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带着荒田回过去 > 第243章,出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PS:有些人在问干嘛写这情节,主要是四九城附近,有些情节咱不敢写,就换个地方写。而且从那边逃荒过来,家里总归会有一些亲人,这是根。


……


杨小乐骑着车来到了火车站,也没有去找刘主任。


而是来到售票窗口这边咨询了一下。


果然和他之前知道的一样,火车只到河N的信仰,从信仰转火车到肥市,剩下的火车站就不清楚了。


金寨地处信阳和肥市中间。


而信阳没有到金寨地区的火车,得去了肥市,然后再想办法。


现在不像后世有地图有导航,什么都能查到,别说这边的人不认识,就是一个市的人都不一定知道他们家在哪里,只能去了那边以后再慢慢的去问了。


16.8元一张票。


挺贵的。


想了想,还是询问了一下时间,居然要2天半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想想还是准备买两张卧铺。


29块5毛6一张。


杨小乐直接买了两张票。


不过这两张票不是给大哥的,其中一个是给他准备的,他准备也过去看看。


主要还是有几个原因的。


第一是他不太放心,要知道四九城有全国供应,这边的情况会好很多,而其他地方,他可是听过,饿极了可是什么都吃。


包括ren……


第二是他在学校也没什么事情。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他想去肥市看看。


长青孤儿院是建国以后没多久就有的孤儿院,他想去看看。


“你们运气还真的好,最后两张卧铺给你们了。”


售票员接过钱,笑呵呵的将两张票递给了他,顺带唠叨了一句。


看了一眼票,下午四点的车。


下方写着:6天以内有效。


询问了一下他这才清楚。


这时候的车票不像后世,哪一班就对应哪一班,错过了就不行了。


这时候的不一样。


票上的班次是一部分,如果错过了,6天之内,只要是去往信阳的车子都可以坐,只是没有座位了而已,相当于站票。


买好车票直接就离开了。


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奔着大哥的


回到家里,老爹和老娘在家,其他人都在屋里去了。


“票买好了吗?几点的?”


“嗯,现在坐车的人少,好买,下午四点的车子,娘你收拾一下,把证明开一下,去把全国粮票给换了。”


王秋菊轻轻点头站了起来:“你去找你哥,让他请几天假跟我去一趟吧!”


杨小乐挥了挥手里的票,对着他笑了笑:“我跟你去吧,反正我少上点课不影响,大哥还是让他上班吧,你们两个别到时候走丢了。”


“这……你太小了,而且你学习重要。”


“没事,就这么定了,走吧,我带你去开证明,还要把粮票换了。快点。别耽误时间了。”


听到这话,王秋菊看向了杨广志。


还是要他来做主。


杨广志听到这话,琢磨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就让小乐去吧,这孩子机灵。”


说完,看向了他:“小乐,你娘除了上次逃荒来京都,其他都没出过门,你也一样,去了以后多问。”


杨小乐闻言点了点头。


“知道了!搞的跟您出过远门一样。”


杨广志听到这话,瞪了他一眼。


随后两人骑车去了供销社说明了情况,开了个证明,又去了街道办加盖了一个章。


其实有了探亲证明问题就不大了,反正现在的证明大部分都是针对农村人了。


对城里的不大。


有这东西能住招待所,做事情还方便一些。


正好他的证明也要街道开。


拿着证明和粮票、油票去粮站。


18斤3两的地方粮票,加上三两七钱油票换了18斤3两的全国通用粮票。


这是两个人十天的定量,需要从定量里扣除。


当然了,这玩意拿着证明,去当地的粮站,同样能同比例兑换回来。


这样干的人非常的少。


王秋菊看着儿子这一路轻车熟路的办手续,虽然是一路问下来的,但是一点也不胆怯,顿时放心了不少。


回到家里,大姐在那里烙饼。


旁边已经放着做好的一堆饼子。


看到他们回来,赶忙说道:“快吃饭吧!都过了吃饭的点了。”


杨小乐摸了摸额头,无奈的说道:“大姐,都说了,不要带,火车上有卖饭的,这天又不是太冷了。到时候都馊了。”


听到这话,大姐努努嘴指向了老娘:“你跟她说去,娘说了,买吃的太贵了,让多做点带着你们路上吃,哎,对了,中午房老师回来,我跟他说你请假的事情了。”


杨小乐闻言点了点头:“说了是吧!那就好。”


随后看着这些饼子摇摇头:“这个路上我不吃,就算不馊了,都硬邦邦的,怎么吃啊!”


