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299章,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处座!”


“少龙,你又立功了。”


“谢谢处座夸奖。这是我应该做的。”


“少龙,不用这么谦虚。刚刚我还和委座提起你。”


“啊?”


张庸一愣。


和委座提起我?晕哦!


你和委座提起我做什么?我和委座又不是很熟。


事实上,我也不想和他熟。


太熟麻烦。


“对。我刚刚和委座汇报一些其他事情,委座问起,那些试图刺杀夫人的日谍,都抓到没有。”


“呃……”


“我说少龙正在抓。已经有好几个归案了。”


“处座……”


“少龙啊,这是很好的机会。要把握住。”


“是!”


“记得这件事优先处置。一定要将日谍的嘴巴撬开。不要怕死人。死了就死了。”


“是。”


“就这样。”


处座挂掉了电话。


张庸拿着话筒。迟迟没有放下。


为难了。


刚刚才答应李伯齐,要安静十五天的。结果处座立刻来电。


来电也就算了。还安排了一个任务。


抓捕试图刺杀夫人的日谍。他不会啊!要抓,只能是老办法。


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所有的日谍全部抓回来。然后打地鼠。运气好,说不定就抓到相关的日谍。


如果运气不好。那就只能继续抓。抓到有发现为止。


处座最后两句话也很重。


不要怕死人。


死了就死了。


说明委座对这件事很上心。


只要是和刺杀夫人有关的日谍,就不用留活口了。


抓到一个,干掉一个。


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赋予了他先斩后奏的权力。


没错。就是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是和试图刺杀夫人挨上边的。杀无赦!


甚至,委座和处座,都没有提到证据。


什么意思?就是先杀。


有没有证据不重要。只要有嫌疑,都可以杀。


当然,指的是一般人。


那些大人物肯定不在其中。圈一个范围,上校以下吧。也就是团长这个级别。


如果是团长有嫌疑的话,可能需要报告。但是营长、连长级别的,就不用提。


其他人对号入座。


级别和团长差不多。还可以挣扎一下。如果不到团长级别,直接毙了。


放下话筒。


缓缓的坐下来。难得的凝神细思。


委座和处座,为什么给自己那么大的特权?肯定是担心夫人真的遇刺。


他们想要快速的将所有的隐含消灭在萌芽状态。


说真的,这个放权是非常恐怖的。


如果他张庸拿着这个特权当令箭,完全可以在上海滩,掀起腥风血雨。


抓不到日谍怎么办?


也可以抓一些不相干的人来凑数。


直白的说了,就是自己看不顺眼的,都能栽上罪名。然后杀。


一时间不知道是惊喜,还是紧张。


手里掌握着这么大的权力,真的好想大开杀戒,将对手全部干掉。


首先要干掉的就是张啸林。


直接给他一个罪名,然后连根拔起……


但是。等等。忽然间,脑海灵光一闪。


神呼吸。想了想。拿起话筒。直接打给鸡鹅巷总部。


“我是张庸。我找处座。”


“请伱稍等。”


“嘟嘟……”


“嘟嘟……”


“喂。”


“处座。是我。张庸。”


“说。”


“处座,夫人是要出国吗?”


“你猜到了?”


“是。”


“没错。夫人最近可能会有比较多的交际活动。日谍可能会蠢蠢欲动。”


“明白了。我知道怎么做了。”


“好!”


处座挂掉电话。


张庸就感觉压力山大了。


夫人出国以后的保卫工作,他倒是不用操心。


那是侍从室的事。


还有宪兵司令部。


关键是,夫人出国前,还有回国后,可能都会公开活动。


这就比较麻烦。


如果日本人真的要动手,防不胜防。


从理智上来说,日寇内务省、外务省,应该都不会采取刺杀的行动。


这对日本人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好处。


可是,架不住日寇军部一片狂热啊!日寇军部都是没脑子的。


下克上,几乎是日寇的传统。


即使军部大佬不赞成,下面的人也未必会听。


尤其是那些特务机关长,一个个都狂热的要命,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怎么办?


只能抓。


将可以抓的日谍,全部抓起来。


发现一个,抓一个!


将日谍都抓光了,威胁自然就解除了。


如果里面有一两个知情者,那就赚了。


唉,又得开始扫荡……


“报告!”


忽然,有女子声音传来。


抬头一看。发现是李静芷。神情严肃。是来报告公事的。


“什么事?”


