆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