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185章 再次开启大脑超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唐康近距离打量起徐昀,发现对方精神状态比自己还要好并且没黑眼圈,加上那浓密的头发怎么看都不像是刚熬夜的样子。


诧异之下他忍不住问道:“你昨天睡了几个小时?”


“四五个小时吧。”徐昀如实回答。


“那为什么你精神这么好?”


“可能是天赋吧,人和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徐昀嘴角噙着笑意淡淡的说。


而这个回答则让唐康顿时陷入呆滞。


“睡觉也有天赋?”


本来在他的认知中,所谓的天赋是指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学习的知识,相比普通人往往只需要稍稍努力便可以确定成就。


但现在徐昀的表现刷新了这份认知。


谁能想到对方在睡觉上也有天赋,不需要睡很长时间就可以恢复精神。


当真是不给普通人留活路。


怪不得昨天晚上直到最后徐昀都没有要走的意思。


他知道从今以后实验室头号勤奋成员的名头,就要落到徐昀手里了。


不过他羡慕归羡慕,心里却没有任何嫉妒仇视。


毕竟这个项目是纵向课题,并且还关乎到被海外卡脖子的技术,上面是有特定要求的。


必须在时限内做出成果,尽快让国产激光雷达技术领先国际才行。


如此项目组里的人表现越优秀,项目早日完成的概率又大些。


伴随思维快速运转,最终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


“真是让人羡慕啊!”


丢下这句话唐康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返回自己位置的时候总觉得有些落寞。


接下来的时间其他人也都相继过来。


继续昨天的工作。


直到一道高兴的中年男子声音传来,徐昀这才放下书籍赶紧起身。


刚抬起视线便看见一道头发银白目光深邃的身影。


虽年龄估摸着和唐延山差不多,但从步伐来看身体应该是比较健壮,估计和秦向新一样都喜欢健身。


随着对方朝他走过来,徐昀注意到工作证上的名字后连忙打招呼。


“潘院士好。”


潘文军驻足上下打量了徐昀一眼,丝毫没有掩饰脸上那快溢出来的喜色。


“你就是徐昀吧,瞅着京大出了个数学天才,今天总算是把人拐来了。”


“老汤向我推荐伱的时候,我还担心京大那边会不舍的放人呢。”


徐昀听到潘文军这句话倒是有些意外,接过话茬下意识问了句。


“是汤院长推荐的我?”


刚从吴仲平那里知道这件事时,他就在想帝都大学的项目为什么会突然找到自己。


敢情是汤谷聪当了这个中间人。


“老汤对你可是非常喜欢啊,我们俩一起喝茶没少听他念叨。”


潘文军和徐昀说着这些趣事,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汤谷聪的影响,完全没有拿他当外人。


而想到汤谷聪,徐昀记得对方经常线下过来催更。


现在他人来到了帝都大学,只怕催更强度只会变得更频繁。


“看来往后要躲着点了。”


想到自己已经不打算专门为拓扑群论写论文,而是直接尝试证明拓扑群论,他在心里暗自嘀咕着。


毕竟这要是汤谷聪过来,还真不好说。


潘文军倒是没去思考徐昀在想什么,边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边对徐昀喊道:“你先跟我过来吧,我给你介绍下我们课题目前的具体内容,以及你接下来要负责的工作项目。”


“好的潘院士。”


徐昀对此自然是求之不得,点头回应一声连忙跟在潘文军身后。


……


“我们既然要搞国产激光雷达,那技术上肯定要和国际齐头并进甚至超过对方。”


“所以研究传统的机械激光雷达肯定不适用了。”


“经过项目组的探讨,我们最终决定选择以光学相控阵技术为主的固态激光雷达,不过眼下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


办公室内徐昀听着潘文军的介绍,神情也逐渐变的凝重起来。


传统的机械激光雷达主要有光电二极管,反射镜和激光发射装置等组成,其中控制反射镜发射角度的旋转部件因为结构功能寿命有限。而固态激光雷达结构简单无需旋转部件,在尺寸上可以大大压缩,提高使用寿命并使其成本降低。