“报告。电讯组发现多组新的电台信号。初步判断,可能是日谍的新电台。”


“哦?我去看看!”


张庸有些好奇。跟着李静芷来到电讯组。


因为缴获的电台比较多。所以,淞沪办事处的电讯组,有足足八部电台。


两发两收。其他四台备用。或者练习。或者机动。


“张队长。”


“陈组长!”


张庸和陈媚打招呼。


陈媚依然是很干练的模样。一心专研电讯技术。


复兴社的电讯水平,在国军里面,绝对算是高的。后期甚至有很多从外国招募回来的留学生,负责破译日寇电码。


好想姜毅英这样的天才,其实不止一个。有些人的能力并不在她之下。


然而,破译电码,也是很讲运气的。如果没有运气加持,光努力没用。


“五组日寇新电台?”


“初步判断是这样的。但是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


“是从虹口发出的吗?”


“不是。”


“你们能确定?”


“无法完全确定。但是,我们相信,这些新电台,都是几个日谍的老报务员使用的。“


“我听不懂。麻烦解释解释。”


“静芷,你来说。”


“是!”


李静芷开始解释。


“每个报务员都有独特的发报手法。就和人的字迹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我们一直在监听日谍的电台。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我们发现,主要的日谍报务员,来来去去就是那么一批。除了被抓起来的。现在还有五个。他们的发报手法,我们都很熟悉。现在有新的电台信号,但是发报手法依然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判断,这些日谍报务员,应该是换了新电台。”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听明白了。这叫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对于常年搞电讯的人来说,敌人的报务员,她们都是非常熟悉的。同样的,她们的发报手法,日寇方面肯定也很熟悉。


这就是视距外的战斗。无声无息的较量。是谍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日谍的旧电台呢?”


“还在继续使用。但是报务员已经换了。手法陌生。之前没出现过。从发报的速度来看,应该也是训练多年的老手。”


“也就是说,日谍增加了报务员的数量。有新的报务员加入?”


“是的。”


“我知道了。”


张庸坐下来,默默琢磨。


从这个信息可以判断出,日谍是在增兵淞沪啊!


日寇并不甘心失败。他们还在朝淞沪调派更多的人手。报务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极少的一部分。


好像复兴社这样,有一千多人,但是报务员的数量,最多五十个。


报务员和其他人的比例,至少也是1:10,甚至1:20。就是增加一个报务员,得增加10个其他人。甚至是20个。


按照这个比例,进入淞沪的日谍,绝对不止五十人。甚至可能不止一百人。


毕竟,有虹口日占区这个毒瘤,日本人想要从哪里调集人员,都非常方便。


特娘的,既然如此,那就出去扫荡吧!


“能确定大体的位置吗?”


“很遗憾,我们做不到。”


“明白了。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张庸勉励电讯组一番。


办事处的电讯组,当然无法和总部相比。但是也做的非常不错了。


“张队长……”陈媚欲言又止。


“陈组长,你有什么话,可以直说。”张庸缓缓的说道。


“我发现,有一个新的发报员,在四年前出现过。当时,我们给他取了一个代号,叫做百灵鸟。”


“他很厉害吗?”


“当时他的发报手法,非常灵活多变。我们几次都没有抓到。凌科长还专门将她记录在案。但是后来一直都没有出现……”


“铃铃铃……”


忽然,电讯组的电话响。


陈媚去接电话。不久,放下话筒。走回来。


“没错。是他。百灵鸟。总部的电台也监听到了。凌科长确认,就是他,百灵鸟。”


“为什么你们记得那么清楚。”


“因为当时,这个百灵鸟,发出了一份很长的电报。发报时间持续了足足十七分钟。总共1399个字。”


“然后呢?”


“后来,这个百灵鸟再也没有出现过。”


“电报内容是什么?有头绪吗?”


“没有。从此以后,这个百灵鸟,就石沉大海了。但是,能够在十七分钟时间里,发出1399个字,说明他的发报速度,已经登峰造极。这样的人才,哪怕是日本人那边,也没有几个。我们这边,暂时还没有人能达到这样的速度。”


“好。等我抓到他,让你们和他好好交流交流。”


“那我们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那我走了。”


“再见!”


“再见!”


张庸离开电讯组。


通知所有人,休息一天。然后行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