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282章,海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继续搜索。”


“三人一组。必须相互看得见。”


周洋下令。


警卫排于是朝芦苇荡里面展开。


三个人一组,分成十几个小组。小心翼翼的展开搜索。


非常警惕。


花机关的保险早就打开。


所有人的手指都搭在了扳机上。一旦有情况,立刻开火。


还好,在芦苇荡里面,冲锋枪其实挺好用。


只要看到目标,就是一梭子。


这种近距离的射击,花机关还是很占便宜的。


张庸跟在队伍的后面。


他手里握着驳壳枪。用的是20发长弹匣。生怕火力持续性不足。


这么危险的地方,他可不敢掉以轻心。


半径200米的显示距离,其实不能完全确保安全。还是有可能被狙杀的。


哪怕是没有瞄准镜,部分日寇也能做到200米之外射杀。


抗战初期的日寇老兵,都是变态。不能用普通人来衡量。


周洋也渐渐的落在了队伍后面。


他也发现危险了。


敌人可能隐藏在芦苇荡里面打黑枪。


他的警卫排只有花机关,可能不是敌人的对手。花机关射程太近。


“长官!”


第二具尸体被发现。


依然是背后中枪。也是一枪致命。


将弹头挖出来以后,也是七九步枪的子弹。弹头也有裂开。


“停止前进!”


周洋感觉到了不安。不能继续搜索了。


他只有三十人的警卫排。面对广袤的芦苇荡。根本就无法全部搜索。进去也是白费力气。


万一被敌人偷袭,打死几个人,那损失就大了。


既然确定巡逻队是全部遇难了。接下来的事,就是如何收尾了。


下令放慢停止前进的速度。


“凶手可能有两个人。”张庸斟酌着说道。


“你怎么知道?”周洋疑惑。


“我猜的。”


“那就是有两个人了。”


“是的。”


张庸没有解释。


周洋完全相信。


张庸是从射击的角度计算出来的。


有地图显示,要计算射击角度,非常方便。滩涂上也有明显的脚印痕迹。


如果只有一个凶手,杀了这个保安队士兵以后,必须走很远的距离,才能到另外一个角度,射杀最后一名保安队士兵。显然,时间上来不及。


除非是有两个人。一个从左边追出来。一个从右边追出来。相互间的夹角,大概有30度左右。


果然,继续向前走,发现了两排完全不相交的脚印。


同时,又发现两具尸体。


依然是背后中枪。说明凶手是在追杀他们。


那么,剩下的五个人,肯定是在前面。在芦苇荡的深处。那边更危险。


至此,再也没有人敢向前。


周洋悄悄的挥挥手。警卫排士兵将尸体拖出来。


保安团士兵携带的汉阳造步枪,也被收集起来。


张庸检查步枪。


这两把步枪都有发射的痕迹。


枪膛里面的五发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但是没有装新子弹。


推测可能是慌乱之下。没有来得及重新上弹。


再检查尸体的身上。的确还有五个弹夹。每个五发。总共是二十五发子弹。


出发巡逻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带五个弹夹。还有五发子弹是装在了枪膛里。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交战的时间应该很短。


否则,不至于没有时间装子弹。装一个弹夹又不难。


抬头。


举起望远镜观察。


只能看到茂密的芦苇荡。还有芦苇荡当中,歪歪斜斜的“通道”。或许就是巡逻队士兵踩过的。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线索。


凶手可能已经走远。但是也有可能继续隐藏在芦苇荡当中。


基本上可以确定,其他的巡逻队士兵,都应该是死在里面了。哪怕是暂时没有发现尸体。继续向前,肯定能发现。


然而,问题的古怪就在这里。


凶手的目的是什么?


或者说,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


单纯为了射杀九个巡逻的士兵?


好像没这个必要。


坦白说,这九个巡逻队的士兵,毫无价值。


都是普通的士兵。之前已经调查过。没有谁有什么特殊的背景。杀死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你说是要示威的话,在这样的芦苇荡杀人,怎么示威?


你看枪响了,都没有人听到。


示威个鬼!


那么。凶手单纯是无聊吗?


只是单纯的想要杀几个人,发泄自己的罪恶?


想不通。


中间肯定有什么关键之处……


“平时,会有什么人在芦苇荡出没?”张庸随口问道。


看着芦苇荡东面的天空。阴沉沉的。


好像是有暴风雨要来?


芦苇荡的后面,应该就是长江口吧。


地图显示,在长江口的中间,好像还有一个很大的岛屿?


是崇明岛?


很遗憾,地图还没有地名显示。


只有空白地图。没有任何地名。


“除了偶尔有海盗出没。”周洋回答,“但是这边没有路,海盗都懒得走。”


“海盗?”张庸仿佛是听到了非常古怪的名词。


什么年代了?还有海盗?


现在好像是民国二十四年。长江口居然还有海盗?


“伱很奇怪?”


