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五十三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天晚上,梁乙逋的府邸中,灯火通明。


一个个被他邀请而来的党项豪族首领,团坐在一起。


甚至还有嵬名家的人,也出现在这里。


“太后不豫,山陵崩就在近日了……”梁乙逋一开口,就直接道出了,如今宫中的实情。


所有人顿时都转动了一下眼珠子。


“兀卒要亲政……”梁乙逋扫着这些人:“若是兀卒亲政了,各位首领,恐怕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秉常当年,可是想要废蕃礼行汉礼的。


所有人皱起眉头来。


蕃礼是什么?


就是兀卒但在兴庆府,部落之事,兀卒就不要插手了。


汉礼又是什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上下官员,都从天子之命而任。


废部落,改郡县,废奴隶,改编户。


部族首领,只是地方豪强,其官职既不能世袭,也不能再在部落里杀生予夺。


若是这样,当年,景宗起事,为什么要跟?


景宗起事建国,可是和大家伙都说好了,以后尽废汉礼,用蕃礼!


只是,各部首领是什么人?


他们也不会被梁乙逋的语言轻易打动!


他们可清楚的很,兴庆府这里闹得再大,短时间内也影响不到他们的部落。


他们可是在部落中经营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


上上下下,都已经是他们的人了。


等兀卒真的要搞那什么劳什子汉化改革,他们再起兵清君侧不迟。


梁乙逋当然也知道,想要靠嘴皮子说服这些老狐狸是没用的。


这些老狐狸,只看重现实利益,只要好处。


所以,他不疾不徐的从怀中,掏出了那张皱巴巴的小报。


“前些时日,嵬名谟铎等出使南蛮,带回了此物……”


“敢问国相这是?”有人问道。


梁乙逋微笑着答道:“一份汴京城的小报……上面全文刊登了南蛮和北朝的新约……”


所有人都诧异的看向梁乙逋。


北朝要和南蛮订立新的盟约,据说涉及三百万贯铜钱……


这可是最近,在大白高国内,惹得很多人人心惶惶的传说。


国相居然得到了北朝和南蛮的新约内容?


好多人感觉不可思议。


梁乙逋将手里的小报交给自己身边的亲信梁思忠,吩咐道:“读给各部首领听!”


梁思忠接过小报,辨认了一会后,开始读起来。


首领们听着听着,一个个就严肃起来。


特别是梁思忠读起那个所谓的‘评论员老胡’对北朝和南蛮新约的解读后,一个个心思涌动起来。


南蛮可真有钱呐!


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但他们也不意外,毕竟,谁都知道,南蛮的财帛是大白高国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梁乙逋却是看着这些人,站起身来,道:“不瞒各位,本相已经遣使前往南蛮……”


“欲以大白高国国库之中的白银、黄金,换一个相似的新约!”


“为此,本国相特意命嵬名济,带去了本国相的书信……”


“若是成功,大白高国也当如北朝一般,每岁皆可得三百万贯交子!”


每一个首领,都开始喘息起来。


三百万贯铜钱?


那得买多少绢布和茶叶啊?


“若各位首领不弃,本相愿与诸位歃血为盟……”梁乙逋拱手道:“从此,有梁氏一口吃的,绝不短各位首领的好处!”


所有被请来的部族首领,顿时轰然应诺!


……


秉承此刻,在仁多保忠的簇拥下,来到皇宫深处的一座偏殿之中。


在这里,嵬名家、仁多家的贵族,都已经齐聚。


秉常走进来坐到御座上。


所有贵族集体起身,面朝秉常而拜:“拜见兀卒,兀卒安康!”


秉常点点头,道:“有劳各位爱卿了……”


“都坐……都坐……”秉常柔声说着。


所有大将各自落座,秉常就对他们道:“朕今日去看望了太后……”


“太后恐怕就在这几日了……”


所有人眼中闪出精芒来。


“一旦太后不幸追随毅宗而去,朕就要立刻亲政!”


“愿为兀卒效死!”众人齐声表忠。


每个人都在激动,仁多家的人更加激动。


当初,梁氏就是靠着协助毅宗铲除没臧家,从而执掌大权的。


今天,轮到仁多家了。


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但在这个时候,却有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来:“兀卒,臣以为不该再等了……”


“太后既已病重,应该今夜就发兵动手,控制宫闱,掌控武库,发圣旨调动嵬名家、仁多家的兵马,将兴庆府内的逆贼全部擒杀……”


“不然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秉常看过去,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党项贵族。


他认得对方,是嵬名家的后起之秀嵬名察荣。


其乃毅宗大将嵬名漫咩之子,而嵬名漫咩就是当年协助毅宗诛杀了没臧家的大将。


听着嵬名察荣的话,秉常跃跃欲试,甚至开始兴奋。


是啊……


为什么要等呢?


