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151章,棺材里发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开着军车去抓日谍?当然不可能。


太张扬了。不符合张庸低调的个性。他还是喜欢静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其实,他的主要目的,是抓一些日谍的虾兵蟹将。


那些无足轻重的都抓了。


留下一些大鱼慢慢处理。


杨丽初报告闵部长。闵部长调来一个警卫班。


空筹部的警卫,装备的清一色都是驳壳枪。德国原装进口。做工精良。


因为做工太精良,平时又擦的干净,导致表面几乎像镜子一样。所以,这种驳壳枪又叫做镜面匣子。是珍品。


“给我一把!”


张庸雁过拔毛。不要白不要。


空军富得流油。要一把驳壳枪怎么啦?多给几把……


果然,真的给他两把镜面匣子。每把配三个弹匣。


容量都是10发的。


也有20发的长弹匣。但是不美观。


“你有必要吗?”


杨丽初表示疑问。


她可不觉得张庸有那么勇敢。会冲到第一线去。


经过她和这个家伙的一段时间的接触,她已经了解到,张庸绝对是另类。有没有谋不清楚。勇肯定没有。


绝对不按套路出牌。


“好东西谁会嫌多。”


张庸对崭新的驳壳枪爱不释手。


空军的装备就是好。正好印证一句话。负能量的。


就是最需要武器的部队,拿到的武器都是破烂货。而最不需要武器的部队,武器却十分精良。


事实上的确如此。


你看抗日前线的部队,大部分装备都是很烂的。弹药也严重不足。但是空军部队养尊处优,装备精良。却根本就没有战斗的机会。


既然如此,自己肯定是要多拿自己几把。


在自己的手里,说不定还能杀几个日寇。在空军警卫手里,连日寇的面都见不到。


杨丽初:……


无语。


这个家伙真是爱占便宜。


连一把小小的驳壳枪都不放过。雁过拔毛,形容他真是太贴切了。


“走!”


张庸带队出发。


所有士兵也都换上便装。


杨丽初也换回灰蓝色短旗袍。搭配黑色襦裙。


张庸自己开车。


车上就杨丽初一个乘客。


其他的便装士兵,分别三辆吉普车。


首先沿着大河路扫描。


大校场机场的周围,还不算太繁华。


毕竟是机场,地形肯定相对开阔。也算是城郊地带。人口不多。


忽然停车。


却是张庸看到前面有警察。


看样子,好像是警察在出现场?难道是附近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提枪下车。


杨丽初等人也是纷纷下车。持枪戒备。


“发生什么事了?”


张庸来到一群警察的旁边。


拿出复兴社的证件。对所有人晃了晃。


“报告长官!”


一个警察探长急忙上来。


张庸点点头。算是回礼。


不是他自己傲慢。是复兴社的态度。


在警察的面前,复兴社必须保持倨傲。这是戴老板要求的。


“怎么回事?”


“里面有个棺材铺,死人了。”


“死的谁?”


“一个青年小伙。”


“谁杀的?”


“不清楚。”


“我进去看看。”


张庸点点头。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进去。


但是既然遇到了。进去看看也是好的。说不定有什么意外发现呢。


结果,进去以后,就看到一具尸体。


致命的伤口就在喉咙。是被利刃一刀割开的。似乎相当的专业?


以前吧,张庸觉得,电视剧里面,割喉是很简单的事。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到。但是真正成为特工以后,才发现,其实不容易。


喉咙,是人的致命所在。所有人都会小心翼翼的保护。


谁也不会给你割喉的机会。


哪怕是白痴。


想要干净利索的割喉。要么是突袭。在对方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刀刃就顶到对方的喉咙上。


要么,是实力高出对方太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碾压对方。


无论是哪个角度,都说明凶手不简单。


可惜,他的分析也就到此为止了。进一步的信息没有了。


比如说,刀是什么刀。不清楚。


又比如说,杀手的手法是什么。也不清楚。


“这是凶器。”


“给我!”


张庸伸手接过来。


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但是样式比较常见。


上面有血迹。尚未完全凝固,说明杀人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不会超过三个小时。


可惜,这个年代,国内还没有过硬的指纹提取技术。无法从匕首上提取到指纹。


指纹库比对?


DNA比对?


想多了。基本上就是靠猜。破案率是非常低的。经常就没有下文了。


“这里还有一把刀……”


“咦?”


