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 第三百七十七章 你看!可能就连父皇都不知道答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你看!可能就连父皇都不知道答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承乾实在是不太能理解他老师都在想些什么。


这前后,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


话题好像已经有点扯远了。


接下来……


就自己该在什么时候退位,李承乾也是重新问了问李重。


李重的回答是,先让李象做一份试卷吧。


试卷上面,就出这几道题。


第一题,你觉得如今的大唐如何?


第二题,你觉得,大唐还需要在那些方面进行努力?


第三题,你觉得为人君者,最应该要有的品质是什么?


第四题,你觉得,大唐今后,在寰宇之内,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让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这四道题,要是能够回答好了,那么,基本上,李承乾也就不太需要担心,李象会败家了。


李唐江山,会一直、永远地保持下去。


可如果他回答得啥也不是……


那也就是说,他现在还没有准备好。


李承乾就不应该现在就把皇位传给他。


……


李承乾看了看这些问题。


又看了看自己老师。


只能说……


这些题目貌似他也不太好回答。


反正……


他也不知道答桉是什么。


不过可以看得出来。


这些题目都绝对暗含深意。


这不……


李承乾离开了公主府后。


第二天……


便让人把这些题目都给东宫送去。


李象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跟李恬的这个狗头军师,自然也是商量了起来。


“父皇他这是什么意思?”


李恬也看了看这些题目,不用说,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自己阿耶的手笔。


至于你说为什么他能够如此笃定。


因为一般人根本写不出这样的题目。


当然!


由于都是经过李承乾修饰过的。


所以……


李恬最多也只是猜一猜罢了。


然后李恬便道:“难道这是陛下退位之前,对太子的最后一次考验?我怎么觉得,这些题目,是我阿耶出的?”


李象:“……”


“那你今天晚上回去问问。”


李恬:“你要作弊么?我也只是随便猜猜而已,是不是我阿耶写的,还不好说呢。”


之后……


李象又找了人来问问,昨天陛下干什么去了。


很快便有人回来报告道:“昨天陛下去了长乐长公主府。”


李象:“你看!”


“这绝对是了!”


李恬便道:“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不可能作弊了,要是这是陛下出的,那么说不定还能去问问我阿耶。你就那么着急着当陛下么?”


李象听到李恬这么说。


也停下来,稍稍地思考了一下下。


“那你呢?你就不想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只见李象问道。


李恬:“我阿耶说了权臣最后都死得很惨,所以,说实话,我对这个并不是很感兴趣。只要能够天天陪着太子,就足够了。”


李象:“……”


“这话怎么听着有点肉麻?”


李恬:“额……有吗?”


李象:“不过你倒是看得开。”


“说实话,我对这皇位,也没什么兴趣。”


“父皇他想坐多久,就坐多久。”


“我总不能逼他退位吧?”


李恬:“那这些题目……”


李象:“随便写写得了。”


李恬:“我觉得这样不好。”


李象:“为何?”


李恬:“这本身就是为了考验你能够当得上人君的题目,你要是随便乱填,那以后估计都不给你了,直接给李安仁了。”


李象一琢磨,然后道:“你这话说得也有道理!”


“而且……我们也不能让父皇失望。”


“那你说,这题目该怎么写?”


李恬:“咳!你问我,我哪知道,我又不当陛下。”


李象没办法。


只能是自己拿起试题,拿起又放下,然后皱着眉头苦思冥想起来。


当他的心安静下来后。


也是慢慢地发现。


你还别说!


他发现这题目出得还挺好的。


第一题就是考察你知不知道大唐如今的现状,你要是连大唐是什么样子的,都不知道,那你还怎么去治理大唐这个国家。


第二题,就是第一题的延伸,问的是解决办法。


第三题就更加直接了,如果自己真的当上了陛下,需要有什么样的品德品质。


第四题,问的是格局,是气度。


只能说……


这每一道题都好像不太好回答。


主要是……


很难说有什么标准的答桉。


就第三道题,还可以从书上拿来抄抄。


接下来……


为了回答这些,李象足足了花费了一个月。


然而……


即便如此!


李象觉得,自己写的,也不过是一些皮毛而已。


所以当过了一个月,李承乾随意地问他,那些题目都回答得怎么样了时,李象也只能说是还在写。


当然了!


苏氏还被蒙在鼓里呢。


还问两父子,什么题目?


李承乾只能让她别管。


你要说如今的大唐……


那肯定是国泰民安!


可是……


这好像问的并不是国泰民安的事。


李象现在能够想到的,也就是大唐目前大体上是繁华安定的,但是这四夷,不能说就完全听话。


尤其是这六诏的百姓,好像挺多都还不服的。


暂时,也只不过是通过武力来制服罢了。


由于这题目太过于开放,反倒是不太好回答了。


这仅仅只是安边,那其他的呢?


剩下的,李象也只能是去问群臣。


比如说,近来,都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然后群臣便会把自己认为的大事,都告诉他。


最后……


他来个总结。


所以……


大概又过了一个月,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吧。


李象慢慢地,也就把自己知道,或者是通过别人口中得知的一些问题,给来了一个归纳总结,再变成试题的答桉。


李承乾最后拿到手后,也是随意地看了看。


就策论的标准来说,只能说……这写得还比较地不错的。


不过呢……


就是感觉有点中规中矩,没什么新意。


无非也就是群臣都知道的那些。


李承乾把答卷留了下来,然后就告诉李象可以回去了。


李象便不由得腹诽道:‘你看!可能就连父皇都不知道答桉。’


可能有标准答桉的,也就只有太子太师那了。


随后……


李承乾果然便让人把这答桉送到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