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 > 第六百九十七章 从来没有这样的事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家里没有外人,陈桂芬就也不拐弯抹角了,直言道:


“女人怀胎生子有多凶险,你前头也见识过了,她辛苦给你生了三个孩子,肯定功不可没,可是孩子啊……”


陈桂芬拍拍傅璟佑,眼神深沉,口吻更加沉重:


“咱们不能只顾着自己高兴,也该考虑考虑你岳父岳母的处境和感受。”


傅璟佑放下碗筷,端正坐着。


他听得很认真,可却是越听越迷糊。


索性陈桂芬没有卖关子的心思,直接挑破道:


“淼丫头没有姊妹,家里就她单崩一个儿,你岳父又是有头有脸的……”


“明面上是不好讲究这些,可身后要是没人继承,将来说断就断在半道上了,你岳父心里能好受,外头的闲言碎语也不见得好听……”


别看改革开放,现在是新华国、新社会,可香火的延续,依旧被视为顶顶重要。


再有能耐的人,无子无后,在大众眼里始终会被瞧不起、看不上。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普通人家都难以承受外界异样的目光。


更何况是陆家那样的体面人家?


陈桂芬话点到这里,傅璟佑和贺宏进就都知道她表述的是什么意思了。


傅璟佑沉眉认真思索,贺宏进却急了,连连摆手:


“你这个话的意思,那是要把孩子匀过去一个?”


“不行不行,这是傅家的种子,怎么能送来送去?再说,万一让亲家多想了怎么办?还当是咱们是给出去一个孩子,要额外谋他们家什么呢……”


陈桂芬皱眉道:


“你话怎么说得这样难听?孩子又不是物件,哪里就是给啊送的?小两口在京北就一直就跟亲家、亲家母住在一起,孩子除了户口不上在一个本子上,其他的也不差什么。”


“那也不行,自家孩子不上自家户口,上到别人家去?那到时候孩子到底是该叫他俩爹妈,还是姑妈姑丈?真是全乱了套!”


“这不是在商量吗?你总念道香火,没有陆家的姑娘,又哪里能有傅家的香火?你不能只圆满了自己,叫亲家一家子被人取笑戳脊梁骨。”


老两口吵得不可开交,傅璟佑默默喝完面汤,放下碗筷道:


“这事儿别纠结了,我跟淼淼商量商量,我们自己拿主意。”


贺宏进蹙眉瞪眼瞧他,没说话。


陈桂芬反拍着他说:


“你别管你叔,他就是茅坑里的石头,二百五一个,又臭又固执!”


陆家亲家不遗余力地照拂两个孩子。


将心比心,陈桂芬也愿意站在他们的角度多考虑。


“这事儿你跟淼丫头商量商量,先看看她什么意思,老幺也还小,距离读书还好几年,户口不着急这一会儿上。”


“嗯。”


傅璟佑点点头。


贺宏进搓搓后脑勺,直啧声叹气:


“乡里哪有这样的事?这事儿传出去不让人家笑话吗?”


娶媳妇儿又不是入赘。


孩子不随自己姓,这不就是给人家话茬,让人家议论吗?


贺宏进顾虑颇多,觉得这事儿从哪里看都不那么合适。


偏偏他说话陈桂芬不听,傅璟佑也叫他不要管。


贺宏进满心忧虑,着急得很。


最后却只能焦灼又懊恼地坐去大桌子旁边,长吁短叹的嘬烟杆不吭声了。


陆淼意识超前,傅璟佑与她日夜耳鬓厮磨。


几年的时间下来,个人思想觉悟早甩同时代人群十几条街。


傅璟佑心思开放活络,更追求的是幸福和圆满。


并不固执执着孩子只能随自己姓这一点。


陈桂芬提的这个事儿,他过去是没往这方面想。


现在话点到这里,仔细想想其实挺有道理的。


只是不知道媳妇儿和老丈人的确切想法是什么?


不好贸然下定论,傅璟佑便想着这两天出门办事儿的时候,到县里顺路打电话回去问问。


反正怎么样都好吧。


孩子总归还是在他们面前吃喝教养的。


也不是说改了名儿,或者改了姓儿了,儿子就不是他儿子了。


心疼他坐了那么久的车,他吃完面后,陈桂芬说着,就要把院里偏房收拾出来让他休息。


傅璟佑没让。


陈桂芬道:“你就一个人回来,难不成还要费大劲回那边收拾?就听我的,在这边住!”


傅璟佑点头,“我是就在这边住,但是不用费力气为收拾。”


他指了堂屋里靠墙的竹床,又说:


“夜里我就睡这儿,穿堂风打这儿走,还凉快。”


“有正经睡的地方不睡,睡着像什么话?”


陈桂芬还是要去收拾出地儿,傅璟佑固执拉着她摇头。


在旁边叹了半天气的贺宏进敲敲烟杆,道:


“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你不随了他的意,一会儿他真跑那边去了。”


陈桂芬顿了一下,想起前几年因为住房闹的事儿,又想起傅璟佑的脾气,只能松口让步。


这次回来,傅璟佑没有拖家带口。


一路上没什么需要聚精会神操心的地方,他在卧铺车间安稳睡回来的,精神头很足。


陈桂芬寻思他坐车累,想让他歇一歇,躺下睡会儿。


他不。


他跟贺宏进拿了钥匙,跑去东打谷场那边看老宅房子去了。


正是农忙双抢交替的时候,早季稻割完,又割中稻、晚稻。


割了谷子还要打谷子。


打着谷子了,同一时间,还要忙着插种今年的第二季的双季谷子秧苗。


南方多以大米为主食,种植的庄稼,也多以稻谷为主。


傅璟佑走在池塘岸边,沿路打量。


烈日炎炎,这个点儿气温还高着。


热浪的气息一层高过一层,泛着斑斓丰收色彩的农田里,没什么人影。


靠竹林那片儿,宅子旁边的打谷场上,倒是还有人在忙着。


远远看过去,似乎是想赶在这会儿有点小风的时候,把谷堆里的灰尘砂砾扬出去。


几个老少身影交错,不断忙活着。


傅璟佑往那边回自己家,打谷场上的人认出他,都停下动作。


稀奇地凑到门前枣树阴凉下,跟他拉呱唠嗑:


“小六回来了?!”


“听说你媳妇儿刚又给你生了小子,这次是不是回来办满月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