张庸忽然眼神一闪。


看到了一把东洋刀。


就是电视剧里面,日寇军官使用的那种。


伸手。


立刻有人将东洋刀递上来。


很锋利。但是有缺口。这种东洋刀锋利是锋利,但是非常容易卷刃。


张庸首先看刀柄。


刀柄是木头的。似乎是楠木?上面没有花纹。也没有宝石。


东洋刀的最大区别,就是刀柄。


初步判断,这是一把佐官刀。可能是少佐。肯定不是大佐。大佐级的佩刀,刀柄会更高级。


有点意思。


这是日本人的佩刀啊!


怎么会落在这里?


再看四周。现场很凌乱,到处都是搏杀的痕迹。


血迹也是非常多。一片狼藉。一些棺材都被打碎了。可见搏杀非常惨烈。似乎搏杀的双方,都受伤了。


但是应该没有死。否则,会留下第二具尸体。既然没有。说明跑了。


可能是激烈的打斗,惊动了其他人,不得不逃跑。


“伱们是怎么过来的?”


“我们是接到报案,说这里有人打架。”


“有人看到了?”


“对。有人看到了。说是两个人从棺材铺里面一路厮杀,然后从西面的荒地逃跑了。”


“西面……”


张庸默默的看着西面。


这边确实是荒地。杂草丛生。没有道路。


一路向西,就是马鞍山、芜湖那边了。估计互相搏杀的两个人,早就不见了。


懒得追。


没什么价值。和自己关系也不大。


还是继续检查现场。为了获得某些利益,他让警察都出去。自己独自检查。


“是日本人吗?”杨丽初悄悄的问道。


“可能是吧……”张庸点点头。


忽然看到地面有东西。


弯腰拿起来。


发现是一枚小小的玉佛。


咦?


这不是吴元甫的东西吗?


对!


是他的。


张庸对此记忆犹新。


那天在秦淮河的画舫上,他就看到这个玉佛了。


当时很无聊,也没有别的事做。所以,多看了几眼。对它的形状大小还是很有记忆的。确信自己没看错。


如果那个玉佛没有相同的话,说不定吴元甫死而复生,来过这里。


然后在这里和某人发生了搏杀。很惨烈。


又想到东洋刀……


“来人!”


“到!”


警察探长急忙答应着。


张庸让他将年轻人的资料调出来。应该是近期到来的。


日谍也需要身份掩饰。肯定有假身份。


果然,登记资料显示,年轻人名叫周林,是八个月之前从外地来到金陵的。证件是新办理的。


可以断定,这个周林是日谍。可惜,他已经死了。


“店老板呢?”


“店老板名叫周瑞。来了三年多了。”


“他现在去哪了?”


“下落不明。”


“行。你们忙去吧。这里没你们的事了。将尸体抬走。做无主处理。“


“是。”


警察立刻处理现场。


将周林的尸体抬走。然后撤离。只留下张庸等人。


张庸默默的检查所有的棺材。


无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挨个检查。


但是没有叫人。就他自己一个人进行。


他怀疑棺材里面隐藏有东西。


这里可能是日谍的某个巢穴。


那肯定有宝贝。


就看藏在哪里。


说真的,哪怕是白天,看到那么多棺材,都感觉阴森森的,背后发毛。


尤其是那些已经完工的。有一个大大的“奠”字的。确实是相当诡异。


杨丽初根本不敢靠近。


她远远的背对着棺材铺站着。身边都是空筹部的警卫士兵。


害怕这些东西,是人的天性。张庸也不例外。


不过,想到可能有收获。他内心的恐惧渐去。


“笃笃!”


“笃笃!”


忽然发现声音不对。


有一口棺材似乎有镂空的地方。不是实木。


拿出匕首。小心翼翼的撬开。


果然,花费一番努力以后,找到一个夹层。


夹层里面有一个信封。


将信封拿出来。里面有十张银票。


通商银行的。都是不记名的。凭票领取。不管你是谁。


每张都是500银元。总共是5000银元。


果然有收获!


张庸立刻将银票吞没。


好东西啊!


日谍真是有钱。棺材铺里面也有钱。


真是棺材里伸手……


不对。


是棺材里发财!


吴元甫来的真是时候。日寇内讧。连银票都来不及拿,就急匆匆的转移了。


估计那个化名周瑞的日谍,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回来了。


这里可能是日谍的一个巢穴。


而且,这些银票,都是通商银行的。而通商银行的老板田青元,也是日谍。两者中间,会有什么联系吗?


不由得悄悄两眼放光。


田青元可是一条大鱼啊,如果能榨出他的油水……


嘿嘿。嘿嘿。嘿嘿。


“笃笃!”


“笃笃!”


继续敲。继续找。


忽然外面有人风风火火的闯进来。


“张庸!”


“张庸!”


一个个大声嚷嚷。


是章平和谷八峰。


新一周,求点推荐票。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