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三十八章 耶律洪基:请叫我勋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刑恕的动作非常快,第二天便来报告,说已经和辽人谈妥了,增加一百万贯交子的协议。


只等辽人在边境上,将白银交割完毕。


大宋就会立刻执行!


而辽人得了这一百万贯的采购额度,立刻再次开启买买买模式。


但主要采购方向,集中在绢布和绸缎以及茶叶方面。


去年热门的奢侈品,沦为了次要方向。


赵煦通过刑恕,得知了辽人的采购方向转变后。


他的心就被触动了。


于是,当即将一个任务,交给了刑恕。


刑恕得了旨意,自是立刻回去办。


不到一天,第二早上,刑恕就来报告说:「陛下,臣幸不辱命,辽使已全盘应允……」


「他们甚至希望,陛下可以稍微提高一点布价!」


赵煦自是从善如流:「此事,便交爱卿去办吧!」


「只要不太离谱,辽人的条件,皆可应允!」


他派刑恕去办的事情,就是推销绢布。


但不是市场上的绢布。


而是,他的父皇留给他的封桩库里的绢布。


准确的说,是熙宁三十二库中的那些陈布、旧布。


这些布,最年轻的一匹都和赵煦年纪一般大。


而众所周知,布这种商品,哪怕保存的再好,随着时间流逝,也会出现种种问题。


譬如说虫蛀、朽坏什么的。


何况封桩库里的储存条件,并不算太好。


偏,赵煦的父皇,在财帛方面是个铁公鸡。


几乎就是只进不出!


其在位期间,他的封桩库,只在五路伐夏、永乐城大战等时期,曾敞开门户,对户部大量注入财帛。


其他时间,他都像个乡下的守财地主一般,死死捂住自己的封桩库。


封桩库里的金银、铜钱、象牙什么的还好。


像是茶叶、绢布,就损失大了。


反正,赵煦即位后,几次清点封桩库的财货。


光是绢布,就发现了数十万匹完全不能用,只能丢掉销毁的。


而劣布、次布,也找到了数十万匹。


多数,都是熙宁年间就已经在封桩库的。


对这些布,赵煦就真的是犯难了。


销毁吧?又舍不得。


卖吧?不打骨折价,地板价,根本卖不出去!


当然了,他其实可以选择,将这些布当成赏赐或者军饷,发给内郡的那些厢兵们。


譬如说各地宣毅军、漕河上的漕丁。


这些人就算拿到了劣布、次布,货不对板,也只能吃下哑巴亏。


难不成,他们还能造反不成?


就各地厢军、宣毅军拉胯的样子,赵煦随便从陕西调一支部队,就能摧枯拉朽一般的荡平他们!


但最终,赵煦没有这么做。


这倒不是他良心发现了。


而是,现在正是他培养市场(栽培韭菜)的时候。


不能因小失大!


再说了……


他这个皇帝,固然可以强行将劣布、次布,当成好布发给大头兵们。


但大宋的大头兵们,却也有着自己的应对方式。


对抗不了朝堂,他们还治不了身边的平民?


信不信,这些家伙,转头就从身边的百姓身上找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他们有的是办法,挽回损失。


若是过去,可能还无所谓。


但在如今,赵煦正处心积虑的维护着大宋的营商环境,给各地商贾提供便利。


他哪里能做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蠢事?


所以,这事情就尬住了。


打骨折卖吧?


太亏了!


赵煦和两宫,都派人在市场上查过了。


像熙宁三十二库里储存的那些绢布的质量,在市场上属于"远年陈布"。


市价每匹,不过五百文。


但,这是市场价格!


这几十万匹的劣布、次布,想要出清的话,就只能降价,而且起码得降一半,才有人肯接盘。


换而言之,每匹的甩卖价格,最多两百五十文。


现在好了!


天降伟人耶律洪基,能够一次性全部用市价接盘这几十万匹绢布!


当刑恕告知耶律琚、耶律永昌——我朝有数十万匹之陈布,愿以市价之八成,作价四百万,售与贵国。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立刻答应。


不过,他们趁机提了一个小小的条件——宋辽乃是兄弟之邦!


