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1178章,演习VS演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夜欢愉。


美人妖娆。


“你要去杀谁?”


“方尊海。”


“哦?”


张庸心思一动。于是没再问。


杀方尊海?敢情好。果然,她和自己的目标是一致的。


“我走了。”


“好。”


“给我枪。”


“好。”


张庸给她一把勃朗宁M1935。还有两个备用弹匣。


想了想,又给她一把瓦尔特PPK手枪。用来防身。


梅筱静悄悄的从酒店的窗口垂悬下去。绳索当然是早就准备好的。绑住床腿就能使用。


张庸继续睡觉。


刚才折腾累了。很快睡着。


迷迷糊糊的感觉有人钻入自己怀里,逐渐醒来。


哦,是梅筱静悄悄的回来了。


她将夜行衣脱了,直接钻入了被窝里面。


“搞定了?”


“搞定了。”


“受伤没有?”


“蹭了一下。”


“严重吗?”


“不严重。”


“那就好。”


张庸将她搂入怀里。继续睡觉。


懒得看时间了。反正天还没亮。


睡了一会儿以后,又蠢蠢欲动。于是毛手毛脚的。


梅筱似乎也有点兴奋。又缠缠绵绵和他共度爱河。


良久……


心满意足。


“轰……”


“轰……”


忽然听到远处有闷响。


刚开始的时候没注意,后来发现不对。


这是什么声音?


好像是炮弹爆炸?


哪里的炮弹爆炸?


难道是日寇提前打进来了?


逐渐清醒。


坐起来。凝神细听。


梅筱也听到了。但是没有在意。


“炮声?”


“应该是。”


“哪里来的炮声?”


“可能是演习吧!”


“演习?”


张庸感觉不对。


他决定起床。去查探究竟。


在北平城内,居然能听到炮声。绝对有大事。


穿衣服。


简单洗漱。出门。下楼。


带着队伍下来酒店一楼大堂。发现这里挺安静的。


来往的客人并不多。但是都很淡定。似乎对持续不断的炮声完全没什么感觉。可能是习惯了?


到前台。借电话。打回去二十九军军部。


正好。接电话的就是副参谋长王璞。张庸于是询问究竟。


“专员,你不用紧张……”


“有人打炮,我能不紧张吗?哪里打炮?想要做什么?”


“是驻丰台的日寇在进行军事演习。”


“日寇?军事演习?”


“是的。”


“他们经常进行演习吗?”


“最近一段时间,演习非常频繁。大家都习惯了。”


“习惯了?”


张庸暗暗皱眉。


习惯了,就掉以轻心了?


别人日寇在磨刀霍霍,你们居然无动于衷?


“日寇什么部队?”


“河边旅团。”


“河边正三?”


“对。”


“我们在哪里能够看到?”


“宛平。”


“我要去宛平。”


“这……”


王璞欲言又止。


张庸也没立刻说话。脑子在想事情。


这个河边旅团,就是直接挑起卢沟桥事变的元凶。就是他们谎称有士兵失踪。要进入宛平城搜索。


旅团长就是河边正三。联队长是牟田口廉也。大队长是一木清直。


这几个人,都是靠着挑起冲突,然后青云直上的。


最终,一木清直死在了瓜岛,罪有应得。但是牟田口廉也、河边正三,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惩罚。


然而,如果说,事变是他们三个的责任。那就是严重错误。


事实上,这是日寇的高层战略。


日寇早就试图发起全面的侵略。


没有河边正三,也会有河边正四。没有一木清直,也会有一尿清直。


无论日寇是换了谁来,侵略的步伐都不会停止。


演习,往往就是进攻的前奏。


收回心思。


“安排车辆。我要去宛平。”


“我和你去吧!”


“好。”


张庸没有异议。


带着学生兵,回到南苑机场。


这里是他的根基所在。当然需要和家里人交代一下。


万一蝴蝶的翅膀胡乱扇动,他刚刚到宛平,日寇就发起攻击了呢?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


机场内,一架DC-3运输机正在降落。带来二十多名空警四团的战士。


张庸于是发出命令,不用继续空运战士过来了。


这边已经有一千多名学生兵。


空警四团能做的,学生兵都能做。


学生兵做不了的,空警四团也做不了。


免得浪费航空汽油。


“报告!”


“说。”


“报告专员,外面有运输队到来。”


“哦。”


张庸急忙出去迎接。


果然,又是系统送货来了。但是数量不多。


只有500支马四环步枪。还有五十箱子弹。没有捷克式轻机枪。没有迫击炮。


皱眉。


陆地运输果然很受限制。


每次运输量都相当的小。


如果是船运……


咦?