“怎么就不能吃了?我看你是吃的好了,以前咱们能顿顿吃上干的就不错了,还嫌弃这,嫌弃那的。”


老娘从屋里拿出来些东西放在堂屋,听到这话,怼了他一句。


杨小乐撇撇嘴。


看着她在那里收拾东西,好奇的问了一下:“娘,爹有没有说让你去他们庄子看看啊?你这怎么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啊!”


听到这话,老娘收拾东西的动作顿了一下。


想了想直接就出去了。


杨小乐见状笑了笑,没去吃饼子,盛了一碗榆钱饭,就着炒大白菜吃了起来。


见老娘不在,对着杨小美说道:“大姐,家里的菜你们别舍不得吃,我们很快就回来了,回来我再弄,还有鸡蛋也是,偷偷吃,不要舍不得,听到没?”


大姐闻言嘿嘿一笑,对着他点点头:“放心好了。等你们回来,保准给吃完了。”


听到这话,杨小乐也就笑笑。


大姐其实还遗传了老娘抠抠搜搜的性格,而且还是在农村长大的,让她敞开毫无顾忌的吃,可能性不大。


不然他也就不用交代了。


换成喜子还差不多。三五天就能给干光了。


“姜妍呢?她回去了吗?”


杨小乐四下看了看,对着她询问了一下。


大姐一边弄着饼子,一边说道:“没回去,她自己去郊外了,我们约好了,下次我们两个再去。”


杨小乐轻轻颔首。


至于喜子和小丽,肯定是找大院的孩子玩去了。


等了一会,老娘就回来了。


进来以后,就开口说道:“你爹那边有个大爷爷,还不知道在不在了,让我们这次去了顺道过去看看。”


杨小乐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行了,先吃饭吧,下午四点的火车呢!提前一个小时过去就好了。”


王秋菊想想感觉也是,坐下来吃起了饭。


“哎,对了,那个信你一定要收好啊,上面有地址呢!”


“知道了,丢不掉。”


吃了饭,老娘在那里收拾着。


找旧衣服,旧床单之类的,又想着带什么其他的东西。


杨小乐在那里看的是直摇头。


得,这一路估计够折腾,他总不能看着老娘拿这么多东西啊!


收拾了一个下午,三点不到,两人就准备出门坐火车了。


刚刚出门,就看到大院里的孩子浩浩荡荡的都都回来了。


王学文和王学武提着两个满满的大篮子,旁边跟着妹妹王珊珊,直接跑到王大妈面前炫耀了起来。


“奶奶,你看,我们提前完成任务了,你看,挖了多少野菜!”


王大娘本来还挺高兴的。


当看到里面的东西,直接摸了摸额头:“我的妈呀,你们不是说认识野菜吗?这是野草,这能吃吗?”


王学武拿着一个叶子的野草奇怪的问道:“这不就是野菜吗?怎么就是草了,你看这肉这么厚呢!!”


王大娘见状摇摇头,“你倒地上,一会我看看哪些能吃的,你别把我们给毒死了。”


杨小乐瞅了一眼,顿时忍不住了。


蛤蟆草。


清热解署的草药,学名叫啥他也不记得了,这玩意跟黄连一样苦的要命。


不止是他,大院里的孩子也是一样的情况。


一看就是平时没挖过野菜。


“秋菊啊!这是回老家了吗?”


王大娘看着两个人的样子,询问了一下。


王秋菊点点头:“嗯,家里出事情了,回去看看!”


