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 > 第七百三十五章 陆小宝,超牛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傅璟佑拿着钱买了半斤油炸花生米,外加两瓶老白干。


傍晚陪同一个车间里的几个老前辈坐下唠了两钟头才回去。


之后真要忙一阵子了。


孩子们开学早,进了九月初就要送去学校。


尤其是时安。


城里的学校讲究多,好的学校就更有讲究了。


京北大附小的各种书面手续就不说了。


正式开学上课之前,还得带人过去统一基础体检、量尺寸订制校服和红领巾等。


傅璟佑忙了几天,基本料理完孩子们的事儿,京北几所高校陆陆续续地也要开学了。


国英社那边,陆淼这期的帮忙也到了头。


就跟谈老师打了招呼,提前请了假两天歇班为开学做准备。


……


之前当书袋的帆布口袋用得太久,边角已经磨损出了小破洞。


陆淼选休闲风格的麻布料子重新做了一个。


临了朴素手提袋的包带一侧,还用方形的轻丝面料点缀,给系了一朵别致的花。


必要的时候解下来,还能当帕子使的。


弄完这些,陆淼拎高手提袋打量。


要么极简,要么极奢。


这样就挺不错。


她满意地轻轻点头,把大块布料收了起来。


缝纫机台面上还剩两段裁剩下的细碎布条,十五到十八厘米长,两指宽的样子。


做不了什么,丢了或者当绳子系带使总觉得有点可惜。


陆淼回屋拿了几卷宽窄不一的蕾丝边出来。


她捏着蕾丝边和布条比画,思索能做点什么。


唐梅忙完外头的活儿,捏着蒲扇进来坐在她身边扇风:


“哎哟这天儿,都立秋个把月了,还不见凉快下来呢?”


“应该快了,活儿等太阳歇一歇再干啊,都晒成什么样了……”


“哪是什么活儿?就是孩子的几块尿布,太阳大洗了正好晾起来。”


唐梅笑眼望着她摇摇头,转口提起另一茬:


“小谢马上也要结婚了,礼怎么随呀?”


“就那么随呗,先前凌家多少,他们家就多少。”


以为唐梅是怕两家关系亲近,随少了会不体面,陆淼补充道:


“五十块也不算少了,多少人一个月都挣不了那么些钱,佑哥实习工资也才二十块。”


唐梅摆手,“这礼可不算少。”


两家不偏不倚,唐梅其实也是这样想的。


“文佩那会儿过来问这事儿,说怕随少了不好看,问问你随多少,她参考琢磨一下。”


“你不是知道我随的多少吗?”


“是。”


唐梅点头,又说:


“我跟她说的也是五十块,这不是怕你想一出是一出,多加点或者扣下来点,回头闹得跟她那边不好看吗?就问问。”


要是说了随礼是五十块,临了又超出五十块,那不叫人误会,以为是故意压人一头吗?


再换个角度,要是低于五十块,也让人不好写。


万一人家理解成坑他们多花钱呢?


陆淼顿了一下看唐梅,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些点子上。


“随礼随多随少看个人情况,真有情分也不是靠钱来衡量的,这个东西没什么好参考的……以后再有人找你问这事儿,你就说不知道,非要追问就让他们来当面问我。”


这问题怎么回答都容易出错。


碰上个心思多的,数额说得略大一点,保不准人家还要猜忌起家底儿呢。


个人视个人和两家之间的情况,随个人的就是了,有什么可参考的。


唐梅“嗯”了一声点点头。


陆淼不爱别人插手她的事,她是知道的。


也就因为刘文佩是新媳妇儿,她才插了这么一句嘴。


现在想想也是。


凌家跟他们家的情况就不一样。


随礼方面的事,就是要拿主意,刘文佩也是该回去问她公婆。


凌家老两口虽然不在这边儿,可是离得也不远。


唐梅想着点点头,心中不插手闲事的想法愈发坚定。


陆淼机灵“嗯”了一声,突然有了想法。


修整布条毛边,再剪下一段颜色相近的生成色蕾丝与布条对齐。


陆淼埋头“笃笃”踩着缝纫机,很快一条精致独特的蕾丝发带,就显现了全貌。


没有太费劲地去想,之前一些用不上的废料就又有了着落,而且还能上新款了。


很不错!


陆淼满意弯弯眸子,窸窸窣窣裁剪蕾丝边继续做下一条发带。


想到什么,她偏头问了一嘴:


“刘文佩什么时候找你问随礼事儿的?最近好像没怎么看见她过来呀?”


“她哪是过来了?就是前两天下午梅子帮忙给看着孩子,我出去买菜的时候撞见了才唠那么一嘴,最近没怎么来了。”


“哦……”


陆淼若有所思应了一声。


想法虚晃一下,很快又没放在心上,继续低头捣鼓自己的。


总觉得怪怪的,但是又有点说不上来是哪里怪。


可能是她想多了吧……


毕竟刘文佩不是在人民大学的食堂里找了活儿干吗?


兴许人家只是忙呢?


晃晃脑袋,陆淼没太把事儿放在心里。


……


再说高校开学后的事儿。


陆淼开学即是王炸。


之前由她翻译的美国著名《战争风云》,中文版在出版社印刷上架后,编辑徐红梅给她寄来了正版例文书籍。


但东西没寄到家里,还是寄到京北大,由校长交给专业导师,再由导师传了一路交给她。


原本不理解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圈。


直到陈铆钉在校园广播里表扬了她,她才知道,原来这个也是一种荣誉和能力的表现。


是会载入在校个人成绩、成就册里的。


徐红梅大概猜出她不懂,所以直接给她寄到学校,顺水推舟一步到位。


中文版《战争风云》分上下册,共有厚厚的两本。


同学们常找陆淼借着看。


有人看内容,有人看热闹。


但对于书封上明显的竖向排版:“译师:陆淼”几个字,就没有人觉得不牛的。


这不是三五页的草稿纸,而是实打实的两本书!


不是没见过陆淼午休课间译稿的时候。


但是她之前忙碌得太过随心所欲,大家都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现在看着两本排版印刷好的实体书,冲击力实在太强。


大二英语一班的所有人仿佛才惊醒一般,都萌生出“她到底怎么做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