船运?重庆?


系统是将大部分武器弹药都分配到那边去了吗?


有可能。毕竟,眼下最需要武器弹药的,除了北平,还有230师。那可是淞沪会战的第三梯队。


唉,系统的产量还是严重不足啊。无法顾及到各個方面。


“来人!”


“到!”


“请宋团长过来。”


“是。”


很快,宋有明就到来了。


张庸将武器弹药全部交给他来处置。给学生兵配备。


单纯的步枪,在战场上的作用其实不大。但是,总好过没有。如果是用来打埋伏的话……


隐约间,张庸有些模糊的想法。


他不想和日寇硬拼。不想被动的挨打。想要主动出击。想要伏击日寇的小股部队……


打阵地战。被日寇的飞机、大炮、坦克猛轰,结果就是死。


但是如果主动出击,打埋伏,就能避开日寇的重武器优势。


我一千多人,伏击你日寇一个中队,应该有机会全歼吧。


一次消灭一个中队……


每次消灭一个中队……


积少成多。


垒沙成塔。


系统地图正好可以帮助他获取战机。


不过,具体怎么打,他还没有想好。


毕竟,智商有限……


“报告!王副参谋长来了!”


“好。”


张庸于是带队出发。


坐汽车。先到火车站。然后坐火车去宛平。


从火车站到宛平,有十几公里。这条铁路,就是目前进入北平的唯一通道。


其他的通道,都已经被日寇封锁。禁止通行。当然,汉奸和日寇可以通过。


火车站很混乱。


里面隐藏有大量的红点日谍。


张庸琢磨着,要全部抓起来,估计需要三天。


可见,日寇对火车站是志在必得。早就潜伏了大量的人员。伺机而动。


只要上面有指令,那么多的日谍,就能瘫痪火车站。


有很多武器标志。其中有大量炸药。


忽然心思一动。


“王参谋长。”


“专员你请。”


“我闻到了炮弹的气息。”


“什么?”


“这个火车站附近,隐藏有炮弹。”


“什么?”


王璞感觉不可思议。


火车站,有炮弹?隐藏?哪里能看出来?


“应该是日谍隐藏的。”


“日谍?”


“对。跟我来吧!”


“好。”


王璞半信半疑的跟在张庸后面。


张庸带着他们拐入附近一条小巷。来到一个大门紧锁的房屋前面。


房屋挺大。外面有围墙。以前可能是个仓库。


将大门踹开,直接闯进去。


“你看。”


“啊……”


王璞顿时傻眼了。


看到房屋里面堆满了一个个木箱。


木箱的上面,有一些符号和数字。写的是75毫米炮弹。


惊讶。


难以置信。


“嘭!”


张庸撬开一个木箱。


没错,里面都是75毫米山炮弹。


每箱三发。大约有三百多箱。也就是1000发炮弹。


多吗?


不多。


才一千发炮弹,算个啥!


如果是放在苏德战场,都不够一个炮兵连一天的消耗。


然而,对于此时此刻的二十九军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及时雨。因为他们最缺乏的,其实就是炮弹。


二十九军没有自己的兵工厂,所有弹药都需要外购。然而,日寇已经封锁了平津,根本不可能外购。


距离最近的阎老西,倒是可以自己生产75毫米炮弹。但是,他是不可能卖给二十九军的。其他人更加不可能。所以,二十九军的炮弹是打一发就少一发。打完就没得补充的。极其稀缺。


“你看,我没说错吧。”


“日谍,日谍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的。”


“我,我,我要立刻报告宋军长……”


“这都是小事。安排人在这里严加看管。然后运走就行了。我们继续去宛平。”


“好吧!”


王璞急忙安排。


好一会儿以后,才依依不舍离开。


上火车。


几分钟以后,火车启动。


“哐哐……”


“哐哐……”


一路行驶。顺利到达宛平。


路上暂时没有意外。但感觉炮声是越来越清晰了。


“日寇还在演习?”


“应该是。”


“他们的炮弹真充足。”


“是啊!”