兄弟之间,自是当以诚相待。


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大宋可以


提价,然后他们将提高的价格吃掉。


赵煦对此,当然没有意见了。


却是不知,耶律琚和耶律永昌,都是高兴坏了。


大宋方面报价四百文一匹的远年劣布、次布。


他们已经看过了。


虽然储存时间比较久了,绢布的质量,或多或少都出了问题。


但,它们依然可以被缝成衣裳啊!


它们依旧是绢布啊!


别拿劣布、次布,不当绢布!


要知道,辽国内部,可不仅仅有着汉人、契丹人、奚人。


他们的国土上,还有着渤海、***真以及刚刚打下来的高丽土地的高丽人。


在其势力外围,还羁縻着阻卜、生女真等部族。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也是大到超出想象!


旁的不说,草原上的阻卜人,因为辽人严禁铁器流出,所以很多阻卜人,用的弓箭箭头,都是骨制的。


而在五国部、东海女直、室韦甚至更远的屋韦部等生女直部落里,大部分女直人还停留在渔猎社会。


有的是衣不遮体的人。


就像去年,大宋卖到辽国的陈茶、次茶。


这些茶叶在大宋,连底层的城市居民,都不肯买。


但到了辽国,即使被中间商加了几次价。


但依旧因其廉价,而大受欢迎。


耶律琚更是因此功劳,而被追赠了父祖三代。


其本人也因此迁官一级。


故此,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在得知了这些绢布的价格,又看过了实物后,心中欣喜不已。


他们是很清楚的。


如今正在攻伐高丽的辽军,就缺这种廉价的可以大肆赏赐的物资。


尤其是生女直、渤海诸部的兵丁以及高丽义从们。


他们哪里懂什么绢布优劣?


能拿到绢布赏赐就很好了。


于是,一面将这个事通过宋辽国信渠道,急报耶律洪基,一面和刑恕谈判价格。


三月中旬的混同江(旧鸭子河,约是今天的东流松花江下段与北流松花江上段汇合之地,大***置在今吉林省


乾安县境内)的冰面,已经完全融化。耶律洪基的行宫,就在这混同江的三江汇合之地。


来自宋瓦江(松花江)与黑水(黑龙江)的河水,在这里汇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象。


此刻,正是混同江春暖花开的时候。


耶律洪基,在这行宫外的草场,大摆宴席,与来朝的东海女直诸部首领畅饮。


东海女直,顾名思义,就是活跃在靠近东海(今日本海)沿岸地区的女直部落。


酒酣耳熟后,宾主尽欢。


东海诸部女直首领,纷纷起身,对着耶律洪基大唱赞歌。


而且,是真情实意的。


没办法!


谁叫,辽人给的实在太多了呢?


自辽军攻入高丽,为了拉拢女直诸部,同时减少来自侧翼的袭扰风险。


耶律洪基在其大臣萧兀纳等人"以夷制夷"的建议下,效仿唐代用吐谷浑对付吐蕃的策略。


通过引入女直,来对冲一些高丽人反抗比较激烈的地区。


譬如说,耶律洪基将夺取的高丽曷懒甸地区(今朝鲜咸镜南道),慷慨的赐给了女直。


但不是主张曷懒甸是自己故土的完颜部。


而是今天来朝的主角东海女直诸部。


允许这些东海女直,进入曷懒甸地区耕作、定居生活。


因而赢得了东海女直诸部的拥戴。


同时,耶律洪基的这一举动,也成功的震慑了高丽各地士绅的异动。


因为,辽人用坚决的手段,表明了——假如,高丽人顽抗大辽。


那么辽国不介意,让女直人来对付他们。


比起辽兵,女直人无疑残暴的多。


曷懒甸地区的高丽人,在过去半年,不断逃亡就是明证。


自然,东海女直各部,是如今最拥戴耶律洪基的女直了。


同时,这样做之后,东海女直与完颜部就结下仇了。


对辽人来说,这是三赢——辽人赢三次。


赢麻了都!


而这个决定,在最近,又让辽人赢了一次——萧不哒野,征战日本,所召集的女直义从,有七成是来自东海女直诸部。


这是女直人的投名状。


在这样的情况下,耶律洪基和东海女直各部的关系,迅速亲密起来。


他甚至开始公开称呼东海女直诸部首领为爱卿,同时册


封各部首领,为刺史、节度留后等官职。


这使得辽国的触角,进入东海女直诸部之中。


但东海女直,却并没有任何抵触。


相反很开心!