现在就动手,岂不美哉?


朕已经忍了二十年了,不该再忍了!


先帝、景宗,在朕这个年纪,早就已经威压国中一切反对力量,大权在握了。


这样想着,秉常就站起身来。


仁多保忠却在这个时候,出言反对:“兀卒不可!”


“太后终究还在!”


“若我等起兵,不止授人以柄,万一太后听到兵变醒来,亲自出来下诏……”


秉常听到这里,整个人的气势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耷拉了下去。


他的母亲,是他人生最大的阴影。


他既恨也畏惧,甚至是恐惧!


同时,秉常也很清楚,他的母亲秉政二十年,朝中上下,兴庆府内外,都已经习惯了听从太后号令。


若太后未死,反而站出来下诏,号召勤王。


他没有什么胜算的。


甚至就算是现在支持他的那些军队,也可能听从太后旨意反水。


秉常很清楚,事实就是如此!


嵬名察荣见此,继续劝道:“兀卒,自古以来谋大事之人,岂能畏缩不前?”


“既已决定了,就不该再犹豫!”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才多少人?”


“若真要事事计划好,有了把握才动手……”


他的话,却被秉常打断:“察荣不必多言……”


“如今,确实时机不对……”


“而且太后终究是朕的生母,她在世之时,若兴兵作乱,朕恐给南蛮、北朝口实……”


对秉常而言,他现在胜券在握,梁氏已是冢中枯骨。


确实不需要再冒险了。


嵬名察荣还想继续再说些什么,秉承却挥手道:“察荣不必再劝了,朕意已决!”


嵬名察荣见了,叹息一声,也不好再说什么。


仁多保忠则看了一眼嵬名察荣,眼中多少有了些杀意。


仁多保忠听自己的侄女,那个现在秉常最喜欢的妃子说过。


‘兀卒日夜旦旦而伐,常常喘息,恐非长寿之主……’


而那些兀卒身边的太医们也说过‘兀卒脉象,时浮时沉,沉珂在身……’


而,秉常的种种举动,也证明了,连他自己也知道,他没有多少时日。


而这才是仁多保忠真正反对嵬名察荣方案的原因。


他若成功了就可能成为未来太子的托孤大臣。


仁多保忠绝不会让人夺走本该属于他的权力和地位。


“此子将来必不可留!”仁多保忠在心中说着。


……


散会之后,秉常在仁多家武士的簇拥和保护下,来到了皇后殿中。


梁皇后见他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兀卒怎来了?”梁皇后有些惊喜。


“朕来看看乾顺……”秉常道,他四下打量了一番,没有看到他的儿子,于是,秉常问道:“乾顺呢?”


梁皇后答道:“在娘娘宫中……”


秉常呵呵的笑了一声。


他就知道,梁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于是,转身就要离开。


梁皇后在身后柔声问道:“兀卒为何不在妾身这里歇息一下?”


秉常冷笑一声,道:“不必了,后宫还有美人在等朕……”


他现在只想生一个不是梁家的儿子。


若有了一个非梁氏之子,乾顺也就不再是不可替代的了。


之前他之所以反对现在动手。


也有为乾顺着想的考虑在内——毕竟,他现在就一个儿子。


绝不能有闪失!


梁皇后看着秉常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眼前,她叹息一声:“兀卒……不要怪臣妾……”


梁氏在宫中,经营了二十年。


旁的不敢说,这宫中宫女、内臣,大半都是梁氏的人。


她轻轻咳嗦一声,一个内臣到了她面前。


“通知下面的人,给兀卒加点量……”


那内臣抬起头,问道:“加多少?”


梁皇后冷漠的说道:“倍给!”


“让兀卒好好享受这最后几日吧……”


这些日子来,秉常为何能日夜旦旦而伐,偏生还有精力处置国事、召见大臣?


原因就在这里了。


秉常的饮水、酒类之中,都已经被她加入了一些特殊的‘药’。


这些药,让秉常这个沉迷酒色之人,爆发出了第二春。


但也将他拖入了死亡的漩涡。


这种药,正常人吃了尚且会伤身,导致一系列后遗症。


像秉常这样,本就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人,吃了它,自然就会加速死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