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至少十年无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biquger.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被拿去和亲的不是李丽质自己,李丽质当然无法理解。


只能是跟着一脸忧心忡忡的看着李重。


而李重这边,则是算了,别想那么多,还是脚踏实地地干活吧。


贞观十年。


李二的那些很多兄弟儿子都已经差不多成年,该如何安置好这些人。


这也成了李二的一大难题。


「李重,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李靖等人都在。


李重便道:「陛下觉得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也就是说,他没意见。


李二便看了看屋顶,其实一直都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


既然大唐三百年之内迟早要亡,那他还那么努力地去想大唐不要亡做什么。


这也成了今天议题的一个重点。


也涉及到了他对那些兄弟儿子的安置问题。


不过他忽然又想到,如果按照历史,说不定大唐是有三百年,可如果不按照历史,那是不是可能连三百年都没有?


李二便看了一眼李重。


李重也皱着眉,回望了他一眼。


其余人都面面相觑。


该说不说。


李重这小宰相,不是闹着玩的。


你看!


今日陛下那么重要的问题,都不问他们,而是一上来就问李重,就足以看得出来。


李二见李重不愿意说话,这才问四人,「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


事实上,四人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因为有些话说出来,可能容易得罪人。


反正……


这相当于陛下的家事,就让陛下自己去头疼吧。


历史上,这个问题倒是好解决,那就是给他们都封王,然后任命为都督,每个人手底下都管上一个州,来一个眼不见为干净,而且,这样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都是李家人,不怕出一些在地方坐大的地方官员跟势力。


这样足以保大唐百年。


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有什么用,李二都已经知道大唐三百年必亡。


没办法。


都不说话。


那李二只好让房玄龄他们都先回去,然后把李重单独留下。


长孙无忌出门后,又在说李重的坏话。


魏征倒是罕见地,没有去碎嘴。


任凭长孙无忌如何挑拨离间。


「魏征,你不是很喜欢劝谏陛下吗,陛下现在跟李重都这样了,你不应该劝劝?」


魏征便叹了一口气,「他们又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我也无从下手啊!」


说完,然后就熘了。


魏征也承认,李重是陛下的宠臣不错。


但是!


只要这个宠臣跟陛下,没有做出什么不好的事,他也就不想多管闲事。


至于说坊间传闻的两人那啥。


这个只能说……


他也不好说。


只能是回家,看看能不能写一篇让陛下要爱惜自己的名声的奏疏。


但他又觉得,这是否太小题大作。


毕竟,流言止于智者。


更应该弹劾的,是那些觉得陛下跟李重有染的。


通过对陛下总是问李重意见看来,陛下只是看重他出谋划策的本事,所以只要李重不出那些不好的主意,那这对他来说,也就觉得还好。


长孙无忌只好看向房玄龄,李靖那是指望不上了,因为李靖走得比魏征还快。


房玄龄看到长孙无忌看着自己,也是道:「你跟陛下最亲近,像是这样的事,你应该直接跟陛下说。」


说完,然后就笑着离开了。


「房玄龄,你居然还能笑得出来!」


……


李二觉得单独说话的话。


李重应该能说得多一些。


果然!


李重立刻就开始数落起,让他们去地方上任都督的坏处。


那简直就是无恶不作。


李佑造反,那不就是因为是齐州都督嘛。


当然!


不排除也有好一点的。


或者干脆直接了当地说,平庸一点的。


「所以你有什么好的主意?」


李重只能是道:「考察他们的人品,达标的才放出去。」


可人品这种东西,一般人还真的很难看得出来。


而且……


怎样才算是达标?


李重便道:「反正,这不还早嘛,很多人三十岁,都还一事无成呢,目前这些封王,都不过十几、二十岁,让他们再浪荡十年又如何?」


李二便不再想这些,先缓缓吧。


随后,李二又跟李重谈起了吐蕃的事。


冯德遐回来了。


从冯德遐的口中得知,吐蕃现在还在刻木结绳的阶段,国内国王曰赞普,相为大论、小论,统理国事,其地气候大寒,不生秔稻,有青稞麦、褭豆、小麦、乔麦。畜多牦牛猪犬羊马,屋皆平头,高者至数十尺,贵人处于大毡帐,名为拂庐。寝处污秽,绝不栉沐。


说实话,听完了这绘声绘色的汇报,也难怪当文成公主去到了吐蕃以后,吐蕃人好像对文成公主还挺欢迎。


因为……文成公主入藏,那简直就是为对方带来文明的曙光。


还在刻木结绳,那跟野人有什么区别?


当然,冯德遐在报告中也说到了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说他弱冠嗣位,性骁武,多英略,其邻国羊同及诸羌并宾伏之。


然后……


冯德遐这一次回来,也带来了吐蕃想要大唐和亲的请求。


「你怎么看?」


李重便道:「排除掉送技术的可能,吐蕃能在二三十年之内崛起,也有吸收了先进的文化制度的原因,而且……这应该才是最大的原因,当然,松赞干布本人,也确实是个人才。除非能有灭族的能力,否则,文化制度乃至技术的外传只是时间的问题。更别说……大唐长安城的国子监还喜欢收留外国留学生。」


「我的看法是,要是能把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杀掉,吐蕃至少还能延缓二十年,才能进入相对文明的社会。一个是松赞干布,一个禄东赞,这两人,要是都死了,吐蕃必然大乱,可保大唐二十年,不,还是说十年吧,至少十年内无忧。」


「你的意思是,不用和亲?」


「运气好的话,不用。」


「什么意思?」


李二便皱起了眉头,问道。


李重接着道:「但是吐蕃是解决了,可吐谷浑我解决不了。有松州城通向别处的地图?」