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564章,军火仓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第二个日寇早就醒来了。


这个家伙在装死。张庸早知道。但是懒得揭穿对方。


他现在抓获的日谍太多了。早就审美疲劳。不对,是审问疲劳。一个两个日谍也不珍惜。爱咋咋的。


看不爽直接杀了。比捏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想活命,就得拿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来。”


开门见山。


单刀直入。


那个日谍沉默片刻。然后抬头。


“我知道游老爷……”


“知道什么?”


“他的安全屋。”


“里面有什么?”


“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安全屋很重要。里面有多部电台。”


“哦?”


张庸眼神闪亮。


电台?还多部?


好,这个好。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电台。


不但是自己需要。红党那边可能也需要。


眼前的环境,电台是非常敏感的设备。即使有美元也是买不到的。洋行都没得卖的。


究其原因,还是日本人在背后搞鬼。拦截了电台的销售。


日寇拼命拦截华北的电台,也是为了防止有电台流入东三省,然后被抗日分子利用。


“在什么地方?”


“大理道。具体门牌号我不清楚。门外有一根电线杆。电线杆的上面,挂着一个残破的风筝。”


“甘小宁和游老爷是什么关系?”


“他们没有关系。是我无意中知道的。游老爷是我们的人。他潜伏很久了。”


“好!你可以活命了。”


张庸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几部电台,换一条命,值得。下次可能还有收获。


大理道……


好像距离不是很远?


立刻和陈宫澎打招呼,然后带着几个人匆匆出发。


很快到达大理道,找到那根上面有风筝的电线杆。


目标非常清楚。


因为地图显示,里面有武器标志。


换言之,就是这所房子里面,隐藏有武器弹药。果然是安全屋。


没有看到人。


附近的房子也是空荡荡的。


奇怪,人都到哪里去了?难道是感觉局势不对,都搬走了?


这样也好。可以瞎搞。


哪怕是在里面开枪,估计周围都没有什么反应。


当然,想想而已。不可能真的开枪。


开锁。


进入。


目标房屋是一栋两层的古老建筑。确实是有些年头了。


陈旧的家具上有很多黑尘。说明很长时间没有人打扫。


如果是一般的小偷,可能也就是进来看看,发现没有什么油水,多半又会灰溜溜的离开。


然而,张庸不是小偷。


他已经知道这里面是有武器装备的。所以,搜查的十分详细。


按图索骥。找到存放武器装备的隐藏空间。在一个脏兮兮的角落里。外人肯定想不到,这个角落下面,居然还有地下室。用力在上面跺脚,也没有空鼓的声音。显然,这是用大理石板封装的。


仔细的找,终于是找到了机关。小心翼翼的打开。


“吱吱嘎嘎……”


“吱吱嘎嘎……”


果然,挪开的是厚厚的大理石板。


三米长,一米宽,蛮力开启的话,至少需要六个大汉才能抬起来。


下面是一个黑乎乎的储藏室。


应该是有一段时间没有打开了。有难闻的气息传出。


等气息消散的差不多,才点亮火折子,仔细查看。结果没看到电台。也没看到武器。都是一些砖头、石块什么的。角落里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大洋。还有一些零碎的纸币。


看来,这个游老爷,的确是非常小心啊!


储藏室里面居然也有伪装。上面那些零零散散的大洋,就是瞒天过海的。


一般人找到这些大洋以后,估计立刻就收手了。然后赶紧离开。断然不会想到,这个储藏室还有玄机。下面隐藏的,才是真正的宝贝。


将砖头和石块都搬走。将大洋也收集起来。然后继续打开下面一层。


好家伙,下面一层也是用石板封住的。


张庸暗暗怀疑,游老爷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将石板打开。


换言之,就是这个安全屋,不是他一个人使用的i需要的时候,至少会出现五个人。


如此沉重的石板,至少需要五个人才能挪开。


哼哧!


哼哧!


终于,石板被挪开。


“有了!”


“有了!”


成功的找到了隐藏在下面一层的宝贝。


电台!


三部!


武器!


很多!