一个个在耶律洪基面前,都是忠不可言。


嘴里的马屁,更是一个接一个。


甚至,有女直首领,以"天可汗"称呼耶律洪基。


这就让耶律洪基,如痴如醉,好似不在人间。


当然,嘴上他还是很谦虚的。


「爱卿缪矣!」他扶起那位女直首领:「天可汗,乃是大唐太宗皇帝的美称!」


「朕较大唐太宗皇帝,还是略有差距的!」


那首领听着,当即说道:「陛下,臣不知道什么大唐太宗皇帝,也没听说过!」


「在臣心中,只有陛下才当得起天可汗之称!」


耶律洪基的脸色,顿时无比红润:「卿真朕忠臣也!」


于是大手一挥,就赏给这位女直首领,帛布百匹,棉布五十匹,糖霜十斤。


后者得了赏赐,开心的跟个孩子一样。


只有在旁陪坐的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梁颖的脸色,有些僵硬。


因为,耶律洪基已经持续了一个月的大撒币。


在这位陛下的慷慨赏赐下,固然各部都成为了大辽的忠臣。


却也将从南朝买回来的财货,散了个一干二净。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散出去超过百万贯的财帛。


很多商货,甚至还在汴京,就已经被这位陛下许了出去。


再这么搞下去……


梁颖感觉,恐怕只能加税了。


于是,等到宴席散后,梁颖联合着萧兀纳等人,来到了耶律洪基的帐中,开始劝说他"节用"。


耶律洪基自是满口答应。


但,梁颖等人早就知道他的套路了。


这一个多月来,耶律洪基哪次不是答应他们"朕会注意的"。


回头,就将承诺丢去了九霄云外。


依然是大撒币!


女直各部、渤海各部、甚至高丽的降臣,都能从他这里,捞到好处。


搞得今年的头鱼宴,变成了辽国大酬宾现场。


至今,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女直部落,从千里甚至数千里外赶来赴宴。


于是,梁颖道:「陛下……」


「太师在高丽,每日都在催促军赏……」


「大军如今正在围攻王逆开京……」


「若赏赐不足,难免士气跌落……」


「愿陛下明察!」


耶律洪基听到前线战事,终于正色,道:「朕知道了!」


「但相公也该知道,若无朕在此联络各方,太师在高丽,哪能如此顺利?」


前面三次辽伐高丽,都是后院失火。


而后院失火,除了高丽人的反抗,就是女直各部的捣乱了。


吸取了前面三次失败教训后,耶律洪基才会来到这里,开始大撒币,以笼络女直各部。


效果立竿见影。


有了赏赐,拿到了好处,女直各部不仅仅不给辽军添乱了。


反而帮着辽军,出兵征讨高丽。


但,后遗症也是有的。


那就是,撒币真的很爽!


一直撒币一直爽!


耶律洪基老了,就喜欢听人吹捧。


而女直各部、渤海诸部、高丽士绅们,则很对他的胃口。


像是今天,东海女直各部,给他戴上的天可汗的帽子。


就是他这辈子最想要的头衔了。


梁颖和萧兀纳对视一眼,正欲继续劝说。


一个内臣,就从帐外走了进来。


他来到耶律洪基面前,跪下来,将一封奏疏呈上。


耶律洪基接过来,扫了一眼,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相公们请看!」


他将这奏疏送给梁颖等人:「出使南朝的耶律琚与耶律永昌,已为朕与诸位爱卿,解决了一切烦恼!」


「一匹劣布、次布,不过五百文!」


「划算得很呐!」


一贯都不到的绢布,哪怕质量差了些,即使是瑕疵多了点。


但它便宜啊!


五十万贯交子就能买到了七八十万匹了。


而五十万贯交子才多少钱?


也就十万两白银!


大安岛多挖几年就有了。


若萧不哒野再找几个银矿,那一年挖出来的银子,就够支付这笔货款。


而七八十万匹绢布,怎么都够赏赐前线将校了!


至于前线的士兵们拿到了绢布,却发现有问题,怎么办?


当然是,只能苦一苦他们,骂名耶律琚和耶律永昌来担了!


(本章完)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