“哎,你也别太难过了,去吧,不耽误你时间了。”


这个事情大院里已经基本上知道了。


王秋菊见状点点头,打个招呼就直接离开了。


两人出了大院,直接去了白塔寺医院门口的公交车站这边,坐车去火车站。


“我跟你说,让你早点,你非要墨迹,车子都来了。”


来到火车站,老娘就开始抱怨了。


杨小乐见状在那里偷笑着,知道发车的时间,没必要这么早过来,卡着点多好啊!


带着她直接去了火车那边。


此时火车站站台上热闹哄哄的,非常热闹。


杨小乐也是一阵的奇怪。


看样子是团队出发的。


没管这些,直奔卧铺的方向赶去。


王秋菊也没坐过火车,只能跟着杨小乐去了车厢。


来到卧铺门口,对方接将票收了,发给两人一张床铺的号。


“小乐,你买的卧铺?这得多少钱啊?”


王秋菊进来以后,才发现这是卧铺的车子,着急的在那里询问着。


杨小乐一边找了床位,一边说道:“娘,两三天的路,做硬座屁股都受不了。”


“那这卧铺多少钱?”


“多少钱你就别管了,我买都买了,又退不了了。到了,就这里。”


杨小乐一边说,一边来到了指定的卧铺位置。


此时卧铺里还没有人,只有两个人在这里。


王秋菊站在卧铺门口,看着空荡荡的车厢,一阵的心疼:“你看,都没人坐,就你骚包,非要坐卧铺。”


“怎么可能,售票的人说我这是最后两张票了。娘,你睡中间,我睡最上面好了。”


杨小乐指着上中下三个床铺,对着她交代了一下。


听到这话,王秋菊叹了口气,这买都买了,只能这样了。


不过还她还是不放心的反复问着车票的钱。


当知道一张票要28,王秋菊就在那里算了起来:“一张28,咱们要是来回都坐,那不得一百多块钱?加上咱们还要转车,嘶……”


算完以后,她倒吸了一口凉气:“我大半年的工资都没了。不行,回来不准再坐卧铺。”


杨小乐翻了翻白眼。


没搭理她。


偷偷看了一下时间,距离开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哎,这一路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呢!”


“听说那边洋鬼子特备多?”


“是啊,广交会嘛!都是卖给外国人。”


……


思绪间,车厢里开始陆陆续续上来人了。


清一色的中山装,四个兜,一看都是干部。


王秋菊见状,赶忙站起来。


杨小乐看了一眼对着她安慰了一下:“娘,你怕什么啊?你是来坐车的,紧张什么啊?”


“哦~~”


王秋菊反应过来,看了一下床铺说道:“这下铺是别人的,我这不是怕人说嘛!”


说话的时候,这边过来了三男一女。


为首的一个中年男子见状客气的笑道:“同志,你们也是这车的啊!我们也是这铺子的!”


“哎,哎,是,是。我们坐车回老家!”


“哦!那感情好,这一路上大家都有个伴了。”


随后问了一下床铺的位置。


各自坐了下来。


其中三十多的妇女看着王秋菊笑道:“大姐,你别紧张啊,我叫王红,是食品公司的,这次是去广州参见广交会,你们干嘛的?”


听到对方的话,王秋菊一阵的高兴。


毕竟是一个公司的:“哎呦,你们是食品公司的啊?我也是,不过我是副食品店的!”


“咦,这么巧啊!那咱们都是革命同志了啊!”


王秋菊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那哪能跟你们比啊!你们都是大干部呢!”


旁边刚刚说话的男子喝了一口茶水笑道:“哎,别这么说啊!毛**他老人家不是说了嘛!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啊!”


听到这话,王秋菊只是笑呵呵的在那里点头。


杨小乐听到几个人说话,顿时反应过来了。


春季广交会。


刚刚举办两年的广交会,可是每年外贸重要的收入之一,各个市、省各大公司都会派人过去,十分的热闹。


因为去要面对的都是外国人。


去的人都是经过层层选拔,除了翻译、经贸这行业特殊人,其他的人都得根正苗红。


用他们话说,那就是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