“难道不是?”


“现在哪里海边没有海盗?”


“真的?”


“你真是见识少。”


“呃……”


张庸乖乖受教。


他的确是见识少。甚至没什么见识。


来到这个时代以后,很多事情,都是颠覆他的认知的。海盗也是其中一个。


“现在兵荒马乱的。你想想各地的土匪。”


“也对。土匪。海盗……”


张庸立刻明白。


没错,现在各地匪患都十分严重。


几乎是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就有土匪横行。有的还有两三百人。土炮都有。


但凡是手里有几杆枪,就敢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杀人越货。


将这种情况放到海上。以此类推。也就不奇怪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陆地上可以落草为寇。海上当然也可以。


“崇明岛上就有好几股匪患。”


“你们知道?”


“知道啊!”


“那你们怎么不去清剿?”


“为什么去清剿?”


“为什么……”


张庸被问住了。


竟然无法回答。


你是警备司令部的参谋,你居然问我为什么?


我特么的……


你是官兵!官兵剿匪,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还要问为什么?


如果是教员的队伍,就你这个觉悟,至少得写5000字检讨书……


“海盗,是海军的事。关我们什么事?”


“不是。海军……”


张庸无语了。


就那几条破船的海军?


指望他们去剿匪?


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里面真的有巨大的割裂。


陆军人再多,没有船,也没办法出海。在陆地上再精锐的部队,到了海上,都是旱鸭子。战斗力等于零。


海洋,就是无底洞。


多少陆军填进去,都是不够的。


你调87、88师这样的精锐去消灭海盗。搞不好,就是自杀。


这一点,日寇陆军会在未来几年,深深的品尝到其中滋味。


那些凶悍的要死的日寇主力师团,在陆地上,一个师团就能打国军十万人。但是到了海洋上,战斗力就是零。几颗炸弹就能送一个联队去喂鲨鱼。


偌大的太平洋战争,在运输过程中被沉入大海的日寇陆军,少说也有好几万人。


算编制的话,至少有十五个主力联队。


如果是在陆地上,想要消灭日寇一个主力联队,那真的是太难太难太难了。


但是到了海面上,就是顺手牵羊的事。


美军的飞机,来回轰炸,鬼子的运输船一艘艘的沉没。多少日寇陆军都不够死的。


国军也一样。


谁会用陆军去清剿海盗?


那是海军的事。


可是,海军就那么点人,那么点实力,哪里清剿的过来?


哪怕是长江口这样的重要航道。只要海盗不是冲着重要船只下手,海军也基本不管。想管也管不到。没有那样的实力。


结果就是……


海盗无法无天啦!


只要不是冲着重要目标下手,基本没事。


但是!


问题依然没解决。


这个巡逻队跑这里来做什么?没动机啊!


海盗关巡逻队什么事?


如果巡逻队没有主动到来这里,海盗再嚣张,也不可能跑到宝山县去杀他们。


所以,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缘故……


忽然,一个红点从东面切入地图边缘。


张庸顿时浑身一机灵。


有日本人!


难道真的是日本人杀的?


不由自主的抓起了一把汉阳造。这是国军的标准配备。


除了几个主力德械师,装备有原装的毛瑟98K之外,其他一般部队使用的,都是汉阳造。半新不旧的。


哦,特别提一句。上次金陵兵工厂爆炸案以后,张庸得知,原来中正式步枪,居然还没有正式投产的。


生产线还没有完全调配完毕。可能要到年底才能正式投产。


产量也不高。一个月三千支。


顺利的话,一年也就是三万支。产量非常低。


所以,两年后,全面抗战爆发,中正式步枪的装备数量,还不够十万支。


大部分军队,使用的都是汉阳造。或者是其他土造步枪。


和工业强国相比,这个步枪产量,真是太寒酸。连别人的零头都不到。


大名鼎鼎的加兰德M1半自动,可是生产了500多万支。


另外一种M1卡宾枪,产量更大。足足600多万支。


大名鼎鼎的波波沙也是凶残,动不动也是500万以上。简直是恐怖。


“你做什么?”


周洋注意到了张庸的举动。


不假思索的,周洋自己也是抓起了一把汉阳造。


他见微知著,从张庸的动作里面察觉到了危险。


“有日本人。”


“什么?”


“我闻到他的气息了。”


“在什么位置?”


“东面,距离大约五十丈。”


“向后退!”


周洋立刻下令。


在芦苇荡里面和日寇交火,太危险。


赶紧退到芦苇荡的面前。


张庸后退。来到一个沙堆面前。这里刚好有一个射击位。


他趴下来。将汉阳造步枪架起来。向着日寇所在位置瞄准。手指搭在扳机上。静静的等着日寇靠近。


意外的是,第二个红点又进入了地图边缘。


呵呵,真的有两个日寇。


应该就是他们杀了巡逻队的人。


或许,将他们活捉,就能知道答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