加上在允许的角度范围内可以做到任意指向,且扫描速度快被行业预测为未来发展趋势。


他昨天晚上看过不少相关书籍,对眼下整体情况也有所了解。


现阶段固态激光雷达不足在于功率密度低,探测距离短无法作为主激光雷达大量使用。


尤其潘文军提到的光学相控阵,更是需要有极高的加工精度。


还有光栅衍射除了中间明纹外还会行成其他明纹。


这种旁瓣问题会让激光在最大功率方向以外形成旁瓣分散激光能量。


因此要想研究出跻身国际水平的激光雷达,解决这些问题确实非常困难。


何况这还仅是硬件上的问题,其核心帧间匹配算法以及数据预处理回环检测,同样非常重要。


毕竟好的激光雷达一定是软件和硬件以及算法的耦合。


再对项目整体有了一个清晰认知后,徐昀心里也明白这次的进阶任务难度有多大。


想在四个月内的时间完成,紧靠埋头研究的话根本没有希望。


“看来这次想拿到任务奖励要靠超频了,也不知道四百多的积分够不够使用。”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昀做出了决定,那就是通过开启大脑超频来解决问题,保证自己能够获得那份自动化智能模块机器人图纸。


说起来他也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开启超频,积攒下来的积分和能量胶囊,想必能够满足需求。


要知道他各项能力以及脑力提升后,面对这种难题消耗的积分数量会下降很多。


不过为确保不出现意外,他还是要等把固态激光雷达涉及的知识全部掌握后再开启大脑超频解决,这样仅有两颗能量胶囊也足以支撑他找到方法。


正当徐昀暗自思索着这些时,思绪又被潘文军的声音打断。


“我听你们校长说你在算法上也很有天赋,去年还开发出准确率接近百分之百的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所以除了数学模型外我打算把SLAM激光的算法研究也交给你去解决。”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徐昀果断答应下来。


“好啊。”


“有你这位天才加入,相信项目一定会圆满成功。”听到徐昀的回答潘文军满脸高兴,说着还不忘走过来鼓励式在肩膀上拍了下。


“那我先出去忙了。”


徐昀没打算继续在潘文军这里逗留,说完便作势回实验室着实开始工作。


“你去吧,等下我让人和你对接,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过来问我。”潘文军摆摆手笑着说。


从潘文军办公室出来,没多久便有一位师姐过来和他对接算法相关工作。


对方可能是因为在算法的研究上遇到了问题,得知徐昀要接手表现的非常开心,临走时还特意提到有事可以找她。


值得一提的是,徐昀并没有接着对方的算法去继续研究构建。


而是更换了一种新的算法。


先不说对方的东西的确满足不了雷达要求,那点进度还不如他推倒重来。


随着徐昀正式参与项目,在帝都大学的生活也很快步入正轨。


除了凭借自己的实力优化算法外,便是学习掌握激光雷达其他相关知识。


遇到存疑的地方还会去找潘文军以及另外两位教授进行请教。


对此其他人倒也乐意看到这种情况,起码徐昀没有因为自己在数学上做出的成就,表现出自大盲目自信能不好的情况。


再说只有对激光雷达掌握全面,才能更好研发出适配的算法。


还有便是为了达到最大效率,徐昀几乎每天都使用了深度睡眠时间,以至于轻松顶替了唐康成为整个联合实验室最勤奋的人。


起初唐康还不相信徐昀这种作息能长时间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结果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后,徐昀依旧连个黑眼圈都没有。


这让他彻底相信,徐昀在睡觉上也是有天赋的。


期间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徐昀也没停下,奈何始终欠缺点灵感无法推进。


倒是偶尔和陈诗禾聊会视频,让他紧绷的精神放松不少。


就这样。


时间很快来到四月份,在将近一个月的爆肝下,他开发的帧间匹配算法初具雏形。


最关键的是激光雷达涉及的知识全部掌握。


甚至不夸张的讲,现在让他独自制作一台激光雷达设备都没有问题。


无非是有些粗糙,技术上无法和国际相比。


“以我现在对激光雷达技术的掌握,开启大脑超频应该能轻松找到技术突破的方法,能不能顺利拿到任务奖励就看这次了。”


晚上激光雷达联合实验室内,此刻其他人都已经返回宿舍休息,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今天就开启大脑超频攻克现阶段的问题。


随着话音落下,他的手心中顿时出现两枚很像是液体维生素的能量胶囊。


下秒没有任何迟疑果断丢到嘴里咬破,当略带有苦味的液体滑入喉咙,立刻消耗剩余积分开启大脑超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