王璞满怀感慨。


他当然知道日寇实力强大。


如果真的打起来,二十九军是肯定打不过的。


所以,才要努力媾和,不断退让。以求偏安一隅。但是,眼下,已经退无可退。


谁也不知道,日寇会什么时候发起全面进攻。


也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很茫然。


从上到下,都很茫然。


偏安一隅已经做不到,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沉默。


“哐哐……”


“哐哐……”


只有火车的轰鸣。


终于,顺利到达宛平。下车。


当地驻军出来迎接。


“专员,这位是驻守宛平的吉星文团长。”


“吉团长,辛苦了。”


“专员大人,请。”


“日寇在哪里演习?”


“上去城楼就能看到了。”


“好。”


张庸上来城楼。


一路上,日寇炮声不绝于耳。


其中,还时不时夹杂有大口径炮弹的爆炸声。


判断不是75毫米山炮。也不是九二步兵炮。应该是100毫米以上的重炮。


在当时菜鸡互啄的亚洲战场,100毫米以上的火炮,都可以称为重炮了。


上来城楼。举起望远镜。


果然,看到东面,不断爆发出一团团的火光。


从火光的强烈程度来判断,应该是有多个不同口径的火炮在进行交叉射击。


其中,爆炸最猛烈的火光,半径差不多有五米。


“那是日寇的野战重炮兵联队?”


“是的。”


“日寇又增兵了?”


“是的。”


王璞机械的回答。


日寇在不断增兵。二十九军却没有援兵。


或者说,没有信得过的援兵。


金陵来的援兵,二十九军上下都信不过。


王家烈在前。谁都怕成为第二个王家烈。


张庸脸色绷紧。


情况不妙啊!实力对比太悬殊了。


日寇将重炮都拉出来了。


一阵猛烈炮轰,二十九军根本承受不住的。


日寇的重炮兵联队,如果没有“独立”两个字,一般都是装备105毫米重加农炮。


如果是前面有“独立”两个字,那就是装备150毫米榴弹炮。


正常编制一般都是36门火炮。配备大量卡车。机动性很强。炮弹数量也很充足。


二战日寇一个非常诡异的怪现象。就是陆军不缺弹药,不缺油料。但就是缺船。所以,无法增援被围困的岛屿。


相反的,如果是在亚洲大陆作战,就没有这样的危险。随时可以增援。


“日寇演习多久了?”


“从早上六点就开始了。已经三小时了。”


“看来是预谋已久啊!”


“是的。”


“吉团长,如果日寇在重炮的配合下,大举进攻宛平,我们挡得住吗?”


“报告专员,我们会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那就是挡不住了。”


张庸直言不讳。他不想自己骗自己。


或者说,要将二十九军从幻想中戳醒过来。勇敢面对残酷的现实。然后寻求应对之策。


不要寄希望于继续媾和,继续退步。


已经退无可退。


“专员……”王璞欲言又止。


“我去看看守军的工事。”张庸摆摆手。走下城楼。


“请跟我来。”吉星文在前面带路。


看完防御工事以后,张庸基本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


这个河边旅团,已经得到了105毫米重加农炮的援助。这是非常强大的战力。难以匹敌。


局势确实危殆。


阵地战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只会白白伤亡。


就宛平城目前的工事,是完全经受不起105毫米重加农炮的轰击的。


他看到的防御工事,都是土木结构的。最多承受75毫米山炮的轰炸。面对100毫米以上的重炮,是无法阻挡的。


只有钢筋混凝土才能抵挡得住。但是很可惜,没有。


实力悬殊。


非常悬殊。


在这样的平原地带和日寇打阵地战。除了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意义不大。


然而,他张庸不能说的太直接。不能全盘否定别人。


哪怕伱是正确的,别人也会反感。


只能是徐徐图之。


“王参谋长,吉团长,你们有没有想过,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什么意思?”


“就是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主动出击,消灭日寇。”


“主动出击?”


“对。既然日寇可以发起进攻我们,我们也可以进攻他们。寇可往,我亦可往。找准机会,偷袭日寇的后方。就像古代作战一样,可以用三十六计。只要能够打赢,什么办法都可以用。千万不要和日寇硬拼。硬拼是拼不过的。”


“这……”


“好好想想。我就说这么多。”


张庸本来是想要惜字如金的。担心说多错多。但是话头打开,就收不住了。


这是后来八路军的战略。主动出击。打歼灭战。


避开日寇锋芒。专打日寇的薄弱之处。看准机会,立刻下死手。


沉默。


日寇演习的炮声还在持续。


“其实……”


王璞欲言又止。


张庸装没听到。


要说就说。不说就闭嘴。


“其实,我们也是准备进行一次大规模演习的……”


“哦?”


张庸眼前一亮。


演习?


二十九军也要演习?


有搞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