那个日谍的确没有说错。


他确实知道游老爷的一些秘密。知道这里有宝贝。


所以,无论你做的多么机密,都有可能被猪队友出卖。特工行业也是如此。最怕就是同伴做了叛徒。


日后王天木被抓,陈恭澍被抓,都是被叛徒出卖的。


“电台?新的?”


“对!”


张庸低头查看电台上面的铭牌。


很意外的发现,居然不是日寇自己生产的电台。而是美国人生产的。美国通用公司出的。


这种美国人的电台,功率相当大。居然是15W的。


这个就厉害了。三部电台,全部都是功率15W的大家伙。而不是常见的3W或者5W。


为什么说15W电台是大家伙?


主要是说它的功率很大。传播距离非常远。可以绕半个地球。


这么说吧,功率15W的电台,如果是放在上海的话,已经可以和遥远的莫斯科取得联系。距离足足八千公里呢!


从上海直接发报给纽约,也是丝毫不成问题的。很多外国大使馆、领事馆使用的,也就是这种功率15W的电台。


国内通讯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电池。”


“看到了。”


张庸点点头。


大功率的电台,需要很多电池。


后世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那种燃气灶、燃气热水器使用的一号大电池,在1935年,其实是无比珍贵的。


珍贵到什么样的程度?它是战略物资!


战略!


战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个小小的电池,居然是战略物资!敌我双方都严格掌控。


电池和电子管,是保持电台运作的基本设备。也是易耗品。


国内无法自己生产。必须全部进口。


商店里也买不到的。只有特殊渠道。


很多地下战线,为了输送几枚电池,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出现人员牺牲。


现在有多少电池?


足足十盒!每盒都有六个。总共六十个!


六十个!


六十个!


足够一部电台用好多年的时间了。


赶紧吞没一盒。


哪怕是随身空间十分紧张,也必须藏几个。它可是战略物资!


除了电台,下面还有大量的武器。


相对于电台来说,武器就很普通。


有步枪。


有驳壳枪。


步枪就是马四环。大约有一百多支。虽然是比较随意的堆叠在地上,但是状况良好。


随手抓起两支看了看枪管。膛线还是非常整齐的。几乎可以认定,还没怎么使用过。


此外,还有十二挺捷克式轻机枪。都是20发直弹匣。


也都是新枪。质量非常好。


然后就是子弹。也有二十箱。每箱都是1000发左右。总数足足两万多发。


这是安全屋吗?


当然不是。这完全就是武装据点啊!


一旦日寇攻打北平,潜伏在城内的日谍,可以立刻拿起这些武器,在城内大肆制造混乱,里应外合。


怎么打?


没得打。


被日寇渗透成这样,哪里还有胜利的可能?


日寇为了攻略北平,也的确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难怪日寇内阁感觉吃不消。军部投入有点大。


当时的日寇,应该没有想到,二十九军会那么羸弱。会轻松被击溃。


毕竟,在喜峰口战斗中,二十九军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让日寇也是不敢小瞧的。


谁知道……


然后日寇就飘了。看不清自己了。


三部大功率电台,还有剩下的电池,当然也是全部拉走了。


陈宫澎兴奋的直搓手。


他原来就是何基丰的手下。一直跟着何基丰战斗。后来才调去军部直属的五原手枪团的。


说起这个何基丰,陈宫澎那是眉飞色舞。


都是拼命三郎。


在喜峰口,全部都抡起了大砍刀。


现在,何基丰指挥的109旅,就驻扎在宛平城,和日寇距离不到一公里。可以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大名鼎鼎的卢沟桥,就是何基丰的驻防范围。


站在张庸的角度,给何基丰补充多少的武器弹药,都是值得的。这位何旅长,那是真的凶猛!杀日寇绝对给力!


“你说,游老爷在其他地方,会不会还有据点?”


“估计有。”


张庸眼睛眯细。蠢蠢欲动。


虽然,这次没有缴获什么财货。可是,武器弹药也是宝贝啊!


在战乱时代,武器弹药比金钱还重要。


有枪,才能守住钱财。


否则,就是小孩子抱着金砖上街,后果可想而知。


“那我们……”


陈宫澎跃跃欲试的。


对于金钱,他不是很看重。但是武器弹药却是非常喜欢。


这是军人的天性。


一次就缴获足足可以装备一个加强连的武器弹药,陈宫澎当然高兴了。


如果可以多缴获几个这样的武器弹药据点,不但可以极大的减少北平城内的隐患,还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武器弹药补充。


事实上,赵登禹的37师,装备水平非常一般。和51师这样的主力是无法相比的。


老上司何基丰指挥的109旅,也急需弹药补充。如果有武器补充,自然是更好了。


此时此刻,哪怕是多一颗子弹,都是好事。


问题是,抓游老爷吗?


估计这个日谍不好征服。说不定会打草惊蛇。


最终,张庸决定扫街。


和当初在上海滩一样,一点一点的扫过去。


就从四海钱庄开始。


这个地方见不得光。做了也不怕。对外就宣称是韩立韩老魔做的。


韩老魔是谁?你们自己慢慢想!


但是陈宫澎反对。


他摇头。


“我对付不了里面那么多人。”


“我们没有特殊的关系。每次只能进入一个人。根本不是里面的人的对手。”


“进去就是送死。”


陈宫澎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


张庸:……


好吧。确实如此。


虽然,四海钱庄的确非常令人心动。但是……


“有车吗?”


“有。”


“那咱们现在就去干点别的活。”


“那他们怎么办?”


陈宫澎对张庸的办事风格,算是深有体会了。


这个家伙,经常做一出是一出的。没头没尾的。说是来四海钱庄,结果抓了甘小宁几个。


人抓了,审问了,也不说怎么处理,现在又要去做别的。


好累。真的。陈宫澎有点无所适从。


幸好,他是战场摸爬滚打出来的。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


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放了。”


“放了?”


“对。放了。”


“那……”


陈宫澎只好将人放了。


张庸表示没什么可惜的。日谍那么多,难道抓回来管饭?


放回去,让他们长一长,说不定下次抓到,还可以割第二次韭菜。北岗太郎就是。割了一茬又一茬。


没说的。准备车辆。然后出发。


游老爷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


张庸要找的,就是那种有武器标志。但是又没有人的房屋。


结果,很快就有目标。


在太平街的某栋二层小楼里面,也是有众多的武器标志。


好家伙,这里面也隐藏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吗?


看看四周。这边住的人倒是挺多的。但是这栋小楼里面,并没有人居住。


摆摆手。技术开锁。进入。


意外发现,里面居然打扫的相当干净。桌子上只有薄薄的浮尘。


显然,这栋小楼,应该是有人经常照顾的。可能是日寇。也有可能是日寇雇佣的工人。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这栋小楼,并没有被荒废。应该是属于特别照顾对象。


那么,它会是日谍藏匿武器的地点吗?张庸不清楚。


武器弹药是有。可是主人是谁。张庸是真的不知道。


管它呢!全部挖出来再说。


到了自己手里,就是我的。


别人调查,是顺藤摸瓜。他是直接找到瓜。然后再找藤。或者找不着藤都无所谓。反正瓜已经到手。


按图索骥,找到十分隐蔽的地下室。


挖开!


点亮火折子。


“啊……”


陈宫澎倒吸一口冷气。


显然,以他的见多识广,也是惊讶不已。


张庸顿时好奇了。


里面到底有啥呢?


探头下去查看。


然后他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我的娘咧!地窖里面,居然摆放着密密麻麻的马克沁重机枪!


张庸:……


玛德,过分了啊!


日寇居然连马克沁重机枪都准备了。


他们是要做什么?


下次要不要将意大利炮都搬来?


好家伙,足足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啊!都是崭新崭新的。上面还有编号。


“是东北军的……”


陈宫澎兴奋的表情逐渐的黯淡下来。


东北军那么多的精良武器装备啊,都落入日寇的手里了。然后日寇将其运输到北平城内,藏匿在这里。


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


都能组成一个机枪连了。还是重机枪连。


可想而知,这些重机枪一旦被日寇利用起来,会给中国军队造成多大的伤亡。


想想都不寒而栗。


弹药也是非常的多,足足有五十箱!五万多发!


这是据点吗?


完全就是军火仓库啊!


骇人。


震惊。


当即和109旅再次取得联系。


这一次,109旅长何基丰亲自带人赶来了。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